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鬓边待诏 / 第20章 君子

第20章 君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裴望初回大成宝殿找谢及音时,见她已添完香、求完签,正站在殿前罗汉松下同一男子说话。
  
  那男子是王六郎,因母亲生病痊愈,来嵩明寺还愿,遥见大成宝殿中一女郎身姿窈窕风流,发髻银白如月,又有带刀侍卫相随,知她是嘉宁公主,于是特意等候在外,上前一见。
  
  “王六郎,真是不巧,”谢及音还记得他,接过识玉递来的帷帽戴上,似笑非笑的面容隐在朦胧的垂纱之下,“来嵩明寺还个愿,也能被本宫扫了兴致。”
  
  王六郎拱手行礼道:“子昂并无此意,是特地在此等待殿下。”
  
  “是吗,”谢及音好奇,“你找本宫有事?”
  
  王六郎面有犹豫,踯躅一番才说道:“也不是有事,上次在紫竹林雅集中拂了殿下面子,心里一直过意不去,今日得遇殿下,想向您道个歉。”
  
  谢及音问:“那天本宫让人绑了你,你不介怀,反倒来同本宫道歉?”
  
  “那天……本就是我等浮浪子弟无礼在先,”王六郎面有薄赧,“您是女郎,且是公主,我等不该言行无状冒犯,受惩也是应该。”
  “是吗。”谢及音笑了笑。
  
  当时在雅集上,谢及音是刻意那样做,所以没往心里去;今日王六郎的话,她心中不信,也未放在心上。
  
  谢及音抬头看见裴望初走了过来,挑起帷帽前的垂纱问他道:“本宫的手钏找到了吗?”
  
  “从这里到山下都没有,许是丢在路上了。”
  
  裴望初走到她面前,将背在身后的手伸出来,掌心里是一圈用绛紫色的藤缠成的圆环,弯折处是柔软的,明显是刚被人折下来。
  
  裴望初道:“这是最好看的一节葡萄藤,您先凑合戴这个,回头我再赔给您个更好的。”
  
  谢及音笑了,“什么烂草拙藤,若是磨红了本宫的手,届时再找你算账。”
  
  她将手伸出去,裴望初托起她的手腕,将葡萄藤缠成的手钏套在了她手上。紫红色的葡萄藤衬着玉白纤长的手指,翻转挥动间自有一番天然出尘的美感。
  
  王六郎旁观着这一幕,心中颇为感慨,见谢及音绕过她要走,忙喊住她:“殿下!”
  
  谢及音微微侧首,“王六郎还有什么事?”
  “您……请您稍等我一会儿,我有东西要给您。”
  
  他未等谢及音同意,转身就走,过了约半炷香的时间又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握着一幅卷轴。
  
  “上次当众拂拒了您,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这是我应释行主持画的嵩明寺山水图,若您不嫌弃,还请收下,容我略表歉意。”
  
  王六郎的画尺寸千金,一幅难求。谢及音没接,说道:“既然本是给释行师父的画,本宫怎好夺人所爱?”
  
  “我这几日在寺中斋戒,再画一幅便是,今日若不把画给您,下次……下次又不知何时才能再遇到您。”王六郎双手将画捧到谢及音面前,希望她将画收下。
  
  谢及音有些惊讶于王六郎的态度。
  
  当时在雅集上,他除了拒绝自己之外,并未有什么过分的言行,愧疚至此,竟然是个不容行有微瑕的真君子。
  
  “既然如此,这画本宫就收了,”谢及音接过画轴,态度温和道,“从前的事,王六郎不必再放在心上。”
  
  王六郎目送他们离开,从背影望去,好似一对恩爱的神仙眷侣。他们行至马车旁,裴望初给谢及音放下车凳,怕她上车时踩着裙摆,细心地帮她轻轻提起。
  
  曾矜贵不可攀折的裴七郎做起伺候人的事竟如此行云流水,王六郎心中有些震惊,一时分不清他是效勾践卧薪尝胆,还是心甘情愿折于裙下。
  
  不过嘉宁公主……王六郎想起她撩起垂纱看向裴七郎时的那一幕,那双含嗔带笑的眼睛,确实令人见之忘俗。
  
  王六郎心中有些遗憾,后悔当日在紫竹林,没有为她作一副画。
  
  谢及音准许裴望初上车与她同乘,马车里,她徐徐展开王六郎赠予她的嵩明寺山水图,赞叹不已道:“山川雄厚,草木华滋,可见作画之人心静而神逸,有浩浩君子风。王六郎真是不负盛名。”
  
  裴望初正在给她沏茶,闻言往画卷上瞥了一眼,说道:“此画确实不错,但并非王瞻的最高水平。他的人物比山水画得更传神。”
  
  谢及音抬眼看他,“你见过?”
  
  “嗯,他的老师是吴向道,殿下听说过吗?”
  
  谢及音摇头,“我对笔墨功夫研究的不多。”
  
  “两朝帝王的秘戏图均是出自吴先生之手,”裴望初语气淡淡道,“殿下大婚时压箱底的秘戏图应该也是。”
  
  谢及音:“……”
  
  秘戏图,那不就是春宫图吗?
  
  想起王六郎那张儒雅温和的脸,谢及音有些难以置信,“你是说王六郎他也画……”
  
  裴望初眉眼一弯,“有浩浩君子风的秘戏图,殿下好奇吗?”
  
  “别胡说八道!”谢及音瞪了裴望初一眼,怀疑他是故意消遣王六郎。浩浩君子风的秘戏图……那是什么东西?
  
  见谢及音一脸难以接受的表情,裴望初将嵩明寺山水图收了起来,随手塞在座下的匣子里。
  
  “其实秘戏图考验作画者对动作、情态、氛围的把握,笔墨何时浓何时淡最见功夫。大魏文人蕴藉风流,常以此道为美谈,殿下不必大惊小怪。”
  
  谢及音斜了他一眼,“怎么,裴七郎也画过?”
  
  裴望初认真道:“殿下想看,我可以学。”
  
  谢及音轻嗤,“本宫若是想看,有现成的王六郎在,还用得着找你吗?”
  
  裴望初将茶端给她,“那倒也是,等王家哪天倒霉,殿下也将王瞻捞过来就是。”
  
  谢及音端茶的手一顿,心头冒起一簇火。
  
  这话说的,好像她盼着王家出事。当她是收破烂的不成?
  
  茶还没抿进嘴里,被重重一搁,谢及音往外一指,冷声对裴望初说道:“你出去。”
  
  裴望初被赶出了马车,一路跟在旁边走回了公主府。
  
  谢及音一连许多天没给他好脸色,只早晚喊他进去通发梳头。闲来无事时,裴望初就待在东厢房里不出门,也有人看见他从马厩里剪了许多马尾毛,绑在木头上练习盘发髻。
  
  郑君容仍希望说服裴望初回天授宫,姜女史则常常暗示他别忘了给裴家报仇,两个人去找过他几次,而裴望初每回都在专心致志地练习盘发手艺,他俩拳拳砸在软棉花上,都十分无奈。
  
  裴望初并非真打算这样待一辈子,但他不愿轻举妄动,他在等待机会。
  
  他费尽心机地去一趟嵩明寺并非为了找老和尚算命,他在天授宫里长大,研究了十几年的玄理和图谶,对方究竟是在用心推演还是意有所指,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那个叫莲池的瞎和尚分明是认出了他是裴家七郎,要故意说那些话给他听。
  
  裴望初一边把玩他母亲留给他的紫色螭纹玉佩,一边在心里琢磨。
  
  母亲生前叮嘱他要找机会去嵩明寺找莲池和尚,会不会也同样叮嘱过莲池该对他说什么。
  
  莲池说他有“帝王之相”,只是一种鼓动,还是另有深意?
  
  还有姜昭,她是被魏灵帝的皇后派到杨氏身边去的,如今姜皇后已死,前太子下落不明,她不去找先太子,却缩在这无关紧要的公主府里,绕着他这个一无所有的人打转。
  
  他们每个人,好像都知道一点了不得的秘密。裴望初还不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但直觉告诉他,这是个拼凑起来后会改天换日的大秘密。
  
  与此同时,谢及音这边也遇上了麻烦。
  
  此事本来与她没有关系,是裴家的郡望之地河东郡出了反民,他们嫌如今朝廷的苛捐杂税比裴家管理河东郡时重太多,于是纠集起来杀了新赴任的郡守,占据了裴家坞对抗朝廷。
  
  太成帝闻言大怒,裴家对他的反抗本就是他的逆鳞,这些人竟敢打着裴家的旗号起事,太不将他放在眼里。他当即令崔元振率三万精兵前往河东,要将废弃的裴家坞夷平,将这些反贼和同情裴家的人一律斩首。
  
  太成帝盛怒之时,恰逢此时姜女史来报,说嘉宁殿下待裴七郎有礼有节,时有恩赏,两人常同进同出,密如眷侣。
  
  他将谢及音宣进宫,未听她解释,扬手甩了她一个响亮的耳光。
  
  太成帝冷声叱责谢及音道:“朕早就警告过你,姓裴的是你的奴才,你姓谢,你才是主子。你是朕的女儿,是堂堂大魏公主,不体恤朕的苦心,反倒对着一个奴才和颜悦色,朕的脸、谢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你瞧瞧,如今倒好,连河东反贼也敢打着裴家的名义来挑衅朕,你让朕的脸往哪里搁!”
  
  谢及音脑袋嗡嗡作响,脸上火辣辣得疼,缓了好一会儿才从地上站起来。
  
  她捂着脸看向太成帝,朦胧的泪眼里目光坚定,声音不高却清晰可闻。
  
  “儿臣听闻,河东叛乱乃是苛税所致。周遭郡县抽三成,河东因裴家之故额外抽两成。新任的河东郡官上上下下又要盘剥两成……五口之家秋收粮食百余斤,抽完税后所剩不足春种,山穷水尽,故而……”
  
  “你说什么?!你的意思是,反贼反朕,反倒是朕的错?”
  
  谢黼怀疑自己听错了,一向与世无争的女儿怎会在他面前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他指着谢及音,神情近乎阴森冷厉。
  
  “阿音,这些话,是不是裴七郎对你说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