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 第三十章 救援

第三十章 救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种花派?”
  男子仔细回想过往听闻,没有任何印象。
  不过既然能培养出这等年少有为的弟子,想必底蕴极厚,不是自己能招惹,当下连连磕头求饶。
  “我且问你,你们略买人口的勾当,到底有多少人手,都分布在什么地方?”
  在杨遇安幽冷的目光逼视下,男子老老实实道:“不敢欺瞒少侠,我虽然入伙多年,也都认识几位当家的。但你要问规模多少,怕是连我们大当家都说不清楚。只能说浙水以东,一直到海曲地界,全都有干我们这一行的牙子。”
  “竟然这么多?”杨遇安闻言悚然,“当地官府都不管的吗?”
  “谁敢管?”男子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昔年北边来到官爷意图推行《五教》,回头就被几位渠帅杀到府衙中,当场开膛破肚,喝血啖肉,就跟杀头鸡似的。”
  “如今渠帅们虽然不在了,可咱们背后的贵人可一点不比当年的渠帅弱,县里的大人们就不怕重蹈覆辙吗?”
  “所以这剡县地界,你们可以横行无忌了?”杨遇安挑眉道。
  “那倒不至于。我们的地盘都在江海之上……”男子想起对方先前力度恐怖的一拳,脸色讪讪,“我与几位弟兄此番上岸,原是奉大当家的命令,去接出狱不久的老当家回岛。”
  “不过才来到剡县这边,就听闻事情有变,于是立即掉头回去报信。”
  “然后便是路经此地,我见少侠生得细皮嫩……呃,英气逼人,一时见猎心喜,就单独跟了过来……”
  “哦?你们那位老当家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被一群苦主围住了,当中更有来自江都的修行者。”
  “江都的修行者?”
  杨遇安闻言心中一动,脑海中自然而非地浮现出某位嗜酒如命的中年道人。
  ……
  剡县郊外某处乡里。
  一大早,苦主们便聚集到里正屋前,准备再次审问那个刚刚出狱的老牙子。
  然而众人苦等半个时辰,里正家门始终紧闭,没有任何回应。
  最后一位急性子的修行者实在等不及,直接踢门而入。
  片刻,屋内传来一声惊呼:“死人啦!”
  众人闻讯冲击屋内,果见里正一家,连同那位老牙子,全都倒在血泊中。
  特别是里正与老牙子,身上多处受伤,似乎经历了一番惨烈搏斗。
  “这老狗怕不是想趁夜逃离此地,被里正逮个正着,恼羞成怒之下暴起杀人,最终同归于尽?”
  在场基本都是有战斗经验的修行者,很快就在脑中脑补出大致过程。
  可问题是,好端端的,老牙子为什么急着走?
  他们只是逼问线索,也没打算害他性命啊?
  难不成这老狗还有宁死不屈的气节?
  真要如此他早就死在狱中了。
  “是不是有人沉不住气,私下对这老狗动刑,把他逼急了?”
  一名头发全白的老者寒声发问。
  他不是在场中修为最高的,但却是年纪最大的。
  加上熟悉官府门道,自然而然成了苦主中的领头人。
  “我知道诸位救亲心切,老朽何尝不是如此?”领头老者语重心长道,“然则我们一开始便说好不管局面如何,都得共同进退。如今足下这般任性妄为,却是将我们唯一的突破口也切断了!”
  此言一出,众人彼此对视,各自警惕。
  一种不信任的气氛正在蔓延。
  “诸位,我们切不可自乱阵脚!”第五观主见气氛不对,立即上前劝道,“这老狗虽死,但我们昨日到底逼问出来他几处海上的老巢。当下我们赶紧回去报官,催促州县的大人们出兵剿匪,说不定明年开春前就能找回我们的亲人!”
  “话虽如此,可那剡县县令先前如何敷衍我等,你也是看在眼里的。就连智者大师也被他骗了!。”一名修行者摇头道,“说不定逼死老狗之人,就是他派来的内奸!”
  此言一出,众人比之刚刚更加警惕,下意识疏远彼此之间的距离。
  “第五郎你不是江都后土祠祠监吗?”领头老者提议道,“要不你回去江都找晋王殿下帮我等主持公道?”
  “这个……”
  第五观主脸上露出苦涩笑意。
  自己此番弄丢了谬儿,江都那边不怪罪便算好了,怎还奢望主持公道?
  说不定那边根本就乐见其成,正好让这个原该早夭的可怜孩子再度零落成泥……
  众人一筹莫展,只得暂时各自回去借宿的人家休息,等着县令派人过来查案。
  毫无疑问,经此一事,原本众人精诚合作的氛围顿时是散了大半。
  谁知道下一刻隐藏的内奸会不会对自己下毒手?
  ……
  “谬儿啊谬儿,为师对不住你啊!”
  回到屋中,第五观主想起往事,不禁老泪纵横。
  自从小徒弟失踪以后,他近乎不眠不休地奔波了一月。
  腰间的酒壶灌了一个月清水。
  不是不爱酒了。
  只怕一闻道酒味,想起船上的一幕幕,心中更悲。
  过去酒当水喝,现在则完全反过来
  “不错啊师傅,居然真的不碰酒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
  一道奶声奶气的童声从门外传来。
  第五观主拍了拍两边耳朵,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直到一个少年的身影踏入屋中,他才终于霍然而起,声音颤抖道:“谬儿,真的是你吗?”
  “不是,你徒弟谬儿早就死翘翘了。”
  “真的是你!”
  第五观主并未听出杨遇安话中真意,只以为小徒弟责怪自己喝酒误事,跟自己赌气,立即飞扑上前,上看下看一番,一时又是惊喜,又是愧疚。
  “都怪为师贪杯,害你被那卑鄙的牙婆掳走!”第五观主眼角含着泪花,“只是大海茫茫,你又人生地不熟,如何来到这里的?”
  杨遇安早有腹稿,虔诚第对着天地一拜:“大概是皇天老爷和后土娘娘垂怜,不忍徒儿落入人贩子手中,在路上偶遇一大侠,得其拔刀相助,最后又帮徒儿打听到师傅行踪,一路护送至此地!”
  如此蹩脚的理由,就连杨遇安自己都觉得扯淡。
  可偏偏第五观主就欣然接受了。
  不是没有怀疑。
  只是他经历了一个月从懊恼到悲愤,再到绝望、最后崩溃的痛苦折磨以后,此刻失而复得,别说什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侠,便是杨遇安告诉他皇天后土直接显灵,他都敢信!
  只求人没事回到身边就好!
  失去至亲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深刻明白个中滋味。
  “对了,那位大侠人在哪?为师得当面好好感谢人家!”
  “这个就不必了。”杨遇安摆手道,“那位大侠喜欢做好事不留名,刚刚把徒儿送到里门附近,就自行离开了。”
  “这样吗?那真是太可惜了!”第五观主一脸遗憾道,“对了,他有没有透露师承何处?”
  “该不会人家救了你,你连人家师门都不问一问吧?”
  杨遇安本想敷衍过去,但见第五观主一副不搞清楚誓不罢休的模样,只得继续胡诌道:“听说他师门一直遁世隐修,好像叫什么种花派……”
  ……
  好不容易将来历敷衍过去后,杨遇安立即将从中年牙子那里打听到底消息转告师傅。
  重点强调那群江洋大盗有官府背景,相当不好惹。
  最后他总结道:“师傅,你们这群苦主,怕是被人算计了!”
  ……
  ……
  “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曰:'更能使侬诵《五教》邪!'“——《资治通鉴·隋纪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