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倚地相思就花荫 / 第26章.什么情绪,就什么命

第26章.什么情绪,就什么命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上周末朋友琳琳生日,一年多没见的朋友们聚到了一起。
  琳琳在摇曳的烛光前开怀大笑,脸上的梨涡让笑容更加甜美天真。
  “好羡慕琳琳啊,现在这个岁数都能用甜甜的眼光看世界,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个被爱保护得很好的人,真幸福。”
  身旁的小伊这一番感慨,却让我大为错愕。
  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刚过去的三个月,琳琳经历了人生的灰暗时期:
  在一起五年有余的男朋友突然说走就走,哭到声音沙哑的她请了3天假,就又如往常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偏偏这个时候,爸爸一不小心把腿摔骨折了,住进医院,她白天工作,晚上去守夜,还一边宽慰妈妈不要担心。
  还好,那段煎熬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看着眼前的琳琳,我想起了一句话:“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心里满是故事,脸上不见风霜。”
  其实,越长大越会发现,周围的人,基本都能恰到好处地克制情绪。
  我们看不出来,每天在同个时间点一同搭车的陌生人,心中是迷茫还是笃定;
  我们看不出来,每天跟我们谈笑风生的同事或邻居,今天是难过还是开心;
  我们看不出来,经常在朋友圈发自拍的好友,最近过得到底怎么样。
  脸上不见风霜的人,不是从未历经风雨,更不是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不良情绪,而是直面情绪,不让自己被情绪所牵制,尽可能地控制情绪。
  无论面对的境遇有多么糟糕,他们都会努力去把控局面,将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成熟的人,怒不形于色
  怒不形于色,不将愤怒表现在脸上,是让人不准生气吗?
  当然不是。
  生了气,爆发出来,朝身边的人大吼大叫,最后不欢而散,心情更加糟糕。
  生了气,硬压在心口,急气攻心,给自己的健康带来深深的伤害。
  怒不形于色,既是指修养自己的恬静之心,也是指能驾驭自己的愤怒。
  宋美龄就是非常善于化解自己怒气的人,据说,当年英、美、苏、中是同盟国,但丘吉尔并不认同中国四强之一的位置,这让宋美龄非常反感,也是她一直拒绝访问英国的原因。
  有一次,宋美龄陪同蒋介石参加会议,期间与丘吉尔不可避免地会面了。
  丘吉尔问道:“委员长夫人,听说你觉得我是个很坏的老头子?”
  这时候,宋美龄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疾言怒色地对待丘吉尔,不仅显得自己很没有外交礼仪,还会有损国家的形象。但若是强硬地压制自己,又过于委屈。
  所以宋美龄并没有选择以上任何一种方式,而是巧妙地回问了一句:“请问首相您自己怎么看?”
  丘吉尔答道:“我觉得自己不算是个坏人。”
  她则顺势回答:“那就好。”
  宋美龄通过说话的技巧来化解自己生气的情绪,既不让自己违反外交礼仪,也不违背自己的内心。
  高情商的人,懂得如何面对自己的愤怒,继而找到合适的方式将心中的愤懑化解,既不伤及自身,也不波及他人。
  
  成熟的人,苦不形于色
  人生实苦,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郁结心头之事,因此,学会和苦闷的情绪相处就显得尤为重要。
  是任由伤感的情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以愁容满面示人,还是寻点乐趣消解心中之苦,满面春风地见人,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
  这是汪曾祺在历经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后,得出的深刻体会。
  1946年,汪曾祺到上海,曾因找不到职业,遭受着生活重重的打击,甚至一度想要自杀,后来被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又被分配到最辛苦的活——刨坑,还只能顿顿吃腌萝卜。
  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汪曾祺也不曾愁云满面,而是尽自己所能地去发掘生活里的美好,萝卜不顶饱,他便去山上摘酸枣,去草里捉蝈蝈,点火,劈劈剥剥地把蝈蝈烤熟,吃得津津有味。
  他还常分享跟一对老夫妻偶遇的故事:
  两个老人在一个山包下的草丛里散步,走走停停,弯腰捡东西。
  好奇的汪曾祺上前一看,才知道原来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是在捡枸杞子,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让单纯的散步更有意思。
  见此景,他称赞道:“这二位中年时也是很会生活,会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他们为人一定很好,很厚道。”
  汪曾祺懂得安放好自己内心的苦楚,所以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温情,所以在苦闷的日子中依旧能感受到生活的美意。
  这也使得他在回忆起过往的伤痛经历时,能够语带谐谑地说道:“当了一回右派,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内心富足的人,从不任由苦难摧残自己,而是时时思考如何将手上已有的牌打得漂亮,打出诗意来。
  
  成熟的人,喜不形于色
  总觉得只有负面情绪才会需要克制,但实际上,正面的情绪没有控制好,也会对身边的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遇到喜事,心里欢欣,想要跟朋友分享是人之常情。但若是不顾他人处境和感受,就容易在无意中伤害对方,让两人的感情渐生隔阂。
  知名女作家张爱玲和炎樱曾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张爱玲在谈及炎樱时,曾饱含感情地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炎樱能买到让我满意的围巾,换任何一个人都不行。包括爱丽斯或邝文美,炎樱是无法替代的。可能,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如此深厚的感情,后来却突然急转直下,两人心生芥蒂,直至绝交。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来在那段时间里,张爱玲远离故土,一时从妇孺皆知的名人变成不为人知的普通人,昔日风光不再,心中难免失落万分。
  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张爱玲孤身一人,经济上又捉襟见肘,可以说是事事不顺。
  可就在这种特殊时期,好朋友炎樱却时常跟她大谈特谈自己的赚钱能力有多强,还经常说起自己的丈夫,在张爱玲面前秀恩爱。
  毫无疑问,这对正处于人生低谷的张爱玲来说,便是雪上加霜。
  一个人最极致的修养是什么?
  在我看来,是心中满怀欢喜之事,却依旧能考虑别人的处境,照顾别人的情绪,克制住自己。
  林语堂说过:“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内在拥有什么情绪,外部就会有什么境遇。情绪,决定命运。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在自己的心上种花。在心上种花,人生就不会荒芜,也必将迎来芳香四溢的春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