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沧笙韶华 / 第一百零四章,借粮

第一百零四章,借粮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陈唯渊自然知道他所说的特殊手段是什么?自古以来,重农抑商使商人的地位甚至比平民的地位还要低贱,再加上每一年更部都要对各地地方官员进行政绩的考核,尤其在此地,每一年几乎都有水患。历年的水患本来就致使民生穷苦,赋税且收不足,哪里有粮食用以赈灾,再加上灾情不严重的,也难以向朝廷申请赈灾,当地百姓便只能向地方士族豪商勒索粮食。如今,这样一来,也使得地方乡绅大族日益不满。这样来看,这样的现象倒是必然了!
  陈唯渊见刘师爷说得一脸苦涩。心中也觉得一阵无奈,心中暗自想到‘如此说来的话,看来这县吏马东阳也并非什么良善之辈!倒是让这里的富绅大族怨声载道!’
  刘师爷见陈唯渊不语,又轻声的说道“实际这样的方法,并非是马达人所……,以往的几任县令都是如此,只是这几年来水患尤其严重。马大人上任以来,虽然勤政爱民,对灾情也是无奈。也只能效仿上一任做出这样的事情!……”
  陈唯渊只是不置可否的点头点头对他说道“不如这样吧,你代本官邀请这县城中的一众乡绅豪门大族,就说本官明日宴请他们!”说到这里,顿了一下,他又说道“这县城当中最好的酒家是哪里?”
  刘师爷回到“回大人,是尔雅楼!大人,这尔雅楼的老板是个好人呢!这次水患,他还捐了百十担粮食呢?”
  陈唯渊点了点说到“那就宴请他们到尔雅楼!”
  刘师爷摇一摇头“大人,您是否也要向他们借粮食,这样是没用的,他们已经铁了心不肯跟官府合作了!今年马大人已经跟他们谈了四五次,他们硬是不肯松口给粮食!”
  陈唯渊冷笑,礼仪声说道“给粮食,你确定你们以前强取豪夺?”
  “……这”刘师爷支支吾吾。
  见刘师爷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陈唯渊轻声说到“只管去邀请他们便是,我自有办法让他们与官府合作!”
  刘师爷只好无奈的离开。
  ……
  等刘师爷回来的时候,刘渐正和陈唯渊在县衙大堂里商量水患的来源。他们眼前的案桌之上摆着一副枫阳县的县貌地图。刘渐指着地图上的两条河流说道“大人,你看这枫阳是一个大型的盆地,只是东南角有一缺口。我们枫阳一县的所有水系几乎都会汇成一条郦河。从东南角将所有的水流对外流出,注入巫江。郦河流速平缓,再加上其下游地区地势平缓,且河道九曲十弯,排水极为不畅。而我们枫阳县上游有两条大河,一条巡河,一条月洛河。这两条大河分别发源于我们枫阳县的北部狩山和西北的月洛山。这两条大河流经我们枫阳县,地势低洼的盆地使其散成无数的水系。河网密布,因此在这阴雨时节,我们县中的水患才频繁发生。今年刚刚进入了八月份,便一直在下暴雨,导致水位急速上涨,淹没了不少的村寨和农田。好在我们枫阳县城位于巡河的下游,其地势药较南部月洛河流域地势高。故未遭水患。但我县大部分土地和农庶,都集中于南部,造成了许多村社和房屋被淹,损失巨大!”
  陈唯渊一边听,一边将眼睛往地图上看去,果然是枫阳县是一个典型的的盆地!其北高大的山脉为狩山。西北的月洛山和西南猿山互为猗角,呈封闭地势。而南部为丹阳山。东部的霞落山呈西北东南走向。留出东北,东南两个缺口。这盆地当中,两条大河贯穿其中。其北部的巡河发源于狩山。水系简单不复杂。这是南方的月洛河其看起来河网密布。在丹阳和霞落山缺口构成郦河。二系合流后,其出山河道蜿蜒曲折,约又行进了四十里的样子注入巫江。而这一段的巫江流势基本与霞落山一致。而其巫江于狩山和霞落山的一处渡口便为马羊渡。正是陈唯渊下船运粮之地。
  陈文渊轻轻点了点头,思索着说道“待县中的灾情有所稳定,本官跟你前去南部查探灾情。”
  说着他抬起头来,见刘师爷正在大堂之上,便朗声问道“刘师爷,情况怎么样?”
  刘师爷无奈的苦笑一声,轻声回答道“大人,原本那些人的脸色不是很好看,但听说了大人是从京城来的官员之后还是勉强着答应了赴宴!”
  陈唯渊点点头,说道“这样就好!”说着他从自己衣袖裆中掏出了一个荷包。只见那个荷包之上绣着一幅苍松和翠竹,观其面料乃是选用上等的罗绸和锦丝精绣而成。极其的华美。
  这个荷包是在桃花坞渡口之时,瑾王陈环给他的。陈环给他时说,估计他到枫阳县赈灾时可能会用到一些银两。于是便给了他这一个荷包。到了船上陈唯渊一打开才发现里面赫然有三十来两黄金。
  他从里面掏出约莫六七两的黄金递给刘师爷,轻声说道“刘师爷,再麻烦你到尔雅楼布置明天的酒宴!”
  他刚说到此处,便听到一阵咕噜声。见刘渐无奈的摸着摸自己的肚子说。说“大人!这忙活了半天。还没吃呢!”
  他这么一说,就连陈唯渊乖刘师爷当下也觉得腹中饥饿难忍!陈唯渊嘻嘻一笑“走,咱们三个也到府衙门外的施粥里喝碗稀粥去!”。
  他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就见刘渐和刘师爷,二人愣在了原地。不觉得下意识说道“你们怎么了,怎么这副表情看着我?”
  刘师爷和刘渐是心中一惊。他这是开玩笑吗?哪一个京官到地方?不是吃好的,住好的,用好的。待灾情平复下来之后。赶回京师回报赈灾的情况。种情况他们以前也见过,一个京城官员下来之后,也尽心赈灾。是如果说到吃的住的那么想,当然的自然是最好的,这些地方,官员也只好变着花样的讨好这些的赈灾官员,现在他说要和那些灾民一样喝碗稀粥!这是朝廷派下来的京官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