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太阳系逃离计划 / 第三十一章 李阳的计划

第三十一章 李阳的计划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阳看着首片晶圆被放进保护盒里顺着传送带进入了清洗设备后,也快步跟了上去,他要观看整个“晶”基芯片的生产全过程。
  他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更多的是他想寻找到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因为,这整个芯片从头到尾所有的生产工艺都是他自己规划完成的。
  李阳在没有系统前,在电脑代工工厂做的就是设备工程师的工作,而且还是整个工厂里工程师的老大。
  虽然厂里的设备不是他生产的,但是从他进入厂里后的这三年里,几乎每一条生产线他都是维护过的,而且之后的时间里,每一条新架设的生产线都有他的参与。
  况且他在大学里学的就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不敢说是全部都学了个精通,但至少来说理论基础他也懂上不少,再加之在电脑厂里工作的这三年他也获得了不少的实际操作经验。
  所以这一次,他才敢仗着有系统提供的技术资料以及工业母机级别的初级机床,运用自己的一身所学,亲自操刀设计出了这条生产线。
  当然,这不是李阳独自完成的,他也没有那个能力独自完成!
  能够架设出这一条生产线全靠李符清以及其他工程师的技术援助,像是每台设备的数控系统的编写、坐标系统的校准以及设备零件的制作都有系统工程师的参与。
  如果要论功劳的话,他连一半都占不到。
  嗯……大概……可能……差不多只有15%吧。
  就像是上次的操作系统一样,他只是给整个芯片的生产过程搭设了一个大的框架,其他的内容和细节部分都是由工程师来完成的。
  唯一有一点不同的就是,上次的操作系统他几乎是照着脑海里的资料抄下来的。
  而这一次,他只是运用了系统给的技术理论,结合自己在上学时以及工作后的实际经验,再运用蓝星上现有的材料自行设计制作出来的!
  也就是说,只要他在花些时间把这套技术理论吃透测后,这套生产设备,以及“晶”的制备方法都是可以公布于世的!
  甚至于,在必要的时候,他可以选择公布这一整套的技术理论!
  因为李阳知道,要想改变国内的现有半导体行业的窘迫情况,单单只靠他一个人是不行的。
  就算有系统又怎么样?
  如果只是把技术捏在自己的手里,用于自己敛财,到了100年后灾难降临,蓝星能达到二阶文明吗?
  到时候能和叶瑜儿说清楚事情的原委吗?
  恐怕那时候两人已经是一捧黄土了吧!
  “系统我以后能获得让人类增加寿命的技术吗?”李阳突然向系统问道。
  “宿主,有可能的。”系统的回答给了他一丝希望。
  “但是,获取技术的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我可以控制获取到的技术文明等阶,但是无法选择技术的类型,或许下下次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技术,或许永远也不会。”系统继续平淡的说着。
  “没事,有希望就好。”李阳深吸一口气,安慰着自己。
  系统告诉过他,除了获取技术时的大脑改造,系统本身也会对李阳的身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提升,只不过提这个升很缓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可以轻易的活到100年后。
  但是,叶瑜儿……能活那么久吗?
  再或者说,他的运气很好,在下一次升级就获得了这样的技术,让她可以和自己一样,一直活到100年后,那么在两人相处的这100年时间里,自己真的能坦然面对她吗?
  他不能!
  李阳只要一想到这件事,他就会心里发堵,会觉得自己有种背叛的感觉,只要他一天没有说出实情,他就会多背负这种感觉一天。
  他能做的,就是尽快让蓝星的文明达到二阶,到了那个时候,他就可以把这一切的一切,毫无保留的告诉她了。
  系统告诉过他,在蓝星进阶的一瞬间,宇宙中的某种东西一定会发现他和系统的存在。但是做为整个文明阶的推进者,哪怕整个文明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的存在,他们也会获得一些特殊的能力,让他们逃脱抹杀的结局。
  而在这之前,他必须保证系统的存在不会被发现,而系统也会在这方面给他提供帮助,或者说是限制——他所有的言行举止,只要是有暴露系统存在的风险,都会被系统禁止。
  所以,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不暴露的情况下,尽快的提高蓝星的科技水平。
  而这芯片技术,正是他的第二步计划。
  想到这里,李阳便收回了他扩散的思维,看着经过清洗后摆放在PN结构沉积室里的乳白色晶圆。
  他这第一次生产的芯片样品选择的是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也就是CPU。
  这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在半导体行业中,芯片的种类有很多,像什么安防芯片、AI芯片、通讯芯片、显卡、内存等等,总之一大堆。
  这些些芯片都可以用“晶”来制作,因为不管什么芯片,都是用一堆二级管组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内存芯片同样也是他们薅羊毛的一大利器。
  李阳在贴吧看过一个段子说:有一哥们几年前花了好几百万开了一家网吧,后来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前段时间见有收购内存条,这哥们就把他网吧电脑里的内存条打包给卖了。
  后来怎么着?
  这哥们一合计,尽然没有亏本!
  虽然这是好几年前的段子了,本身也有点夸大其词。
  但是,段子来源于生活,之前确实有过故意囤积内存条,拉高市场价的事情发生,而且一翻好几倍!
  这事是谁干的?
  真没人搞鬼?
  而李阳之所以选择了CPU,那是因为,只有它才能体现出“晶”的强悍性能!
  好吧,承认了……
  他除了CPU的架构方式外,没有其它的芯片的架构图,根本无法制作……
  所以只能选择生产CPU来打响“晶”的知名度,到时候再把光刻机和晶圆放出去,甚至可以把“晶”种子交给国内那些硅晶圆生产基地。
  到时候,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将会迎来全新的开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