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江山此代,赐名为周 / 第十九章 圈粉计划,震服卢辩

第十九章 圈粉计划,震服卢辩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当向邕少,一生仰视,一生俯首!
  节选《大帝铁粉·卢蕴传》
  大统十六年夏五月二十。
  人生烦恼识字始,学习的痛苦和快乐从认识教师开始。
  上午时分,阳光清新而且免费。一辆挂着卢家名号的马车,正稳当驶向丞相府,马车里正响起谈话。
  “父亲,以您的学识和身份,去教几个鲜卑小儿。是不是太...”
  老者打断,严肃道“慎言!平素教你的居家持敬,都去哪儿了?”
  “父亲教训的是,孩儿知错。”
  “不要随便称别人鲜卑小儿,老夫现在不也在鲜卑人的朝廷里为官?”看到儿子认错,老者又叙道,“自从太和改制,孝文帝解发归汉,鲜卑人取得的功绩,不可谓不大!鲜卑人不断在汉化,而我们的作用就是加速他们汉化,才可为我儒家挣取复兴之机!”
  鲜卑男子结辫乃旧俗,汉人曾蔑称“索虏”。后来汉化,习俗大改,解发就是其一。
  “父亲苦心孤诣,孩儿明白了。”
  老者缓和语气道,“公子邕在延寿殿的言论,你应该听说过了吧,不可谓不惊才绝艳。况且,宇文丞相乃英明之辈,如果没有必要,他会动用老夫?”
  “你有抱怨的时间,还不如想想怎么帮你大哥,应付即将要来的东魏使团!”
  东魏使团,宇文泰虽然不当回事,但也得文化人士一番折冲樽俎不是?
  “孩儿会帮大哥的,也愈发对这个公子邕好奇了。”
  宇文泰事务繁忙,特意留出了半天时间,为的就是今日拜师之事。拜师的事,不能再拖了!
  宇文泰素来尊重文教,在西魏如此艰苦的局面,他依旧尽力兴学。此番为了请动卢辩,他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卢辩是西魏少有的通儒,虽然其才学,比不上山东的那些大儒,但在近乎文化荒漠的西魏,已经可以算是最顶级的学者了。平素亲身教导的都是皇子皇孙以及大家族子弟。况且西魏礼制缺失亟需修补,先前还有大贤苏绰帮衬,自苏绰没后,卢辩接力,忙得无闲暇片刻。现在还有东魏使团的事压给了他,真的是忙!忙!忙!
  正是因为这些,宇文邕、宪、孝伯三人被吩咐早早立在门外,等候卢辩到来。而宇文邕愿意配合的原因,则是卢辩的名气。他的圈粉计划,希望借这种大佬让自己的声誉更上层楼。毕竟,有些商业计划需要名气还有人脉啊!
  当卢辩车驾到来,宇文泰亲扶下车,亲引入堂。
  宇文邕三人在后,互相交流了一番眼神,名师招聘会开始了!
  在堂上,卢辩父子才有机会认真打量三人。
  “我乃卢蕴,乃家父助教。敢问几位小公子,平常有何所学?”卢蕴走流程问道,料想几个小孩,能会些什么?
  作为三人中读书最少的孝伯,回道“我今年六岁,读书少,才读过:《论语》、《礼记》、《孟子》、《春秋》、《诗经》、《史记》、《世说新语》、《孙子兵法》、《韩非子》...”
  听着孝伯还在数,还在数,卢蕴被惊到了不自觉直身,你们这都是什么人啊,这么猛的吗?
  卢辩其实也为三人的阅读量而感到惊讶。
  “请允许我对刚才的轻慢而致歉。”卢蕴诚恳道。
  孝伯当然没有读完那么多书,但为了装,还这个卢蕴一点颜色,那是必须的!
  宇文邕淡然笑道“书到今生读已迟。卢兄不必介怀。”
  好一个“书到今生读已迟”!卢蕴被惊服,暗里向卢辩传了个眼色。
  卢辩笑着向宇文泰祝贺“宇文家真是英才辈出!”
  两人一番商业互吹后,卢辩乃道“学问之道,无志不可成。请问三位公子的读书志向。”
  还是三人中身份最低的孝伯打头阵道“泼墨汉家子,走马鲜卑儿。我辈自当马上取功名。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卢氏父子闻此一惊,生平这么多年,从没听过“封侯非我意”豪迈之志,何况还是个孺子?
  卢蕴不知不觉,背坐的更直了。
  轮到宇文宪了。“我观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宪也不才,愿‘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言一出,卢蕴直接站起来,压抑不住惊叹了!
  卢辩也是悚然,“致君尧舜上”,这不就是儒家千百年来的梦想吗?多少汉家子弟,都没能描述出来的理想,竟被此鲜卑小儿道出,粗思惊叹,细思极恐!
  就连宇文泰都惊到了,半部《论语》治天下啊,多年来他孜孜求治,走过不少弯路,也吃尽苦头,受足了世家阳奉阴违的气,可还是没能富国强兵,战胜东魏。国家治理破局之道,就在这几个小家伙身上吗?
  等众人消化了宇文宪带来的惊讶,也给了点评后,眼光齐刷刷集聚在宇文邕身上,这位声名鹊起的邕公子,到底又会有什么样的读书之志?
  宇文邕只是淡然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位至圣先师,给了我启发。”
  这会儿卢辩也坐不住了,更是起身拜谢“有公子此言,儒家必兴!”
  要知道,儒家在北朝有几百年的黯淡了,就像处在黑夜。现在有这么一言,就像划破黑空的星光,不仅给了他们信心找出路,还给了他们信仰的力量,你看,我儒家祖师多牛!
  所以,卢家父子的激动,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又平复了内心激动后,卢辩等人期待着公子邕的下文。
  “读书第一等事,乃做圣人尔!”邕少此言掷地有声。
  前后关联,竟是要做圣人!卢辩被惊住当场。成圣何其难!孔孟之后,谁人可配称圣?
  宇文泰也是心中激荡不已,此子若非狂悖,心气当是何等之高!
  众人沉静一时。突然,一声雷霆,击穿了大堂屋顶,瓦片落地成声。
  晴空霹雳,天降雷霆,以击妖孽!
  这一声雷霆,也炸醒了众人。卢氏父子和宇文泰眼神交换着浓浓惊叹!
  而宇文邕则是内心卧槽,至于吗!不就是装了个逼?
  眼见这么个狼狈场面,宇文泰提议道“要不改日再拜师?”
  卢辩生怕迟则生变,当即道,“丞相!三位公子的教学不能再耽搁了!”
  也不嫌弃场面狼狈了,也不提礼数有缺了,也不端着名师身份了,火线认下三个弟子。当三人行完拜师礼后,卢辩才大松一口气。
  本以为大吃一惊,午餐有着落了。卢辩却提出告辞,“丞相,老朽这就回去备课!”并约定五日后上第一课。
  见挽留不了,宇文泰只好笑着感叹,“卢先生真是实诚人。”
  回头,宇文泰就立即严密调查刚才之事,有多少人知情。要么警告保密,要么安排消失。就连卢辩那里,也让宇文深亲自去补一句“绝对保密”。
  在回卢家的马车上,卢辩也不批评卢蕴情绪激动了,因为他也一个样。当时他提出告辞,就是怕失态,端不住名师风范。
  “父亲,今日我发出的惊叹,恐怕是有生以来最多的了!”
  “为父何尝不是!”
  父子俩不胜感慨。
  “之前我还以为,人生大道,父亲已尽数教与了我。今日得遇公子邕,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卑微渺小,还有可笑。就连公子宪、孝伯都比不过。我这么多年,岁数是真活到狗身上了。”
  卢辩倒是没有讽刺儿子,评价道“公子宪的心气或可及,公子邕的心气不可及!”
  “我教了这么多弟子,未曾见过天分和心气有高过这三位公子的,尤其公子邕,可为神!”
  “是的。这等人物,我当一辈子为其执鞭,躬身以事!”
  “你有这等觉悟,为父甚慰!”
  接着,卢辩又道“先前朝堂大势宇文家占优,可我卢家还是未曾亲附。宇文丞相虽是盖世之才,可宇文家底蕴不足,是鲜卑血统又是代北外来的武人,在关中能立足已是奇迹;而且子嗣幼小,后继乏人,当不是长久势力。今日见到这三位公子,宇文家必兴!我们要考虑未来了!记住,未胜之前依附,才算从龙;胜利之后依附,不过投降!你可多亲近公子邕。”
  “孩儿已谨记于心!”
  “还有,今日之事务必保密。天才妖孽的成长,向来腥风血雨。何况如今宇文家正是多事之秋,我们就不要给他们人为增加难度了!”嗯,瞧这觉悟,这卢师能处!
  “孩儿省得!”
  回府后,卢辩推了他几个应付东魏使团的世家联席会,让几个儿子帮忙找材料,投入了精心备课中。卢辩也抱着首课必胜的心思呢!
  另一边静观院里,宇文孝伯感慨“邕少安排的言辞真是绝妙!”
  那是必须的,这都安排不了的话,也真是白穿一趟了。
  感慨一番后,宇文宪问道“四哥你是点到为止了,为何气势不更进一步,压过卢先生?”
  宇文邕略带严肃道“我们读书不是为了与人争胜,而是为了能够成就自身!”
  两人闻言一震!发人深省!
  “还有。我们既然已经讲过了那些话,就要努力去做到!与我们的那些偶像比肩,乃至超过他们,是我们奋斗的意义!”
  “与偶像比肩!”三人扺掌而誓。那道誓言,将声震人间,将名留青史!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