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救命!主任非要拜我为师 / 第七章 任务:获得一百个患者的衷心感谢

第七章 任务:获得一百个患者的衷心感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任务:获得一百个患者的衷心感谢。奖励:随即解锁一项技能。”
  坐在牛肉面桌前的陆千里,还在反复品味着这个任务。
  任务旁边,还有显示器,目前进度:0%。
  高森把车停在了一架西北有名的牛肉面店前,带着陆千里吃早饭。
  这家店,陆千里有所耳闻,在西北小有名气,就是价钱不太亲民。
  陆千里愣神的功夫,高森已经把牛肉面端了上来。
  还有一小碟熟牛肉,和一个卤蛋。
  “陆医生辛苦了,您先吃吧。”高森递来了筷子。
  “我不着急,森哥你先吃吧。忙前忙后,还开车送我,肯定累了。”陆千里把牛肉面推了回去。
  “可不敢叫我森哥,梅夫人那边你喊梅姐,这不是折煞我吗。”高森笑呵呵把碗推了回去。
  “那我就先吃了。”陆千里也不再推辞。
  一碗牛大,肉蛋双飞,是西北人早餐的最高配置。
  可别说,贵是贵了点,眼前这碗面,倒真不赖。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汤清、萝卜白、辣椒油红、香菜和蒜苗绿、面条黄亮。
  陆千里嘬了一口汤,通体舒畅。
  “陆医生,我想咨询一个问题。”高森一边揉着腰,一边问道。
  “嗯嗯,您说。”陆千里把嘴里的面咬断。
  有大师级诊断技巧的他,自然有答疑解惑的资本。
  不然一个大五的实习生,是不应该和病人过多交流的。
  知识面浅,而且缺乏临床经验,且年轻气盛,自以为是,很容易误导病人。
  陆千里帅气且稚嫩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阅尽病人的老主任的心。
  “我时常会腰痛,一般开车久了就会很痛。”
  陆千里的大脑飞速运转,斟酌再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也可能只是单纯的腰背肌筋膜炎,如果受过外伤,还可能是腰椎峡部裂这样。”
  “有空可以去做个腰椎CT和MRI,可以帮助确定下。”
  陆千里又喝了口汤。
  高森点点头,“等哪天夫人不用车了,我就去医院瞧瞧。”
  眼前显示屏亮了,进度1%。
  这也行!解答患者疑惑不是轻轻松松。
  “对了,刚才省人民医院的罗主任、左印权主任不都是骨科的吗?问过他吗?”
  高森的面也到了,一边起身取面,一边答道,“人家大主任愿意来,还不是看梅夫人的面子,我虽然是管家,但是在大主任眼里还是不够格。号都不挂,那些主任不会浪费时间的。”
  陆千里挠挠头,这话也没错。
  无论是华夏军区第三医院,还是西北医科大第一、第二医院,亦或是依托西京大学的省人民医院,都不缺病人。
  从来只有病人看病难,没有主任求病人。
  吃罢饭,高森把陆千里送回了宿舍。
  “要到哪里去刷患者的感谢呢。”陆千里边想,边在床上陷入了梦乡。
  “嗡嗡嗡。”中午十二点,陆千里被手机的振动吵醒。
  谁大半夜给我打电话!
  好吧,大中午,忙得有些昼夜颠倒了。
  一看是方师姐,研究生下了夜班都不睡觉的吗?
  “喂,师姐。”
  “师弟怎么样,那个超级VIP是什么身份!”
  您的带教师姐,提出了在线吃瓜的请求。
  “不知道啊,反正住在黄河边很大一个庄园。”陆千里对梅夫人的身份并不是很感兴趣,而且也不是很愿意透露病人的隐私。
  陆·一板一眼·千里。
  “对了,有个健康宣教进社区的活动,需要两个人,有200的补贴,就在今天下午,师弟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当然去了!有钱拿为什么不去!”陆千里感慨,方师姐还真是自己的福星啊。
  缝合没处展示的时候找来了方师姐,现在要积攒患者感谢的时候,又带了进社区的机会!
  “超市买个面包啃啃呗,带上白大褂,一起去滩尖社区。”
  陆千里起床,背起都还没打开的包,看了眼上铺睡成死猪的李正。
  “有的人还在梦中,有的人却要连轴转。”陆千里心情倒是十分愉悦,当初选择了学医,就不怕吃苦。
  刚走出宿舍门,就遇到了热情挥手的方亚琼。
  “您这是料准了我回去?搁这里钓鱼执法呢。”
  “哪有,我也是刚下楼。”方亚琼妆也没画,素面朝天。
  学医的女生啊......
  二人简单去超市简单买了个面包,便坐上了通往滩尖社区的公交。
  也就三五站的距离,二人到了滩尖社区卫生服务站。
  “这社区卫生站还可以啊。”
  至少没有陆千里印象里那么破旧。
  白色的墙壁,绿色的装置,“滩尖社区卫生服务站”
  五十几个老头老太太,兴奋地坐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院子里,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这么多人?”陆千里有些头痛。
  “参与就送一桶食用油。”安亚琼小声说道,“医院也是真懂这些老年人。”
  “那我们需要做什么?”
  “听高主任的意思,量量血压,唠唠嗑,看看有没有哪些需要入院治疗的疾病。”方亚琼搬了两个桌子,“你呢,偶尔帮我测测血压,主要负责送大豆油。”
  陆千里很无语,自己一个缝合天才,诊断大师,感情把我叫过来是当壮劳力。
  大妈大爷看见白大褂,顿时安静下来。
  那眼神,让陆千里觉得自己和师姐像是两桶大豆油。
  “排好队排好队,量个血压,另外有什么不舒服,可以告诉医生。看完了就可以领食用油了。”
  大爷大妈们蜂拥着上前。
  年龄大了,血压高的不再少数,这痛那痛的倒也不少。
  慢慢的,方亚琼发现,这个师弟的学识,称得上浩瀚二字。
  比如精瘦精瘦的刘大爷,经常无痛性肉眼血尿,还有尿频尿急尿痛,高度怀疑膀胱癌。怕大爷不放在心上,迅速联系了他的家属。
  比如有些肥胖的李奶奶,唠嗑的时候前言不搭后语,碍于手头没有痴呆简易筛查表,陆千里用100连续减7的方法,初步确诊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常见的老年痴呆。
  比如四十岁的赵阿姨,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前期说情绪易激动,陆千里觉得其面色晦暗,怀疑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建议其到内分泌科就诊。
  还有被诊断出脊髓型颈椎病的罗阿姨,以及腰椎可能压缩形骨折的孙伯伯、腰椎管狭窄的蔡婆婆。
  ……
  陆千里还详细写出了诊断和诊断依据,让每个可能患病的老人,拿给子女看,或者尽早就诊。
  有人欢喜有人愁。
  陆千里想起了一句话,是一个老教授上课的时候提到的。
  每个人都在火葬场门口排队,医生的作用,就是防止有人插队。
  “我这也算,救死扶伤了吧。”
  慢慢地,方亚琼让出了就诊医生的位置,心甘情愿扛起了大豆油。
  要说妇科疾病,方亚琼还勉强算得上半个专家。
  可一旦症状不清晰,又缺乏影像学和实验室诊断,那方亚琼就开始含糊起来。
  陆千里的体格检查,此刻就派上了大用场。
  他的患者感谢积攒度,也飙升到了20%。
  “我有诊断出这么多患者吗?”,陆千里突然想到了什么,会心一笑。
  有时候患者的由衷感谢,可能只是因为一桶大豆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