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别怕我是好人 / 第六十三章 200块的机票250的打车费

第六十三章 200块的机票250的打车费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华夏三都,北有称为帝都的首都,南有花城江城作为经济命脉,各领风骚。
  许是南方城市口岸多,方便经商,总是发展的更好,近年,靠近花城附近的新安也后来居上,成了第四座一线城市。
  不过作为商贸中心的江城,因为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情调,有一股特立独行的韵味。
  即使江水两岸的码头已经被林立高楼取代,城中一块块老式里弄已经从明清时期的建筑被夷为平地,重建为一栋栋的商业大楼,江城的方言仍然有特有的吴侬软语之韵。
  平安下了飞机,从机场一路打车去了康乃馨福利院,一路看着车水马龙的街景,一边感慨大城市就是不一样。
  “比起安城强了不知道多少。”他在高架上,看着隔壁车里玛莎拉蒂上坐着的一个尖下巴妹子从副驾驶上坐起身擦嘴,然后小鸟依人靠在了驾驶座上那人的肩膀上——开车的胖子起码有这妹子三倍重量,怕是日日夜夜泰山压顶也未见伊人憔悴,平安不由得感慨这江城的民风着实比起安城彪悍了太多。
  安城的女孩,就是少穿两件衣服,也是要被人说的,江城满大街的姑娘才四月不到,已经大长腿满街都是了。
  可能你现在看到的姑娘还穿着毛呢大衣真皮长靴,下一秒就能看见穿着凉鞋丝袜超短裙了。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看充满新鲜感的平安,忍不住心里暗笑。
  一路红灯带绕圈,到了康乃馨福利院的时候,平安就知道为什么司机笑得那么灿烂了——
  “师傅!车费是我看错了吗?!249!我特价机票过来才200块钱,的士咋比机票都贵?”
  “小伙子,我们江城起步价就14,我这个车是一零年特质的博览会专用车,起步价18,你跑这么远,是这个钱的。你看,除了我别人都不一定愿意来的。”司机说着,接过了平安递过来的三张人民币。
  两红一绿,二百五十元整。
  “不用找了。”平安很洒脱地挥了挥手,下车关了车门。
  司机一脸热络,“小伙子,你这边是郊区,回市区可能没什么车子,要不我在这儿一带转转吧,万一你要回去,可以乘我的车。”
  平安寻思着刚刚来的路上看到了一班到附近地铁站的大巴,怎么也能比出租车便宜点,当即拒绝了时间“好意”。
  看着司机一脸失望绝尘而去,平安这才想起来肉疼刚刚的二百五。
  康乃馨福利院的大门锈迹斑斑,白漆显然很久没有刷新过了,爬满蔓藤、爬山虎等植物的围墙看着也是饱经风雨的模样。
  平安深深怀疑这栋房子从建成至今都没有翻修过,倒是可惜了里面中西结合的巴洛克式建筑加明清时期的钟楼,主楼的圆顶就跟长了一层毛的哈密瓜一样,又绿、又……毛茸茸的。
  已经失效的电铃按了大概五下,终于发出了沙哑的响声,应声的是一个非常苍老的老年人。
  “你找哪位?”
  平安说明来意,那个苍老的声音顿了顿,道,“请您稍等几分钟。”
  过了大概三分钟左右,一个佝偻着腰背的老年人从中走出。
  老人头发花白,走起路来颤颤巍巍,手里一根拐杖看来不是很好用,整个人摇摇欲坠,随时能摔一跤的样子。
  平安看不下去,索性抓着大门,一个翻身从门口翻了进去。
  老人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小安子?”
  平安正要跳到地上,没想到老人这么称呼自己,一晃神,从门上摔倒了地上。
  刚下过雨的土地略湿滑,嘴里还有一股雨后的泥泞和杂草的芬芳。
  “呸……”平安起身吐着满口的泥巴,幽怨地望着眼前的老人,“您认识我?”
  “我也不知道,那都是多少年前了,不过我这儿的孩子都皮,就属小安子最爱爬高,跟猫似的,爬树、爬山、爬铁门。看你那个下巴我就觉得像那个孩子。”
  平安挠挠头,“您是康乃馨的院长?”
  “是,我姓邓,叫国平。你叫我老邓就行。”邓国平一边看了看平安一边请他入内,“进来吧,给你找件干净衣服。二楼有个洗澡间,还有几个莲蓬头能用。”
  莲蓬头,即是当地对于洗澡的花洒的称呼。
  平安走进浴室,这是一间公共澡堂,只有两盏昏黄的灯。水龙头依次开了一遍,开了十几个花洒,还真的就只有一两个能用的。
  水忽冷忽热,不过总算洗干净一身泥土味。
  平安看着十几个洗澡的空位,忽然想到了某个捡肥皂的笑话,联想到这福利院曾经应该有不少孩子,于是忍不住嘿嘿嘿笑出了声。
  出了浴室,邓国平已经取了干净的老头衫和四角裤来,“不嫌弃我老头子穿的衣服,就拿这个先换上,你的衣服我拿去给你洗了,过两个小时就能烘干。”
  平安点头谢过,穿上邓国平的衣服跟着老头在附近转悠。
  “这里以前孩子很多的,不过,从十年前开始,就没什么人送孩子来了。”邓国平带这平安四处逛着,他走路很慢,基本上平安转完一整层楼,他也就走出几步路而已。
  相较之下,邓国平像是被放了慢动作的带子,平安则像是一个上蹿下跳的猴子,而且是一只会说人话的猴子。
  “为什么没人送孩子来了?邓老?”
  邓国平脸上露出一丝沉郁来,低着头望着窗外的景色。
  “十年前,闹出过一件事情,有个12岁孩子是家中意外父母双亡送进来的,当时市里领导很关心这档子事儿,结果后来,那孩子……在我这儿留了遗书跳楼自杀了。就在你现在站的这个位置,一头栽下去了,头着地,当场就走了。”
  平安一阵沉默。
  大部分跳楼的人,都是在最后关头会后悔,所以是90%跳楼而死的人,都伤在手部肘部和腿骨,因为最后一刻他们都采取了撑地的姿势——想活下去。
  头着地,说明抱着必死的决心,根本没想着活下去。
  “邓老,他遗书里说什么了?”
  一个孩子,能有多大的决心,非死不可呢?
  邓国平的眉毛皱的更紧了些,“他说,想下辈子重新做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