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撄宁传 / 卷一 第11章 酒后乱幸

卷一 第11章 酒后乱幸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徐枝意(倒真细细解释):这是兽字不会写吧。冯都头该是山上打了个二尺一寸的,不认识的什么山兽。
  徐枝意(顿了片刻):哎,这些稀奇兽儿,多半可能开了灵智的,伤了不妥。便是寻常生灵,不爱惜也容易惹出祸患来呐。
  李茹君(有点羞恼,只欲岔开):他也尽是些混帐话,能有什么山兽这么稀罕?认都认不得了。妹子说的都在理。话说这冯燕来镇上几年了?还老是干些不着调的事。让我想想……妹子是八年了,他晚得三年,该是五年差不离了。哎,这些个年月,不知不觉溜得真是贼快。眨眼多少时候了!
  徐枝意(又看着字笺有些出神):多少时候?一两天罢……
  李茹君(涩脸,硬头皮继续扯):想妹子来的时候,应该比现时嘟嘟也大不了多少。我一看,哎呀,真是个造孽的世道呢!这么标致的小姑娘,放谁家都得是宝贝呀,怎好让她拖着两娃儿到处跑,怎生活得下去?
  徐枝意:唔……
  李茹君:那些老娘婆还要造谣,说你是高门大户里私通主家生了孩被赶出来的。可眼看两孩子那时也得五六岁了,便是方在襁褓,她们像妹子那么丁点岁数时,又生了个蛋出来么?又不是没生养过,就图痛快讲怪话了,不过脑子喽,真恨得我要撕了她们的嘴!让她们私通个够去。
  李茹君(说得来劲):这冯燕嘛,话是老混帐,人这几年我看下来,倒还不错。中间我还起过心思,干脆说给妹子好了。别让你这么空耗着耽误了青春好光景。年岁上是隔点,但他在府里镇上,都算得个有见识能力的,好歹顺义战时当过棍棒都尉的不是?后面思来想去,还是不登对……
  徐枝意(打断):冯都头人是不错呀,抢不了姐姐的,你倒晓得,我可还等着风华绝代的一位呢!
  李茹君(心知嘴快了):我不是那意思,不是说想明白了不般配么?
  徐枝意(撇嘴):我也没什么旁的意思呀,就是不象姐姐十五六就能明白这些门门道道。冯都头可也说了,只想跟姐姐“同吃同吃,想你想你”的。
  李茹君(忍不住气又要上手):瞧把你疯得!最看不了你这皮笑肉不笑的模样,最听不得你这不阴不阳的酸话,你不怕妨着我也把自己憋坏了喽!
  徐枝意瞧着李茹君神色生乐,贴着她的脸安抚说,照自己看来,两情相悦的话,白发苍苍也能是青春好光景。这冯都头嘛,人也确实不坏,可任过都尉一说,怕多半做不得数。
  一则从未有过棍棒都尉一职,怕是棍棒耍得好一点给人浑叫的。二则行伍的都尉都是四品武官,虽然“武见文,掉三级”,那也得有县令那么大派头。
  这冯燕要是沧浪军的都尉,便是首恶大贼绝不敢拿来上口说;要是宁朝顺义军的都尉,就不至于避到上止镇里厮混了,上哪能让堂堂都尉惹如此大的祸事呢?只怕他也就当过小兵头。
  ――·――·――
  冯燕当年江湖飘零避祸,后来偶尔听人说起,便生起干脆避到南蛮妖域去的念头,于是一路南来。
  五年前他颠沛流离,终于走到上止镇,这才算到了十万群山边上,摸着蛮域的边了。
  也是吃尽了苦处,冯燕索性留下了,跟着上止镇保王安做起秩夫来。
  在上止镇,他也不仅仅是平时帮王老爹维持镇上、年关催催岁缴,还干得农活修得房舍器具。有孤寡老弱的,村镇上谁家忙不过来的,都可以请他帮忙。这就慢慢算是安定下来了。
  冯燕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身长八尺(算身高用的短尺),轮廓坚毅,兼一副爽朗仗义的性子。可以说人才模样确实不差了。
  偏他有一样坏毛病――好酒。酒量又不大,寻常人物不逢烈酒,不少也能喝下一斤,他却八两必醉。
  八两量便八两量罢,他还一看见酒便馋虫上脑、挪不动步,直冲着两斤喝开去,连碟咸菜都不用。
  到量了的冯都头便要东摇西晃、胡言乱语、恣意任为,转成个混不吝的性子了。喝栽倒了完工,醒过来又是一条好汉。
  这里不得不说冯都头第一次见九娘子的情形。
  本来只是到了年底,王老爹叫他拿些多的俸粮、俸田收谷去酒铺换银钱的。但一碗“九枝酒”把他什么旧瘾都勾了出来,什么戒规都给没了。
  “还有这等好物什,这么个好地方。”冯燕只是想。
  此后事情也是因为李茹君此时也只是听说过,头回见着冯燕真人,只看他长得高大英猛,完全不晓得他的脾性量度。
  一则冲着王老爹面子,二则她又存了个多抵些银钱的心思。李茹君只顾给冯燕上了几个下酒菜,待喝光一坛便又去取了一坛。
  冯燕这当口,早有点晕晕乎乎,哪里还认得人?只道九娘子不是女仙便是狐娘,嘴开始可劲花花,马上便要动手撩拨一二了。
  当夜冯燕应该确实喝过了,后来九娘子暴起时,连点反抗甚至跑掉的力气也没有。被她又是酒坛子,又是条凳、土砖一顿狠砸,差不多砸成了泥才叫人收拾走。
  冯燕给抬上了床,躺到出了元宵才好利索。但这顿砸却把冯燕醉时那点记性全砸结实了,生出了个非九娘子不娶的念头。
  不然凭冯燕这妇人良友的名头,五年里不娶个媳妇,当上门女婿也非得上得分不清门为止。
  真正论,冯燕最得上止镇人欢心的地方是,有着让人慕羡的一身好拳脚。镇上邻乡不少青壮、孩童都乐得受他指点一番,论起来他可少不了徒弟。
  连镇上大户候家的老三,候希范都巴巴地跟着他做起跑腿来,棍棒都尉的事便是这么传出来的。
  但要说他的实在来历,却真被徐枝意给猜了个七七八八。
  ――·――·――
  冯燕本也就生在北幸州通阳郡一农户家,不过家里有点祖宗底子,有庄有地还算殷实,他也是独子,打小没遭过什么罪。
  本来这冯燕的日子也能这么安逸着过下去了,偏偏他自小就只对拳脚功夫感兴趣。逢他听闻附近来了什么拳师侠客都要请家去住着授艺,或是虚心请教一二。
  就这样也没能让他遇着什么高人仙客,父母过世后他便索性卖了家产,想着奔出幸州去另寻机缘。
  正是中原沧浪乱时,冯燕才刚到章朔,误打误撞跟人多喝了几碗,便给哄着什么首领都是仙侠,入了沧浪军。没过两个月,领头的还一个没会着,宁公便起了兵,队伍也莫名地就稀稀拉拉散了。他也乐得随遇而安,又给那些募兵文书劝着,投了顺义军。
  实在说起来,冯燕入的还是宁公李轩的中军,也就是当今宁高帝的亲军。主郎将正是当今太子李玄成。嫡系得不能再嫡系。
  可这中军实际却万分比不上李玄观的左军,连李玄方的右军都不如。
  当时,顺义中军拖家带口拖拖拉拉,从章朔郡一路向东往兴安城赶,等右军已打到余安郡,左军更是占了兴安城,这头才刚刚过了临原。更是被各支沧浪流兵给击溃过几回,有次中帐都给端了。
  可以说,整个顺义之战里,所谓天子亲军的战绩就是块豆渣。
  再后来他们总算赶到了兴安,宁朝建元,亲军自然就得坐阵中枢帝都,没法再去丢人现眼了。
  宁高二年,传是沧浪贼首秦薄亲传弟子,薛番大仙率大批信众,一个回马枪窜入幸州,占了通阳郡。
  这才让李玄成看到了一雪前耻的机会,亲领一府之军前往镇压。
  通阳郡是哪?正是冯燕的老家呀!他可不得也急冲冲争着赶去么?
  在那里,这厮又多贪了几杯猫尿,终于惹下杀身大祸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