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梅落秋城望月影 / 16

16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北城一中的校长名叫吴秉清,在校任职十多年了。九十年代调到北城一中以后,从教导主任开始做起,又做了几年副校长。五十岁的时候,经校委会一致表决通过,正式担任北城一中校长一职。如今已经过了七个年头。
  眼看就要到退休的年龄,他还真有些割舍不下,并不是说他贪恋校长的权位,而是北城一中俨然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然而三年以后,也就是等韩梅城这一批学生毕业,他也可以光荣地卸任了。但在退休前,他还想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以前总是被北城四中压了一头,他心中甚是不服,扩大了师资队伍,引进了各学科优秀的人才,带领着到黄冈中学等名校去实地考察,亲身感受着名校的学习氛围,不断改进教学方案,真是收获颇多。
  而今年便得到了回报,北城一中终于迎头赶了上来,把四中撇得远远的。如今又有了新的目标,他想要再加一把劲,争取拿到省里的名次,希望自己的校长生涯能够画上圆满的句号。
  余诗文和赵广德,是他特别器重的两位教师。余诗文是高级教师,赵广德已经荣升为特级教师。每每有意提拔两人到教导处,可两人却不甚乐意,比起端起架子做校领导,他们更愿意奋战在第一线,他们觉得带班更有成就感,于是便不了了之。
  吴秉清的父亲吴勋,一生功勋卓著,是一名杰出的革命战士。他出生在二十世纪初期,距离晚清政府垮台还有两年。韩梅城的祖父韩百岁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木匠,出生在二十年代,比他小了整整十岁。但这两个人却在解放战争结束以后结为了至交好友。
  故事还要从那面旗帜讲起,前面提到的被韩百岁救起的游击队长,其实就是吴勋。韩百岁一直将吴勋赠给他的旗帜挂在祖屋里,因为旗帜上染着革命先辈和父母兄弟的鲜血,又岂能忘却,时时教导着子辈们和平来之不易,好男儿就应当扛枪上战场。而韩家历来的传统就是,——“长大当兵,保家卫国。”
  建国初期,吴勋回到北城居住,北城著名的炮兵基地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建立的。那一年吴勋送大儿子吴志清到北城一中读书,正赶上北城一中重建老校区。韩百岁在这项工程里担任木匠一职,那时他刚好三十出头。吴勋第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这位救命恩人,高声喊着:“韩老弟,真的是你!”韩百岁停下手里的木匠活,大喜道:“你是吴大哥!”
  吴勋紧紧握住韩百岁的手,久别重逢,彼此热泪盈眶。两个人情同手足一般,时常聚在一起叙叙旧。韩百岁的几个儿子能够去当兵,也多亏了他的帮助。
  后来韩梅城的大哥初中没有读完,便辍学在家,跟着他学了一段时间的木匠活,满十八岁以后,韩百岁问他要不要去当兵,他点了点头。他的父亲韩建邦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只知道和土地打交道,没有念过什么书。韩百岁也嫌他资质不够,为人太过憨厚,反倒担心叫他当兵会被人欺负,便不再勉强他。
  如今家城愿意替父当兵,那自然再好不过,只是学历不够,少不得再去麻烦自己的老大哥。那一年香港回归一周年,吴勋患了一场重病。韩百岁带着家城赶去探望,老大哥舌头打了结再也说不出话来,毕竟已经八十八岁的高龄。韩百岁向他说了自己的事情,他指了指小儿子吴秉清。这一年吴秉清刚好升任北城一中的校长。
  吴秉清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说道:“韩大叔,这件事交给我吧,我来解决!”当晚吴勋便辞世了,走得很安详。追悼会是在炮兵基地举办的,韩百岁一家都去参加了。韩家城如愿以偿,分到西北军区当了一名守卫祖国边防的战士。
  回忆起这段往事,吴秉清不胜感慨。父亲过世以后,他们两家人走动渐渐少了。如今韩大叔的孙子到北城一中读书,他竟然不知道。可见自己这些年真是太不像话,父亲在遗嘱里说道,一定要善待韩家人。但自己却总是忙着处理学校里的事情,而忽略了韩大叔一家。
  吴秉清瞅着眼前的少年,继续说道:“算起辈分来,你应该喊我一声伯父!”韩梅城甚是不解。
  吴秉清的父亲去世那一年,他年龄尚小,虽然也去了炮兵基地,但眼睛里却充满了好奇,只顾盯着围栏里的坦克大炮。在私立小学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秋游,参观了炮兵基地。他这才知道了炮兵基地的创始人吴勋,后来听爷爷讲起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又进一步了解了吴勋的英雄事迹,不由得对他充满了崇拜和敬仰。
  “你的祖父和我父亲可是至交好友啊!”
  “您是说吴老爷爷!”韩梅城有些不敢相信,以前听爷爷谈起,总觉得是在听评书一般。如今吴老爷爷的儿子吴校长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又岂会不欣喜若狂,于是喊了声“吴伯伯”。
  吴秉清笑着对大家说:“这回我也认了亲喽!”大家又鼓起了掌。
  宴会结束以后,吴秉清又单独和他聊了几句,听他说要回老家,说道:“替我向他老人家问好,告诉他秉清抽空就去家里探望!”
  “吴伯伯,我知道了。”
  几位校领导陪同吴秉清离开以后,余诗文邀请他们俩去家里做客。夏影看了看手表,差不多两点钟了,说道:“余叔叔,我先走了,下午还要军训呢!”又向余梦秋使了个眼色,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余叔叔,改天吧,我想回家看看!叨扰了您这么久,真是过意不去呢。您好好休息,等我回来再探望您!”韩梅城辞别了众人。
  “真是个好孩子!”谢慧芳越来越喜欢韩梅城这个年轻人,忽然想起了什么,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要是你哥哥还在,该多好啊!”
  余梦秋知道母亲又想哥哥了,喊了一声妈,投在母亲怀里。
  “慧芳,大喜的日子,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事情过去了,咱都不再提了,好吗?不是还有秋秋吗!”余诗文轻咳了几声。。
  谢慧芳擦拭了眼角的泪水,向大家说了声对不起,让着赵广德一家:“咱们进屋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