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的姑父叫朱棣 / 第五章 大九卿

第五章 大九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徐景昌对天发誓,他绝对的是好意,想要姑姑求情,别打得太狠,但是瞧徐皇后的势头,估计是要混合双打了。
  “徐义,姑姑的脾气不错吧?”徐景昌喃喃道。
  老徐义点头,“是不错,当初提着菜刀,追着侯爷满世界跑。就因为侯爷弄坏了她的宫花,后来还是孝慈高皇后听说了,特意赐了一盒子过来。”
  徐景昌顿时愕然,原来徐皇后还干过这么生猛的事情。幸亏朱棣也是个狠人,不然随便找个人嫁了,也扛不住姑姑的恐怖战力啊!
  “这么说,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反正虎毒不食子,别打死就行。”徐景昌已经把要求降到了最低。
  “徐义,经过这一次的事情,汉王不会对储君之位有什么想法了吧?”
  徐义略思忖道:“别的不说,至少三五年之内,汉王应该老实了。”
  徐景昌又松了口气,“只要汉王不添乱,徐家安然无恙,我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对了,姑姑还说了,要给我弄个差事,你看能是什么?”
  徐义笑了,“公子,咱们家是勋贵,你现在年纪小,也没领过兵,让你统军打仗,那是不要想了。当初国公年轻的时候,太祖皇帝让他去河南、陕西等地练兵,顺便剿匪。我估摸着陛下也是类似的安排,立点功劳回来,承袭爵位。以后有什么庆典,公子跟着凑凑热闹,充充人数。然后还可能执掌五军都督府,再有什么大工程,比如这一次三大殿被烧了,公子就可能督工,重新修葺。”
  徐景昌耐心听完,算是心里有数了……大明早期的勋贵可不是摆设,统兵作战,练兵剿匪,朝会礼典,赈济灾民,大型工程,修河治水,整饬海防。
  总而言之,什么都能参与,只要你能力过硬,不......回事?
  京城上下众说纷纭,有人说陈迪给朱棣下药,想要毒死新君,还有人说,陈迪身怀利刃,要刺杀天子,为建文报仇雪恨……
  听到消息的徐景昌略微沉吟,他完全可以从陈迪的下场,感受到朱棣那滔天的怒火。只不过朱棣并没有下旨,更改年号。
  这倒也可以理解,毕竟圣旨下了,就不好收回,尤其是至关重要的登基诏,要是公布几天之后,就收回不作数。
  那你朱棣这个皇帝,是不是也该滚蛋,换个更合适的?
  本来就是靖难夺权,坐上的龙椅。
  如果在最关键的登基诏上面,反反复复,势必人心大乱,进退失据,这个代价太大了,朱棣也承受不起。
  所以他只能把账算在礼部尚书陈迪身上。
  毕竟朱高煦虽然失察,但始作俑者,毕竟是礼部和翰林院这帮文臣。
  “朝局纷扰,生死转瞬,我怎么觉得在府里待着也挺好的,今天就别练习射箭了。”徐景昌打着哈气道。
  徐义算是无语了,公子是有上进心,但是不多。
  “公子,皇后说话向来算数,要不了几天,公子的爵位下来,就该让你做事了,总不能让皇后失望吧?”
  徐景昌眉头微皱,又仿佛回到了硬着头皮上班的时候,我都成了勋贵了,怎么还不能顺心如意啊?
  没奈何,只能跟着徐义,继续练习。
  又是两天时间,徐景昌没等到宫里的旨意,倒是传出来消息,朱棣的谋主道衍和尚处理了手边的事情,已经进京了。
  君臣见面之后,朱棣大为感慨,准许道衍恢复俗家姓氏,还赐名广孝,也就是说,从道衍和尚变成了姚广孝。
  又给和尚加了太子少师衔,担任僧录司左善世,掌管天下僧侣。
  徐景昌听到这里......,也是微微感慨。
  “姚少师功劳那么大,封官加爵也是应该的,等他们完事,也就轮到我了。”徐景昌默默念叨着。
  可谁知道,刚刚走马上任的姚广孝,没去衙门,也没去他的庆寿寺,反而直接到了徐家,前来拜会。
  徐景昌吓了一跳,别人都还罢了,姚广孝一个僧人,却辅佐朱棣靖难成功,本身就相当传奇,而且各种传说,更是把姚广孝推到了一个妖孽的程度。
  这么个人物,不去干别的,反而直接来找自己,徐景昌越发觉得不对劲儿。
  我没得罪过他啊?
  徐景昌心头不解,但还是恭恭敬敬把姚广孝接了进来,传言姚广孝形如病虎,长相可怖。但徐景昌一见,发现老和尚还是挺和蔼可亲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如果再胖一点,就能当弥勒佛了。
  他们落座之后,下人奉茶,姚广孝喝了一口,随即笑道:“少侯爷,实不相瞒,老衲在陛下南下应天之前,嘱咐陛下,要保方孝孺一命,如今他却死了。”
  徐景昌一怔,突然有什么不好的预感。
  “少师,方孝孺一心追随建文天子,求仁得仁,留着他的性命,比杀了他还痛苦,陛下也是成人之美。”
  姚广孝突然笑了,“好一张伶牙俐齿,杀人反而是成全了!少侯爷,不妨直说了,要不是点破了永乐年号的事情,或许还有回旋余地。老衲要保的人,你却给杀了,你说老衲该怎么办?”
  姚广孝挑起三角眼,意味深长看了徐景昌一眼。
  只这一眼,就让徐景昌心头一惊,坏了,这老和尚嫉恨自己了。
  “姚少师,就算我不说,陛下迟早会知道的。他们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而且我以为……以少师的智谋见识,又怎么会觉得方孝孺可惜?他一个腐儒,死就死了,您老......多虑了。”
  姚广孝摇头道:“没有多虑,方孝孺一死,天下读书人的种子也就绝了,少侯爷,你做了孽啊!”
  徐景昌眉头紧皱,他虽然忌惮姚广孝,但是面对这等无关指责,他也是心中恼怒。
  “姚少师,太祖皇帝杀了多少文臣?读书人的种子可曾没了?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要当官的文人,杀了方孝孺,还有千千万万的文人,愿意为大明朝效力。您的话分明是虚言恫吓,难怪陛下不认同。如论如何,这个罪名加不到我的头上,还望姚少师把这话收回去。”
  姚广孝看着徐景昌,突然大笑起来,“虽然年轻,却也堪用。实不相瞒,老衲来之前已经跟陛下说了,推荐少侯爷担任通政使一职。旨意很快就会下来了。”
  “通政使?”
  徐景昌大为惊讶,这个官职是朱元璋特意设置的,执掌四方奏疏上呈,负责颁布圣命……主要的职责就是防备大臣蒙蔽天子。
  位列大九卿之一,除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就是通政使,地位甚至在大理寺卿之上。
  这种级别的高官,别说徐景昌一个小小少年,就算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也要熬个十年二十年的。
  最最关键,他一个勋贵,跑去做通政使,当了文官的差事,这不合规矩啊!
  “姚少师,你,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姚广孝笑容可掬,“没什么意思,就是免得有人再欺瞒天子。”
  
  
  多虑了。”
  姚广孝摇头道:“没有多虑,方孝孺一死,天下读书人的种子也就绝了,少侯爷,你做了孽啊!”
  徐景昌眉头紧皱,他虽然忌惮姚广孝,但是面对这等无关指责,他也是心中恼怒。
  “姚少师,太祖皇帝杀了多少文臣?读书人的种子可曾没了?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要当官的文人,杀了方孝孺,还有千千万万的文人,愿意为大明朝效力。您的话分明是虚言恫吓,难怪陛下不认同。如论如何,这个罪名加不到我的头上,还望姚少师把这话收回去。”
  姚广孝看着徐景昌,突然大笑起来,“虽然年轻,却也堪用。实不相瞒,老衲来之前已经跟陛下说了,推荐少侯爷担任通政使一职。旨意很快就会下来了。”
  “通政使?”
  徐景昌大为惊讶,这个官职是朱元璋特意设置的,执掌四方奏疏上呈,负责颁布圣命……主要的职责就是防备大臣蒙蔽天子。
  位列大九卿之一,除了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就是通政使,地位甚至在大理寺卿之上。
  这种级别的高官,别说徐景昌一个小小少年,就算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也要熬个十年二十年的。
  最最关键,他一个勋贵,跑去做通政使,当了文官的差事,这不合规矩啊!
  “姚少师,你,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姚广孝笑容可掬,“没什么意思,就是免得有人再欺瞒天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