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明马弓手 / 第十七章 寒酸的锦衣卫

第十七章 寒酸的锦衣卫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好小子,劲儿倒不小!”
  包元乾被人锁喉,只感觉那人的手像是铁掌金箍般挣脱不开,那男子见五分力拿捏不稳,便用了七八分力。
  这男子也没想到,这包元乾方才砍了几百刀,如今手上还这般有力。
  “好了,应浩,再掐下去,命便没了。”
  一声飘来,那应浩听罢怪笑一声,松开了手。
  “咳咳……”
  包元乾蹲伏在地上,双手捂喉,剧烈咳嗽。
  他也顾不得来人是谁,兀自贪婪的呼吸着来之不易的空气。
  “你,叫包元乾,是也不是?”,那后来的男子问道。
  包元乾缓过了劲儿,这才起身审度二人。
  那应浩年约三十,普普通通,一张国字脸,丢进人群中便找寻不见。
  后来那人年长不少,与包大叔相当,两撇发白的短髯,一副田间老农的模样正笑意昂昂地盯着自己。
  包元乾心头一凛,方才交手便知这应浩武功颇强,三招两式便拿下自己,他只怕这老头也不在应浩之下。
  他二人身份不明,虽不像瓦剌人,似乎也没害他性命的想法。
  这二人知道自己名字,显然有备而来,已然是敌暗我明,陷于被动。
  他却不敢胡乱开口,惹火上身。
  那老头见包元乾眼神谨慎,心中明白其顾虑,便上前说道:“别害怕,我叫寇石城。这位是我的副手,应浩。”
  应浩一改方才狠态,拱手道:“在下应浩,方才权为自保,多有得罪。”
  包元乾拱手还礼,“得罪不至于,就是差点被掐死。”
  包元乾话里有话,暗示其下手颇狠。
  应浩哑然道:“若是方才慢上半拍,我或许已是你的刀下亡魂了。”
  包元乾将刀入鞘,“既知我名,直来便是,何须偷偷摸摸?我还当你是那瓦剌人,方才会下了死手。”
  应浩眼露怪异地看着包元乾,似乎在说究竟是谁看着像瓦剌人?
  包元乾被他这眼神盯的不自在,便问道:“你们找我有何贵干?”
  那寇石城上前道:“锦衣卫问案。”
  “.....”
  包元乾怎么也没想到,来者二人不是什么瓦剌人,而是锦衣卫。
  不过准确的来说,是下了岗的锦衣卫。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认为锦衣卫权力过甚,杀伐太重影响了朝政,便先是削权而后废止。
  朱允炆即位后,秉承着老爹朱标宽宏待人的仁政,便不再启用锦衣卫,至此锦衣卫已近乎十年未再设立,倒成了破落户。
  不过权力虽然被废止,但是锦衣卫多年积攒的情报网与架构仍然存在。
  许多锦衣卫分散在边关内地京城等大街小巷,刺探重要情报,其目的就是为了讨皇帝欢心,能够得到重起的那天。
  包元乾自然知道这个中缘由,想必眼前这二人是常驻在肃州卫的锦衣卫,想来探问自己出关事情的始末。
  虽然这事被衙门封锁严格,不过以锦衣卫的的情报能力来说,是锁不住的。
  “原来是二位大人。”
  二人听包元乾恭敬喊了声大人,二人对视一眼,有些意外,他们似乎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别人这般称呼自己了。
  锦衣卫得罪的人太多,一旦失势,不落井下石就已是极好了,如今这包元乾尊称自己,倒也让二人受用。
  包元乾倒也不惧这所谓的锦衣卫,因为如今他们并没有执法权,只是普通人罢了。
  但不过也不能太怠慢了锦衣卫,因为他后世的先决优势,知道这锦衣卫很快就要被朱棣重新启用,走上巅峰。
  在这个关头招惹他们,他并不想触这个霉头。
  “你身上伤疤不少,看来前些时日不少血战了一番。”,应浩看着包元乾浑身伤口,眼神一瞥又道:“嘶,你这旧疤是怎么弄的?”
  包元乾看了看自己胸口处半个巴掌大的骇人疤痕,这不是出关留下的新疤。
  他从记忆里隐约搜索过关于这道疤的由来,似乎是七八岁时包大叔生生用烙铁给烫的。
  似乎是掩盖什么,不过至于是什么,自己也不知道。
  那寇石城见应浩扯远了,便打断道:“我二人前来,是想询问你几句。”
  寇石城说着话,给了应浩一个眼色。
  应浩会意,旋即从自己粗布短衫里取出个册子,用细细的管笔舔了舔舌头,准备记录。
  包元乾抬手止住,二人疑惑。
  他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嘿嘿一笑道:“二位大人,这儿不是问话的地方吧?”
  说罢他贼溜的眼珠子一转,意味深长的看着二人,应浩二人顿时会意,满脸黑线。
  ..........
  肃州卫,居延坊
  此处是肃州卫一处最有名的酒楼,不少的商贾官员闲暇聚会的好去处。
  此时三层天字号雅阁中,一人甩开膀子,左右开工,胡吃海喝。
  另外二人端坐在一旁,却并未下筷。
  不是他们不爱吃,实在是点的不多,基本也就将将够包元乾一人的食量。
  为何只点一人的量,因为他二人把大部分的经费都花在了这间天字号包间上,以便问话。
  “小子,你可要知道你吃的这顿可是锦衣卫的粮。”,应浩提笔在小册子上书写着道。
  “大人,我说了,我只是个大头兵,真不知道您问的事。”,包元乾心道老子皇粮都吃过,锦衣卫的粮咋了?
  包元乾骗吃骗喝,塞得满嘴留香。
  方才二人询问他出关始末,果不出包元乾所料,他们锦衣卫的情报网竟然可以不通过衙门,也知道了他们这事儿,这可是连嘉峪关守御千户所都被勒令封口的事情。
  包元乾知道出关对于锦衣卫不算是什么秘密,只要不泄露萨仁雅的身份,自己这顿板子便不会挨。
  “可是出关一行十六人,却只有你和你弟弟归来。”,寇石城说道。
  “全因高人相救。”
  “那些瓦剌兵为何要追杀你们?”,寇石城问道。
  包元乾抹了抹嘴,指着自己笑道:“大人,这瓦剌人追杀明人需要理由吗?”
  “难道就不会是因为那两个俘虏?”,寇石城抿了口茶,意味深长的盯着包元乾。
  包元乾想起姜为说的那句话,“若是有人问起,便说不知是何身份便是。”
  “大人,出关一趟,带回一两个俘虏再正常不过了,哨骑营的弟兄哪次不带点活口回来?”
  “不对,你在撒谎,你弟弟包布同可不是这么说的。”,应浩顿笔道。
  包元乾听罢,眉头一挑道:“哦?这傻小子说了甚?”
  “他说这两个俘虏乃是大人物!特意擒回来邀功的!”,应浩目光如炬看着包元乾道。
  包元乾愣了愣,旋即哈哈大笑道:“他想立功想疯了吧?用这噱头来邀功?就算是大人物,功劳下来也轮不着他,不是么,二位大人?”
  包元乾心中忖度,两位大人物?想诈自己?若说那萨仁雅是大人物就罢了,必彻彻这等级的随军文官,哪年哨骑营兄弟不抓个十几二十个的?
  再说守御千户所的值守百户少数几个武官早便被邓平虏封了口,他们又从哪里知道?
  果然见诈不出包元乾的话,两人有些无奈。
  包元乾拍了拍肚皮起身,“多谢二位大人的宴请,小的在此谢过了,祝大人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说罢便告辞离去,寇石城沉思着道:“看来光找他一人是不够的。”
  应浩收起册子道:“百户的意思是?”
  寇石城手指蘸茶水,在桌上写了个‘邓’字。
  应浩看着包元乾离去的背影,兀自道:“我更好奇的是,这包元乾胸口的烫疤,有意思。”
  寇石城敲了敲桌子道:“如今的关口还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
  寇石城满是皱纹的手指了指桌上的残羹剩菜,苦着脸道:“来吧,咱俩凑一凑,把帐结了。”
  两个寒酸的锦衣卫,事儿没问出来,倒被包元乾剐了一顿饭。
  应浩苦着脸从兜里摸银子,心头暗骂这包元乾蹭吃的本事一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