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道青天 / 第23节

第23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众人各自站好,和尚教习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随即再度挥了挥衣袖,那五道灵气图案便开始朝着各个方向移动起来。
  “跟随标识前去,到了之后自会有人接引你等,且去吧。”
  通过大考,进入学院,但你自然不能让已经择路的人和这些尚且还在初境的人在一起学习同样的东西,因材施教,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百余人离去,和尚教习环视着场中剩下的数百人,片刻之后说道:“应天府会为你们设立三十个学堂,每个学堂二十人左右,每天上课两个时辰,课堂之上会有教习教导你们。”
  “只要有人突破了初境,择路之后就会进入内院,参与内院的修行。”
  他抬手甩出了七百余道光签,穿过细碎的雨水进入到了每个人的手中。“在你们的手里各有一个号码,从一到三十不等,现在跟我走,沿途会有标记各自号码的房间,进去等待教习即可。”
  和尚教习走在前头,数百位学子跟在身后,宁北的周身并无人接近,无论是出于什么立场,对于这个谋逆之后尽可能的远一些总没坏处。
  宁北并不在意这些,大家同出一个屋檐下,但却并不是一路人。
  他只是低头看着自己手上的光签。
  三十一号。
  应天府很大,在外院有足够的地方设立三十个堂屋出来,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宁北还在往前走着。
  当众人来到最后一个学堂,第三十号之后,那些进去的学子们却惊讶的发现宁北依旧在往前走,并未停下。
  彼此对视着,然后各种猜测便都生了出来。
  宁北听不见那些声音,因为他已经走的很远了,和尚教习还在往前走,宁北的眉头皱的越来越深。
  终于,在一座巨大的藏书阁前,和尚教习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回头看着宁北,轻声问道:“你好像有很多疑问。”
  宁北点了点头,并没有否定,他回答道:“我的确有很多疑问,为何我的号码会是三十一号,为何会带我来这里,你们又打算如何教导我?”
  和尚教习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看上去颇为的亲切,他想了想宁北的话,随即说道:“问题很多,那就一个一个的回答。”
  “因为你道树枯萎,无法修行,前面三十个学堂,学堂当中三十位教习,没有一个人能够教你什么,或者说没有一个人的教导能够对你产生帮助。”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何要带你来这里,因为你道树枯萎,无法修行,学院里的课程对你无用,既如此莫不如让你自己来到这里多看些书,兴许可以自己尝试着教教自己。”
  “接下来是第三个问题,我们要如何教导你,因为你道树枯萎,无法修行,便是国师与院长大人都无法教导你,我们自然也没有教导你的本事。”
  宁北沉默着,没有说话,归根结底还是那两句话,道树枯萎,无法修行。
  和尚教习看出了他心中所想,迈步走上前去将一枚钥匙拿出来放到他的手中,笑着说道:“我们知道你将希望寄托在了应天府里,但我们的确没有什么能够教导你的,关于修行我们有无数经验,但关于改命,我们什么都不懂。”
  他拍了拍宁北的肩膀,然后抬手指着前方巨大的藏书阁,说道:“我们不懂,但它或许会懂,应天府的藏书阁是天底下最大的藏书阁,即便是自天地初开开始便出现的神主教会当中的书也不如这里的书多。”
  
  “一切福缘,如梦幻泡影,似真似幻,我说不清楚,但它能。”
  和尚教习低声颂了句佛号,然后便转身离开了这里。
  藏书阁前只剩下宁北独自站在这里。
  费尽心思进入到应天府,可最终得到的就只有一句无能为力,其实这个结果早在那日见到院长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
  
  那么现在发生在眼前,也就不难接受了。
  “这应该是院长的意思。”
  宁北握着手心当中的钥匙,抬头看着眼前的藏书阁,心中猜测着。
  徐公子说过,改命路上的每一步都十分重要,也许目前来说看不到终点,但只要迈步走了出去,就已经是在前往终点的路途上了。
  “想不到我看了十几年的书,到最后依旧还是看书。”
  
  宁北自嘲一笑,摇了摇头走进了藏书阁中。
  藏书阁上下共有十三层,按照惯例来说自然是越往上的书籍就越是稀有,越是珍秘。
  宁北当然不会傻乎乎的一本一本的去看,他找到了守在一层负责借存书籍的学院学子,要了一张整座藏书阁的书籍目录,然后翻看了起来。
  从中剔除自己已经看过的,剩下的就是自己需要去阅读的。
  
  “藏书阁内共有藏书九千七百卷,一楼藏书最多,有三千卷,统称大道卷,寓意为大道三千。”
  宁北低头看着手中的藏书阁全录,在每一层的记载之上大概扫过。
  “第十二层只有藏书四十九卷,暗含命数,天衍四十九。”
  “第十三层藏书一卷,承接十二楼,遁去其一。”
  这不是普通的藏书阁,不过说来也对,如果有人会将应天府的藏书阁当成是普通的藏书阁,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来这里借阅书卷的人很多,整个应天府大概有着三千名左右的学子,除了归墟秘藏之外,就属每日来往藏书阁的人最多。
  宁北是个生面孔,因为这是他第一天来修行,但所有人都认识他,因为那日大考在青石璧上写下的两句话太过引人注目,所有人都知道这位身份敏感,无法修行但却得了大考第一的小侯爷。
  尤其今天还是新人入学的日子,这位小侯爷不去上课,反而来到了藏书阁,却是为何?
  
  不少人在看着,有些好奇。
  负责借存书籍的那人名叫常渐离,是个老生,据说明年就该结业了,这是留在应天府里的最后一年。
  “我明年就要走了,说实话还不知要去哪里,我是想着去长安任职的,毕竟那里是出了名的富贵闲散,可遣派任命这种事情又哪里是自己说了算的?以后能不能留在神朝都还两说,所以我格外珍惜留在学院的这最后一年的时间。”
  常渐离望着低头浏览书籍全录的宁北,叹着气说道:“既然是最后一年了,正常人都会得过且过的混迹过去,但今日见了你这可怜兮兮的模样我还是忍不住想要劝你一句,藏书阁的书籍的确足够多,可想要全部看完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宁北已经看完了书籍全录,确定八层以下的书卷自己全都看过,甚至八层以上也有部分熟悉,心中稍安,还剩五层,剩下的书越多,意味着变数也就越大。
  
  只是还来不及喜悦,便听到了常渐离口中这话,有些不解询问:“为何?”
  看书就是看书,要求无非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还能多不容易?
  常渐离自从入院以来就开始负责藏书阁,见过很多宁北这样的人,自然清楚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于是说道:“看书就是看书,但看书也不仅仅只是看书。”
  他伸手指着头上,温和解释着:“新生入学第一年最多只能看前五层,老生可以看到前八层,部分最高能够看到十层,近百年来只有两个人能看完整个十三楼的所有藏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