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三国:从夷陵开始与刘备一统天下 / 第十八章 建宁城常陆理事

第十八章 建宁城常陆理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常陆,依你之见,我们是应该深入南中,还是在这里守株待兔?”
  距离孟获被放归的十日后,赵云来到太守府,向在这里认真办公的常陆问道。
  这十日间,赵云逐渐从常陆身上看见了丞相的影子。
  不论汉人与夷人之间有什么纠纷,常陆总能在第一时间理出原委,判决时做到曲直分明,无丝毫差错。
  在常陆处理公务的这十日间,一直僵硬的汉夷关系竟似乎有了几分缓和的迹象。
  “啊,赵将军,有失远迎。”常陆听见赵云的声音,急忙放下手中的笔。显然,他刚刚过于专注,完全没有听见赵云的问题。
  赵云看了看在常陆面前堆积如山的公文,不由关切的问道:“这么多公务,你一个人处理的完么?”
  常陆看了看自己面前一片狼藉的案,不由哑然失笑:“其实这些并非建宁郡近日的公务,而是最近几年的。”
  赵云皱了皱眉头,几乎以为是建宁太守玩忽职守,堆积了无数公务没有处理。
  看着赵云不解的神情,常陆急忙解释道:“不是赵将军想的那样,只是我近日有一种感觉,汉夷之间僵硬的关系,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所以我让人把近几年的公文全部搬了过来,想要将这几年不公的判决一一打回重判。对了,赵云将军找我有什么事么?”
  “我只是来问一下你觉得孟获还会不会来攻打建宁。”赵云看着常陆面前小山一般的公文,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一定会的。”常陆肯定的说道。
  说着,他从中抽出一纸建安二十四年的公文,递给赵云:“赵将军,这就是我最大的依仗。”
  赵云接过公文,快速看完。
  “孟获居然为了被汉人官吏欺负的夷人出头?”赵云不可置信的说道,但面前白纸黑字,却是做不得假。
  “不错,”常陆点了点头,“那时陛下横跨荆益,南中慑于天威,不敢滋事,汉人跋扈,也是可想而知。现在只不过是和那时的情况恰好反过来而已罢了,而孟获如果想要维持现在这种情况,便要将我们从南中赶出去,所以他一定会来建宁。”
  看着赵云一副已然了解的表情,常陆拿起笔,准备再次投身于公文之中。
  “常陆,你这几天的判决都很完美。”赵云叹了口气,突然说道:“不偏袒任何一方,真正的做到了秉公处理,但是你准备一辈子留在南中么?”
  常陆闻言一怔,手中的笔在公文上划过,赫然出现了一道墨污。
  “云乃一介武夫,对这种事情向来一窍不通,不过是玩笑话罢了。”赵云看着常陆一脸严肃的表情,急忙岔开话题。
  “不,赵将军所说甚是有理。常陆多谢赵将军提点。”常陆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笔,对着赵云拱手道。
  随后,他在赵云不解的目光中站起了身,向着太守府外走去。
  爨府。
  李恢府中正在与姑父爨习把酒言欢,忽听得军士禀报:“李将军,常将军在外等候,说有要事相商。”
  李恢露出了一副不解的神情:孟获新败,常陆最近处理公务也是异常得心应手,此时还能有什么要事呢?
  但他还是向爨习拱了拱手,起身告辞。
  爨习也大度的摆了摆手,他知道自己的侄子现在身居要位,自然不会过多苛责。
  “常将军,不知为何这般慌张?”李恢出门,恰好看见常陆身下气喘吁吁的马,哪里还能不知道常陆一路肯定是快马加鞭赶来的。
  “李将军,不知你姑父可在府中?”常陆没有回答李恢的问题,而是开口问道。
  李恢皱了皱眉头,“却是在的,不过若是为了姑父官职的事情,大可不必如此着急……”
  “不,在常某看来,此事远比爨习官职更加重要。”常陆义正言辞的说道。
  李恢依旧不明白常陆的意思,但还是将他带进了府中。
  一进门,常陆便挥手示意军士将爨府中的无关人等尽数请了出去。这一下却着实将李恢吓得不轻,但在听完常陆的叙述之后,却又不由自主的笑了出来。
  常陆不解的看向李恢:“李将军因何发笑?”
  “但笑常将军信口开河罢了。”李恢止住自己的笑意:“南中汉夷之间僵硬的关系,实乃根深蒂固。故我与前任庲降都督邓方均以维稳为主,彻底解决夷汉之间存在的问题,更是想都不敢想。”
  “不错,将军不居南中,自然不知道南中情况。”爨习缓缓说道:“整个南中,夷人近十倍于汉人,若是汉人真的与夷人平等相处,才是南中最大的隐患。”
  “这是为何?”常陆不解道。
  “汉人势盛,则倾轧夷人;夷人势盛,则倾轧汉人,历代皆然。”李恢叹息道:“若汉人与夷人平等相处,夷人人多势众,必然时时倾轧汉人,如此一来,南中便非我大汉疆土了。”
  “可是这于他们有何益处?”常陆越发不解。
  “不过为了复仇罢了。”李恢笑道,“常将军,我劝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吧。安心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就好,借孟获之手除去夷人中的喜战者,然后再用计谋逼迫那些不喜战者事农桑,如此一来,我大汉必然国力日盛,克复中原也是指日可待。”
  常陆缓缓的握紧了拳头:“不错,这是我原来的计划,但现在,我有了新的计划。”
  说罢,便转身向府外走去。
  “常将军!”李恢刚要起身拉住常陆,却被爨习阻止了。
  “常将军少年英雄,说不定真的有什么办法呢?”爨习噙着一抹笑意,缓缓说道。
  李恢看了一眼姑父那一脸不信任的表情,不由得叹息,暗自思忖道下次见到常陆一定要再好好劝劝他。
  已然深夜,常陆依旧伏在案上不断写着东西。
  他身边的地上,已然有无数废弃的纸张。
  随着清晨的第一声鸡鸣响起。
  “成了!”常陆终于写完了最后一笔,兴奋的将手中的笔甩到了地上。
  他小心翼翼的将写就的初版计划书收好,带着一脸满足的神情走向了自己的房间。
  那一天,整个太守府都没有看到常陆的身影,李恢无奈,只得改日再来寻常陆。
  次日,常陆照常来到太守府,却见到一个夷人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和一个汉人在一起争执不休,见到常陆来了,急忙上前请求他来评判。
  在向导官的帮助下,常陆好不容易搞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判决过后,常陆颇有些好奇的问道:“似你们这种事情,按律当去府衙,为何直接来我太守府?”
  汉人一脸不屑,倒是夷人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了一堆。
  向导官面露尴尬之色,凑在常陆耳边轻轻说道:“常将军,他说自从雍闿身死之后,府衙断案又开始偏向汉人了。他家里贫穷,怕赔不起这个汉人的损失。”
  常陆皱了皱眉头,暗道自己的计划果然势在必行。
  夷人看见常陆表情,以为常陆对自己的行为有些许不喜,急忙便要转身离开。
  “等一下!”常陆急忙喊道。
  夷人一怔,小心翼翼的转头看向向导官,他虽知晓部分汉人的语言,但这种情况下再确定一下总归是没什么问题的。
  向导官急忙冲他点了点头,夷人只得面带苦涩的走回常陆面前。
  常陆没有急着开口,而是对身边的军士努了努嘴。
  军士会意,去将那趾高气扬的汉人赶了出去。
  “你对汉人心中可有怨恨?”待汉人离开后,常陆方才和颜悦色的问道。
  夷人在听完向导官的翻译后,露出了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随后便陷入了沉思。
  常陆并不知道,夷人心中想的全是若是说实话,会不会被眼前的汉人将军杀人灭口?
  片刻,他才缓缓的摇了摇头。
  常陆叹了口气,他已经从夷人的动作中得知了他们真实的想法。
  现在想来,夷人纵容牲畜去啃食汉人的稻米,想必也是发泄以前被汉人倾轧的不满吧。
  汉人之中身居高位者知道当时汉人式微,也不敢和夷人理论。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苦的都是平民百姓啊。
  “我知道了,你让他回去吧。”常陆对向导官说道。
  夷人听完向导官的话语,如蒙大赦一般急忙跑出太守府。
  或许自己与孟获还有一些共同语言也未可知啊,常陆百无聊赖的想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