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杀死朋友的家 / 前序

前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朋友去世的消息是两天前传入我的耳中的,起初先是震惊,但想到他这二十几年的颠沛流离,或许对他也算是一种解脱。作为他在这世上仅存的算的上是家人的朋友,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参加了他的葬礼。
  我是在葬礼的最后一天赶回的村里,这个村子里人不多,剩下的都是些老人。我和朋友的家是在一条长院里,长院类似于巷子,但比巷子宽一些,里面五六户人家,门对门,户挨户。朋友的葬礼是在他自家院子里办的,包括他的婚礼,孩子的满月酒。当我赶到朋友的灵堂时,只有冷清,只有白色悲哀。
  我只是站在朋友的黑白相片前,仔细端详着他,想起他生前的一切,我先是笑了,又将脸板了起来,慢慢地,眼眶噙满了泪水我总是感觉人的眼泪是定量的,青幼时哭的多了,老壮时便流的少了。来参加朋友葬礼的老人,都只发出呜呜的声音,眼泪都不掉。
  我的这位朋友,是我的一位发小,打从我记事起便与我形影不离。
  我们二位的父辈、祖辈都算得上是故交,说是半个亲人也不足为过。
  这位朋友我以“Q”代称,我平日里喊他一声Q哥,Q哥的年纪长我一岁,但Q哥于平日里也会喊我一声小哥。
  Q哥是一位精明,且能说会道的人,他喜欢去打听一些村里的琐事,并提出自己独道的见解,Q哥这一点使村子里的老人对他喜爱有佳,在我开来,他这一点很大一部分原是继承了他爷爷的良性基因。
  Q哥的爷爷:Q爷是村子里的书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Q爷年轻时还在我家老屋后栽下了两株榆树,这两株榆树陪了三代人后便被被砍了。
  老榆树在我六岁那年就已经高的没过我家屋顶。春天来临时,树上使结满成串成串的榆钱,风一吹老人,孩子们都乐了。
  我和Q哥的童年是陪着榆树度过的,那时我和Q哥去上学的路上必会经过两株老树,我们便会折下一串榆钱塞到书包里,塞进嘴里,有说有笑的去上学。
  Q哥的学习比我强许多,再加上他能说会道的能力,深受老师的喜爱,又一次我语文考了37分(满100),当时还是他将这个“喜讯”通知了我的母亲。
  在我们的那条长院内,每当榆线长的最旺的时候,便会有几位老妇人开始自己的手艺活儿,
  她们会带一张大帆布铺在地上,手里握着一支长竹竿去挥打榆树枝,将高处的榆钱打落在帆布片里,收回家后,将打来的榆钱挑去老的、长虫的、泛黄的,留下最鲜的,然后洗净捣碎和在玉米面里,揉成面团,捏成铜钱的形状喂进孩子们的嘴里。哄孩子们睡觉,整个梦都是香甜的。
  一场雨后,将树上的榆钱打落杂在泥土地里,风一吹,整个长院都是香甜的。
  我和Q哥奔跑着、狂笑着,沉浸在香甜里。
  Q哥有一个让整个长院都红眼的家庭。
  Q哥的母亲是村里极有名的美人,Q哥的父亲是极能干的打工人。
  Q哥的母亲在他哥哥经营的工厂里上班,是主任的职位,Q哥的精明一大部分也是继承了他的母亲。
  有一年我的母亲面临失业,还是Q母帮她寻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我在心里对Q母敬畏不已。Q母本人有些强势,在各方面都追求完美尤其是对自己的孩子。她对孩子充满了期望。记得有一次她还专门请来一位相面先生来给Q哥相面。
  “长大之后更定是个大老板!”相面先生笑说,Q母也笑了,她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
  Q哥的父亲并没有继承Q爷的精明,只是能干,活生生的一位老实人。因此在Q哥的一家里,地位是低下的,处处被自己的女人压着,抬不起头。
  夏天一到,太阳没了命的在白天发光,发热。此时,榆树下的阴凉地儿便是村里的“好事儿人”聚集的场所。那是Q哥最喜欢待的地方。
  三五老太,搬着小板凳,手里擒着比自己脸还大的蒲扇,呼扇呼扇的,吱呀呼鸣嗷的讨论村里的琐事。
  琐事是Q哥爱听的,他便会拉着我,扯来一条长板凳和村里的好事人一唠就是一钟头。
  “Q啊,你爹,现在是作嘛的呀!”一位老太问。
  “打工,挣钱,还能作嘛”Q哥答道。
  “哎哟喂,还是像你娘有本事啊,啥都会干。”
  “俺爹也是很厉害滴,今年家来,带了好些钱。”
  “你娘是不是要给你生弟弟啦?
  “是哎,但我觉着应该是个妹妹。”
  “嗷——”
  七岁那年
  Q哥有了一个妹妹,小小Q。
  小小Q圆圆脸,肉肉手,大大的眼睛,极为可爱。Q爷有了孙女乐开了花,在长院里一呵气办了三天的酒席,那几天,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给Q爷贺喜。
  “大家听我说啊”Q爷举着酒杯站在木椅上说道:“今儿个高兴,我儿媳妇不光生了个有能耐的大孙子,又给我生了个大孙女,今天大家敞开了喝!”
  “你还有个窝襄儿子,Q爷!”人群中有人起哄,大家顿时炸开了锅,大笑充斥整个席院,Q爷并没有理会,只是冷笑而已,一口酒闷进嘴里,这一切被Q哥看在眼里。
  后来,每当天气晴日多云,Q爷自己整了个带娃自行车,就是将自行车前筐铺上了坐垫,将小小Q放在前筐里。
  “走喽——”Q爷喊道,瞪着自行车,逢人与他招呼。炫耀着说:“天儿可更真晴,出来溜溜俺大孙女。”
  Q爷会骑着车子绕整个村子一周,碰到村里的学校便会停会儿。
  Q爷说:“看到了不,小小Q,介就是你大哥上学的地儿,赶往后你到年纪了,就让你也背着个书包来念书,你要跟你哥一样,有出息啊!别学你爸!”
  此后,Q父的行径受家人的影响开始声有所改善。在迫于Q爷、Q妈、Q哥的压力下,早出晚归,似乎在密谋一项大计划。
  树上的榆钱落叶没了,树枝上钻出榆叶,那时天便是最热的时候,知了便会趴在树上小憩。
  有天,Q哥正拿着一支长竹竿,竹竿上面有和面的面糊,去粘知了。
  Q哥似乎比往常开心,眼睛里往外放光的瞅我。
  “俺爹有出息啦!在县城购置了一套楼房,俺爷爷可乐坏了。”
  Q哥将这个消息散到风里,吹给了大半个村子里的人。大家都知道Q父闷声发大财了,从家里抬起头来了,再也不是那个被压制的老实人了。
  Q哥完美的家庭抢尽了整个长院的风头……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