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三国:从夷陵开始与刘备一统天下 / 第十四章 雍闿身亡

第十四章 雍闿身亡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雍闿趁着常陆等人还没有完全控制建宁城内的局势,匆忙逃出了城。
  “现在我等该去往何处啊?”雍闿向着孟琰问道。
  “以在下拙见,需等族兄孟获回来之后,再行商议。”孟琰缓缓的说道:“族兄走前说自己去往越巂联系越巂夷王,现在想来,再有五日便该回来了。”
  “好,那我等便寻一处隐蔽之地等他回来,然后我必亲率大军攻下建宁城!”雍闿咬牙切齿的说道。
  常陆等人平定建宁城内的局势之后,李恢安抚慌乱的夷人民众;赵云率军镇压欲图作乱的夷人;常陆则是唤来了建宁郡的郡丞。
  “常将军,建宁郡现有户一万一千三百二十一,口四万余,汉人约占四分之一。”郡丞一头雾水。他本以为常陆会问他雍闿可能会藏在哪个地方,结果却在问建宁郡的人口。
  常陆听着郡丞的汇报,若有所思:四万余,若是能有一半的人去耕种,足够养活六万余人,算上牲畜,一个建宁郡养八万人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而现在的建宁郡,只是养活现在的四万余人,也有些捉襟见肘。
  常陆从现在起才首次认识到了南中地区的潜力,但是那些夷人,又该如何教化呢?
  孟节说他尝试耕种的原因是因为遇到了瘟疫,牛羊死者不计其数……
  旋即,常陆快速的摇了摇头,同时自责道:自己为什么会有人为下毒杀害牲畜这种不合常理的想法?
  郡丞似乎看出了常陆的想法:“将军若是想逼迫夷人耕种,只需用重典即可……”
  “不可。”常陆断然拒绝了郡丞的建议:“虽说乱世应用重典,但是南中地区不同。若是重典逼起了夷人的反抗之心,反而会给蜀中带来很大的麻烦……”
  说着,常陆眼中突然有一丝精光闪过:“多谢足下提点,否则陆定然不会想到这个办法。”
  在郡丞疑惑不解的目光中,常陆向他深深作揖,感谢道。
  夜晚,李恢筋疲力尽的回到自己位于建宁的故宅,他刚刚进门便看见常陆一脸喜悦的坐在大厅之中。
  “常将军因何事如此喜悦?”李恢不解的问道。
  “自然是知道如何让夷人从事耕种了。”常陆喜道:“今日郡丞的建议却是点醒了我。我等虽不可以用重典强迫夷人耕种,但可以限制汉人卖给夷人粮食。以畜牧为生的夷人在失去了相当一部分来自汉人的稻米之后,仅凭手中的牲畜是不够的。此等情况下,他们不得不自己耕种了。”
  李恢思考了一会,方才说道:“此计虽妙,但若夷人强抢,为之奈何?”
  “此易事耳。”常陆颇有信心的说道:“以陆之见,夷人之中,亦有喜战者与不喜战者。我们将可以降服的喜战者降服,不可以降服的斩杀或者关押,便可推行我们的计划了。”
  “常将军之见,在下深感佩服。想必如何找出喜战者的计划,常将军也有了吧。”李恢拱手道。
  常陆的脸上闪过一丝窘迫:“其实这才是我今晚来找李将军的原因……”
  李恢不由笑道:“常将军才智过人,竟也有未解决的问题啊。不才却是有一个想法,还望与常将军探讨一二……”
  常陆仔细听完李恢的想法后,不仅拍案叫道:“此计甚妙!在下这便回去与赵云将军商议。”
  “常将军,恢还有一言,还请常将军仔细思量。”李恢出言,喊住了正欲离开的常陆。
  在常陆疑惑的目光之中,李恢缓缓说道:“以某观之,南中的夷人亦有不同。常将军所说的计策,不能影响到那部分夷人的生活,还望将军三思。”
  常陆略一思考,便明白了李恢的意思,急忙拱手道:“是在下鲁莽了,多谢李都督提点。”
  说罢,常陆便急匆匆的向太守府赶去。
  南中大计,至此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章武二年十一月。
  孟获带着越巂夷王高定以及部下的夷兵来到了建宁。
  一直隐藏在暗处的雍闿得知孟获回来,急忙前去会合,将最近发生的事情尽数告知。
  “也就是说,你这废物不仅丢掉了建宁汉人的支持,还丢掉了建宁城?”一个梳着椎髻,耳朵上插着木棍,带着铁环手镯和项圈的男子冷冷地说道。
  “你是何人?如何敢这么对我说话?”雍闿怒道。
  他在建宁向来跋扈,似这等嘲弄,还是第一次听闻。
  孟获正欲开口,却听得那人喝道:“孤乃越巂夷王高定也,你若还是这建宁郡太守,我尚且敬你三分。如今你不过一条丧家之犬,如何敢在此狺狺狂吠?”
  雍闿还欲开口,便见得高定身后转出一人,身长九尺,面目狰狞,手持一长戟。
  只一戟,便将雍闿戳了个透心凉。
  孟获不动声色的往后退了两步,冷冷地看着雍闿的尸体无力的倒下。
  “孟获,你不必害怕,你来见我时,我便已有决断。你言谈、勇气俱是一流,如今雍闿身死,你可以继承他的位置。”高定爽朗的笑道。
  “那便多谢大王了。”孟获压下心中的喜悦,说道。
  他一直因为位居雍闿这个汉人之下而耿耿于怀,而且雍闿之所以结交他,不过是利用他在南中夷人之中威望颇高罢了。如今雍闿身死,他不仅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获得了不少好处。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部下最勇猛的将领,鄂焕。”高定拍着刚刚一戟刺死雍闿的那人后背,高声说道:“明日我等强攻建宁城,便由他做先锋,你可有异议?”
  孟获恭声说道:“但听大王吩咐。”
  “好,今日我们先在城外歇息,明日攻破建宁城,杀尽城中汉人!”高定高声喊道。
  “哦!”高定部下的夷兵高声叫喊道。
  这一切,都被赵云派出的斥候看在眼里。
  “赵将军,常将军,事情便是如此。”斥候站在太守府的大厅中,向着赵云和常陆恭声汇报道。
  “不知道为什么,高定便杀了雍闿?还说明日要攻城?”常陆问道。
  “是的。小人离他们比较远,除了最后那句声音洪亮才勉强听清之外,其他的对话实在听不真切。”斥候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
  “无妨,这和你没关系。”赵云挥了挥手,宽慰斥候道。
  “等等,高定部下夷兵约有多少?”常陆追问道。
  斥候犹豫了一下:“以小人所见,恐怕有数千人。”
  常陆点了点头,摆手示意斥候可以退下了。
  “赵将军,丞相曾说行军打仗之事由你负责,不知你可有什么计策?”待斥候离开后,常陆方才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赵云。
  “夷兵势虽众,但又岂能和你我部下的百战精兵相提并论?明日便在城外布下阵型,与那人一战便是了。”赵云不以为意的说道。
  常陆点了点头,赵云的说法与他心中想法一样。
  若非必要,就尽量不要让战争影响到一般民众,城外的荒野无疑是最优选择。
  次日清晨,常陆与赵云便亲自带着两千五百汉军在城外布下阵型。但直到正午,高定麾下的夷兵才姗姗来迟。
  汉军经过长时间的等待,锐气已不复清晨。面对锐气正盛的夷兵,在气势上便先输了一筹。
  南中蛮夷也有通晓兵法之人么?常陆疑惑道。
  但高定的部下,真的只是平时散漫惯了,这才姗姗来迟,反倒是歪打正着。
  “汉狗也敢出城送死?”高定策马而出,看着常陆二人和身后的军士,笑道。
  他对汉军的认识局限于平时劫掠城池时遇到的、留守城中的老弱病残之军,似常陆麾下的这等精锐之师,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即便是五年前高定在劫掠新道县时,也是被李严率数千新兵击走。
  “谁敢去取敌方主将首级?”高定冲着身后的夷兵喝道。
  话音刚落,鄂焕便拍马而出,手中长戟直指赵云。
  赵云冷哼一声,拍马上前。
  不过十余合,鄂焕便败退回阵。
  常陆见状,不由哂笑:此等夷兵也敢说我们是来送死的?
  他手中长枪一挥,汉军立刻冲杀上去,常陆本人更是一马当先,直取高定而去。
  高定见状,亦不甘示弱的拍马上前,麾下的夷兵也随着他一同展开了冲锋。
  高定哪里是常陆的对手,不过三合,便被刺于马下。孟获见状,急忙带着一队夷兵上前,常陆虽有吕布之武,亦知道自己不可能单挑一队兵士,只得恨恨退去。
  夷兵见自己主帅受伤,士气大落,又被精锐的汉军冲杀一阵后,更是阵型大乱。
  鄂焕无奈,只得刺死两个冲的最前的汉军,然后带着受伤的高定和混乱的夷兵向后退去。
  赵云也不深追,鸣金收兵。
  战后常陆带人清点战场,死亡七人,带伤者近百,夷兵光光死者便近百人,伤势严重撤退未及的更是有两百余人。以此料想,夷兵之中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常陆长叹一口气,命人将这些夷兵带回城中救治。
  在向导官的帮助下,他从几个受伤不重的夷兵口中得知了高定这次带了接近四千夷兵,以及那个和赵云战了十余合的将领名为鄂焕,乃是高定麾下第一猛将。
  “这建宁城中的汉军怎么这般勇猛?”高定盘膝坐在地上,用没有受伤的手狠狠地锤了一下地面。
  孟琰见状,走到高定身边,低声说道:“不如我等行诈降之计,里应外合,赚开城门。只要我们进了城,他们定会因为害怕城内的汉人受伤而缩手缩脚,我们则可以联系城内的夷人,趁此机会将他们赶尽杀绝。”
  高定眼前一亮,拍手道:“如此甚好,就这么做,那谁可以去行此计?”
  孟琰沉思一阵,说道:“族兄孟获可也。便说大王伤重不治,鄂焕将军欲斩族兄为大王报仇,不得已才归降。而且族兄在南中夷人中威望颇高,回到城中,定可一呼百应。”
  高定与孟获二人俱皆点了点头,认同了孟琰的计策。
  “大王,那便以城内火起为号,届时率兵入城,我自当策应大王。”孟获说完之后,便孤身向着建宁城走去。
  在孟获离开后,孟琰则让高定部下夷兵尽皆做出一副悲痛的表情,以防常陆派人来查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