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奇门遁甲之孔明扇 / 第一章 冬河死猪

第一章 冬河死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术数著作,也是奇门遁甲、太乙神数、大六壬三大易学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其本质是一门高等的天文学、物理学、环境学、医学。揭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的诸多影响,分为数理奇门和法术奇门。在古代中国它被称为帝王之学,其中奥秘是极端守秘的,不得泄露于外人,如果被一般人盗用,一经发现立即斩首勿论,所以它可以说是秘传中的秘传。因此,它被深深地埋没在历史的渊底,由于它的传播具有特殊性,至今了解它的人非常之少,更加难以窥其真正的奥秘。
  相传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通天文,晓地理,深知阴阳五行,擅用兵法谋略,更加精通奇门遁甲,成功帮助刘备创立蜀国,并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成就。孔明一生智慧过人,跟随刘备出山后,无论坐帐军中还是两军对垒时,无论草船借箭,或是空城计的生死存亡之际,还是最后六出祁山的峥嵘岁月里,他总是轻摇手中的羽毛扇,胸有成竹波澜不惊,并总能出奇制胜,令敌军闻风丧胆。孔明的奇门遁甲之术从何学来?这把从不离手的羽毛扇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据传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是一位非常聪明、才华出众的姑娘,但是其相貌异常丑陋,故称为“阿丑”。阿丑不仅文采飞扬,而且武艺超群,她曾不惧千辛万苦,寻访各处名师,习得一身本领。当她艺成下山时,有位老师傅赠送她一把由一百零八根羽毛制成的羽毛扇,扇上书写“明”、“亮”二字。并告知扇中还隐藏着上古绝学奇门遁甲的秘法,攻城略地的兵法及治国安邦的良策。并嘱咐她如遇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
  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事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二人喜结良缘当晚,阿丑对诸葛亮说:“先生曾和家父畅谈国家大事,我就在旁边仔细观察,发现当你讲到曹操和孙权的时候,便面露难色眉头紧闭,这就表明你忧心于中。我将随我多年的这把羽扇赠送于你,一是用来遮面,大丈夫做大事要沉得住气,喜怒不形于色,绝不能让人洞察到你的心思,而影响事情的成败。二是将扇子中的秘籍和兵法传于你,助你成就大业”。所以孔明对这把羽毛扇加倍珍爱,形影不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诸葛亮在五丈原预知自己寿数将尽,便用羽毛扇中的秘法拼命一试,设七星灯法阵续命,后不幸被魏延撞翻灯坛,破掉法阵导致续命失败。此时的孔明壮志未酬深感绝望,一口鲜血喷到羽毛扇上,扇中的羽毛竟突然散开并合成圆环状,并在扇面隐约呈现出“八千女鬼”四个大字,孔明顿悟一生杀戮太重,再不可逆天而为,天下不久也将合而为一,这四个字合在一起不正是魏蜀吴三国中的“魏”字吗,既然一切已然注定,孔明也无力回天,抱憾而去。自星落五丈原,那把与孔明形影不离的羽毛扇和奇门遁甲之术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时间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历史的画面又时刻浮现。转瞬间又到了寒冬腊月,兵荒马乱盗贼横行,年关将至,这种灾荒之年能够活下来已实属不易,如能填饱肚子就更算是万幸了。
  “小二林,小二林,快到爷爷这儿来。”苍老而粗犷的声音中充满着兴奋。砰!砰!砰!,老汉身穿满身是孔的羊皮袄,腰间扎着小麻绳,盘腿坐在土炕的中央,左手用力拿着榆木疙瘩雕刻出的老烟斗磕着身前的桌角,右手小心翼翼的翻着桌上褶褶巴巴即将散页的宣纸老黄书。“一定在这里,这回应该能过个好年了”老汉喃喃自语,用手捋了捋下巴上弯弯曲曲的白胡子,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咣当!!!一声巨响,声音刚落,一个满身是土的小男孩,手里挥舞着木棍子敲打着头上扣着的一顶生了锈又漏了洞的铁盆,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老汉名为林光耀,八十有三,人称老林头,大庙镇人。相传这里曾有座寺庙,由于年代久远,人们已经记不清它的名字,所以都叫它大庙。大庙建于元朝,当时僧侣众多,香火很旺,镇上的百姓也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后来这里发生战乱,大庙多次被劫匪洗劫,遭受重创,荒废多年。不久镇上瘟疫横行,天气无常,庄稼也颗粒无收,在这个小镇上生活的人也少了许多。老林头在小镇中颇有威望,不论谁家成亲生娃选日子,还是镇子里有人生个病,或是丢失了什么东西,他都能热心帮忙,轻轻掐掐手指,翻翻老黄书,嘴里叽里咕噜的念叨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就能帮人解决问题,所以人缘很好。而跑进来的这个小男孩正是老林头的孙子林晓麟,年约十四、五岁,因在家中孩子里排行老二,所以都叫他小二林。“爷爷,我来喽!”小男孩一边托着头上的铁盆,一边大声应到。老林头儿皱着眉苦笑着,起身拍了拍小二林身上的土,自己挎上打着补丁的青色大布袋子,拄着拐杖,让小二林带上绳子和家里仅有的一把小弯刀,爷孙二人一步一步朝着小镇北面的大河走去。
  寒冬的河水早已结成厚厚的冰,而眼前的这条河又叫做冬河,远远的透着寒气。冬河的河水来自镇北上游冬冥山上的常年积雪。镇上的老人常说,在很久以前不晓得是哪个朝代,这里曾有两方大军在此山中进行过生死决战,不巧天降大雪狂风大作,气温骤降,所有的道路都被雪封住,两方军队的所有人也都困死山中,被雪掩埋。近些年,偶尔有人上山采野果还会常遇到散落的白骨,让人毛骨悚然。常年的积雪覆盖在无数的孤魂白骨之上,仿佛成了冥界之山,冬冥山也正是得名于此。
  二人走了十几里路,到了河边,小二林快步跑到河上的冰面,开始嬉笑调皮的滑起冰来。老林头则从身上的青色布袋子掏出了一个紫红色的圆形小木塔,咔!咔!咔!的拧起来,小木塔分上中下三层,每一层都布满了小字。塔的三层拧过后分别开始自动旋转,旋转几次后老林头叫小二林到身边来,双手拿着木塔,问道:
  “爷爷考考你,平常教你找吃的本领记住了没有?”
  小二林笑嘻嘻的说道:“爷爷考吧”。
  “景门之后是什么”?
  “是死门”!
  “乾位的方向在哪里”?
  “西北方”。
  “那河边又是什么符号”?
  “天蓬或壬水,这也太容易啦”,小二林得意的说到。
  老林头面带微笑,心想这些已经难不倒这个小兔崽子了,问点复杂的吧。
  “如果天蓬星,死门,在乾宫,辛加戊,又临九天,这又能看出个啥?”
  小二林眨眨眼,皱着眉,说道:
  “在镇子西北方的河边有个什么东西死掉了,至于是什么,那就不知道了,还是爷爷告诉我吧”
  老林头告诉他这些所有的符号都是源自木塔上的提示,前半部分小二林都说对了,后半部分应该是“咳!咳!咳!,是一头死猪!因为在乾位,戊土落墓,地支亥就在此处,所以一定是一头死猪而且还是头大肥猪!”。
  “哇!那又有猪肉吃啦!”小二林高兴的跳了起来。
  爷孙二人沿着河边朝着镇子的西北方向又走了十几里路,果然在下游的洼地处发现一头冻死在河边的大野猪,脑袋和半侧身子已经冻在河里。幸好是寒冬腊月,除了内脏已经腐烂外,猪身其余部位还是冰冻完好的。这头大野猪的分量足够几家人吃上一阵子的,老林头让小二林跑回去叫来邻居中的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花费好顿功夫,才把大野猪的内脏剔除干净,剩下的猪肉切成小块带回家分给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分到猪肉的所有人都对老林头钦佩不已,小二林也顺理成章的成了邻里间的孩子王。祖孙二人找到死猪的消息也被传的神乎其神,很快整个小镇就人尽皆知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