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江山此代,赐名为周 / 第十七章 天道又降魔法攻击

第十七章 天道又降魔法攻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主动将把柄交给对方,那是政治妥协的必要,也是团结的必要!
  节选《周太祖文帝本纪》
  大统十六年夏四月二十七。
  一大早,宇文导来向宇文邕告别。宇文邕大为惊诧,忙问其故。
  宇文导叹道“今年又大规模旱灾了。夏州大旱,百姓已经南下逃荒;河东亦大旱,民皆饥馑。商洛之地更为严重,已有民变。我现在就要赶去商洛处理这些事情。”
  “原州有旱灾吗?”宇文邕第一反应问道。
  “原州今年旱灾还算较轻。你贤伯父没有报急。”
  宇文邕先缓了口气,旋又悲叹道“可怜的百姓!可怜的国家!”
  这天道是怎么了!太残酷无情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宇文导又拜别道,“叔父这些天已经是焦头烂额,你有空多去看看,希望能帮上忙。”
  宇文邕回拜“我会的!阿导哥,一路保重!”
  事发突然,宇文邕没有顾得上早间功课了。先让乙弗林通知所有人到静观院集合待命,自己跑去见宇文泰,了解更多情况。
  书房内,残烛累累,各种加急信堆满案桌。宇文泰在急件堆中,正披着外衣趴着小睡。
  这就是勤政爱民的一国丞相啊!可从老爹的助理,族兄宇文深那里却听道外间民众传言,“这都是宇文家暴虐所致,所以上天降下惩罚!”
  宇文邕很是气愤,恼恨这些民众愚昧无知,又恼恨某些人别有用心,造谣生事。
  不忍打扰父亲休息,宇文邕拿起急件翻阅。越看越惊心,问题是相当严重。这么多急如星火的灾情,堆积在这里,百姓又是何等悲苦无助!
  想起原州灾情的伤心之处,宇文邕纵然是个铁石心肠的人,也不由为百姓伤感流泪。
  去年大旱,今年又大旱!老天啊,你是对这个国家和百姓,有何其大的怨恨啊!
  似乎宇文泰被惊醒了,语气有些疲惫道“是邕儿啊。”然后好像意识到自己怎么睡过去了,忙让宇文深拿急件来处理。他并不在意外间那些流言,而是依旧尽心救民。
  宇文泰没有劝老爹注意休息,父子同心相契,都明白灾情如火,多睡一秒,就可能多死一个人。这是人命关天啊!
  又有急报传道“东魏兴兵,意犯河东!”
  宇文邕凑过去了解到,三晋大旱,东魏平阳境内受灾最重,高澄以“借粮”之名,兴兵犯界。
  高澄是东魏的掌权者,乃一代枭雄高欢的长子,自高欢死后继承丞相之位,依旧控制着魏室傀儡元善见。其为人性格跋扈,动辄拳打元善见,骂他“狗脚朕”,名言有“陛下何故谋反?”
  此番正是意图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宇文泰为儿子教学道“高欢是我一生之敌。而高澄用兵远不及乃父,况且玉璧有韦孝宽镇守,河东亦有萨保坐镇,当无虞。为父可虑者,萧墙之内耳!”
  萨保就是宇文护,乃宇文导亲弟。
  宇文邕秒懂,宇文家的反对者有可能借机兴风作浪!
  “柱国之中,为父信得过的只有于瑾、赵贵、侯莫陈崇,大将军之中宇文导、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贺兰祥算是心腹。”
  其他之人,不言而喻。这是敌我划分,宇文邕谨记在心。
  “各地上报的灾情,多是要粮要钱要兵要物。可国库也是空虚啊!要想渡过难关,还需和敌对者和衷共济,交换利益。”
  从西魏立国以来,外部生存环境恶劣,内部经济凋敝,困难重重,不得不推行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体制,与汉族世家分享权利。这也是宇文家不能真正一家独大,取代元家的真正原因。
  事已至此无需多言,宇文邕马上回静观院帮忙筹集救灾物资。号令手下捐钱捐物,连同自己的大部分钱财,都交给宇文泰,让他去发挥这些钱粮物资应有的作用。
  这个局面,不是像在原州,可以依赖神迹和小手段就能够解决的。一个人只能救济少数人,要想救济天下,必须要依赖王侯将相的力量!
  而经过此事,宇文邕更是感受到人脉缺失的切肤之痛!于是,圈粉入圈,成为他的重心工作。
  与宇文家尽力救灾的表现不同,元家是越来越不做人了。
  在积恩寺的山脚下,灾民贫民围着和尚们的粥铺,在承诺以后要多给积恩寺布施之后,才能领取到稀薄的粥汤。灾民们,你们要感恩,这都是我佛慈悲啊!(讽刺语)
  在不远处的马车里,元太子按住宝箱,不住挣扎!作为一国太子,理应爱民,也理应把这些钱财用在赈济灾民上。更何况,这钱还是太子妃募集的救灾款,却被太子挪用雇佣刺客。而如今宇文家的亲信,四下奔赴救灾,力量分散,确实是各个击破的绝好时机!
  “可是,为了大魏江山,宇文家必须铲除!”这些想法,无数个日日夜夜,成为他心中无声的呐喊,“至于百姓,孤以后会好好待你们的!”
  下定最终决心,元太子让侍从驱车前进,“拜佛门!”
  夏五月初二这天,柱国李虎府上,来了不速之客,元太子。
  在八柱国当中,年龄最大的当属李虎,如今正是年老体衰,流连病榻多年,轻易不见客。但人老虎威仍在。元太子以问疾为由,请求相见。
  李虎有多年朝堂工龄,料想元太子此行并不简单。在浓厚的药味之中,李虎就在病榻上接见了太子。并让儿子李昞守住门户,不让人接近。
  两人一番问疾寒暄,到底还是元太子沉不住气,开始了正题。
  “柱国当为子孙计。”
  李虎是老狐狸了,笑着道“老夫子孙安健,无需太子挂心。”
  “柱国,孤是诚意而来。柱国搪塞孤!柱国处境尴尬,为宇文泰所忌。与孤有同心之悲,亦有同心之恨!当坦诚一二!”元太子语带不满。
  眼见于此,李虎装作尴尬一笑,“太子何出此言?”
  “当年柱国与独孤柱国,同心拥戴贺拔胜统帅关西大军,结果却是宇文泰做了关西之首。柱国迫于形势,不得不归顺宇文泰。可宇文泰猜忌之心很重,并不信任柱国,您手下的两个大将军,达奚武和贺兰祥,一个是彼心腹,一个是彼外甥。架空柱国兵权的意图太过明显!您的子孙中,也不受宇文泰安排重要官职。李家的未来,不就岌岌可危吗?”
  从历史前科到目前处境还有未来不明,元太子的话还是很扎心的。
  李虎一番沉吟,问道“太子有何见教?”
  “猎杀宇文家的未来。宇文泰现在还不能死,否则国事糜烂,将不可为!”
  李虎眸光一闪。宇文家一倒,众人都有更多机会!
  等元太子走后,李昞进入房间。
  “想必太子已经说服你了吧?”
  “父亲明鉴!太子答应,帮澄儿求娶独孤大小姐。”
  “哂!你真是出息!尽为了些儿女之事!”李虎很是不满。
  “父亲。藏拙也是一种安身之术啊!”李昞笑着回道。
  这话倒让李虎能够接受,“罢了,吾老矣!李家兴亡,就在你身上了!”
  而在秦州,又被派出来救灾的独孤信,又接到亲信的密报,“元家信使求见。”
  独孤信当即回绝,“不见!”
  元家信使很是恼怒,回去投诉“好你个独孤信,说什么忠心皇室!”
  四方灾情,在宇文家的努力下,经过小半个月,总算慢慢得到控制。但宇文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名下田产物资大幅度缩水,差不多只剩下个空架子了。而且二小姐随云也被政治联姻,嫁给李弼家的小子。
  唉,这天灾洗劫的不仅是百姓,洗劫的也是宇文家啊。可恨的是此次救灾中,京城世家杜家家主杜有德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宇文家顾忌抄除这个杜有德,会引起不良后果,进而造成救灾更大损失,就姑且忍耐,把账记在心里。
  夜间,宇文父子俩在书房商谈着怎么搞钱,又接到两份报告。一是东魏那边,将要派使团,跟西魏论道为什么不借粮。父子俩都觉得这是无耻之尤了!懒得搭理。
  而另一份报告则是,南梁荆州刺史萧绎,派出以徐夫人为首的使团,请求西魏派兵,帮他袭杀郢州刺史萧纶。
  宇文泰跟儿子讲解道“南梁的侯景之乱还没结束,这萧家人不想着勤王,结束侯景之乱,反倒忙着同室操戈。真是笑话啊!”
  “父亲,这将是我们的机会啊!”
  宇文泰何尝不知,故而父子俩相视一笑。开始讨论从萧绎那边怎么捞取好处。
  不曾想,没多久,萧纶也派出使团来西魏,请求西魏派兵,帮他袭杀萧绎。
  哈哈!看来天不绝我宇文家啊!
  宇文泰顿觉活过来了。宇文邕也是回院,赶做着各种规划到深夜。
  而似乎这场灾难,已经也随夜幕暂时遮掩过去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