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带着系统回晚唐 / 第四十二章 瞌睡有人送枕头

第四十二章 瞌睡有人送枕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虽然归义军是汉人主掌政权的城池,但是本着小心的态度,常凯并没有带领人手全部进城。
  而是与副手商议,自带一百人进城,留下三百多人在城外扎营,双方留下报迅的烟花和讯号。
  这样无事则放绿色烟花,若是城内有事的话,则放红色烟花通知城外跑路,不至于被人一网打尽。
  常凯等人入住的是沙州最好的客栈,金子这东西李宣从来不缺,所以对常凯的经费也批的比较足。
  对于李宣来说,同样的秘籍,能够拿到外面获取最大值的肯定是黄金了,所以对于常凯创立商队拿黄金换物资的事情他是很赞成的。
  资本是一个方面,物资是另外一个方面,如果生产力没跟上去,太多的资本反而是坏事。
  就像当年的西班牙人发现了新大陆,从美洲往老家运回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可惜本土的粮食不够吃,无奈要到欧洲大陆其它的国家购买。
  后来这些金银流通到尼德兰和英国,为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并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所以就算李宣有秘籍可以获得黄金,也不会无止境的兑换黄金的,因为如果没有那么多物资的话,过多的资本只会造成物价的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但是在对外贸易的时候,黄金又是个好东西,尤其是游牧民族,他们大多喜欢金银之类的硬通货。
  当时铜钱的购买力太低,一贯铜钱约合一两白银,一两黄金合八两白银也就是八贯钱左右,而一贯钱重八斤,所以一两黄金的等价铜钱最少重六十四斤。
  唐时一斤合十六两,所以两斤黄金兑换的铜钱就将近一吨了,而唐朝时的双轮马车载重也不高,拉一车铜钱也买不到多少东西,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不实用,所以不被流通也就不足为奇了。
  沙州的客栈,那豪华程度肯定不能与长安相提并论了,不过种地有种地的特色,作为被吐蕃统治了六十多年的城市,再受到西域其它种族的影响,从装修风格到衣着到食物都透出一股异域风情出来。
  客栈的老板姓张,据说与押衙府有些关系,不过这也正常,在这种藩镇地方想开一家首屈一指的客栈,没有关系和人脉肯定是不可能的。
  常凯因为是首领,所以住的是天字一号房,与一般地方不同,这个天字一号房并不是一间房间,而是一座小小的庭院,里面家俱侍女齐备,直接拎包入住就可以。
  常凯也被眼前的为豪奢景象所震惊了,原以为这间客栈外表平平,不会有什么惊艳的地方,没想到着实给了自己震惊。
  小小的庭院,却处处透着巧心思,院里有假山,有水池。
  水池不大,中间却也有一座小岛,岛上有座小小的凉亭,一座曲桥连接小岛,水里游着几尾鲤鱼,水里种着几株荷花,鱼儿绕过荷茎,不时悠闲的探出水面吐几个泡泡,宛若江南风光。
  此时荷花还没有开败,有的正在盛开,微风吹来一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如此优雅的布置,在缺水的西北地区可谓是神来之笔,不但设计巧妙,造价也是相当惊人的。
  当然,如此布置的天字一号房房价自然也是不斐的,只不过黄金对于李宣等人就是一个符号而已。
  所以常凯花钱也很痛快,在他想来,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反正陛下缺什么也不会缺钱就是了。
  而里面服侍的侍女则是胡汉皆有,多以胡女为主,常凯一问,多是附近的于阗、龟兹、楼兰等民族,间或有几个曹国、石国等族人。
  西域地近中亚,这里在历史上一直是个民族融合的区域,所以这里的民族混血的特别多,而且大多数男人生的英俊,女人生的美丽。
  唯一可惜的是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差,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战五渣,东亚、西亚的民族时不时的崛起一下,挨打的往往就是中亚。
  通常如果中亚有势力崛起的话,往往会遭到来自东西方势力的打击而分崩离析,而东西方国家崛起的话,首先也是拿它开刀,所以那一带的民族很多,势力很乱。
  因为钱花的多,所以常凯也享受到了最顶级的招待,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因为天色近晚,院子里点起了一座巨大的篝火堆,然后抬到院里的是一只巨大的烤骆驼,一个赤裸上身的西域汉子谦卑的来到院内,用一把牛耳解手刀开始片肉。
  首先剖开骆驼的肚子,里面有一只烤的焦黄的羔羊,与浑羊殁忽不同的是里面没有再放鹅了,这只羊就是今天的主食。
  侍女们抬来一张黄杨木雕刻的案子,表面竟然是用一层薄薄的琉璃铺就。
  侍女们取来玉杯,倒上殷红的葡萄酒,桌上再摆上一座冰雕的小山。
  一旁的侍女拿起镶金的小锤小心的敲下一块块冰,放到常凯的碗中。
  而院子的另一边,来自龟兹的舞女已经开始载歌载舞的表演了,琵琶、箜篌、腰鼓等乐器也慢慢的演奏起来。
  看着这花天酒地的局面,常凯一时有些失神,不过想到皇帝陛下的神仙手段,他又马上清醒了过来。
  自己这次出行,一为获取物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获取情报。
  现今朝廷式微,陛下虽然有神仙手段但是也难以一步登天。
  想要振兴是需要时间的,而自身实力的发展是获得时间的最好手段。
  正在思忖间,就听门外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却是客栈的掌柜张老板。
  与白天的偏胡式打扮不同,现在他穿的是传统的中原汉人打扮,头扎红色英雄巾,身穿紫色员外服。
  虽然这个颜色在长安很稀少,但末世王朝礼崩乐坏,连明黄色都有人在用,用个紫色简直太正常了,更何况是在天高皇帝远的西域。
  张掌柜约莫二十多岁年纪,身材魁梧,却又有并不显得笨拙,反而给人非常灵巧的感觉。
  刚一进门就笑道:“听闻客人从长安来!鄙人家祖晚年时定居长安,并且在长安安享晚年,所以一见客人便有亲切之感,因见客人雅兴,特来拜访,如有打扰还乞见谅。”
  常凯也很高兴,正愁着两眼一抹黑怎么办呢,正好碰到对本地情况熟悉的客栈老板上门,简直是打灯笼难找的好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