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神探狄仁杰之魂行武朝 / 第二百五十八章什么,是他!

第二百五十八章什么,是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文清:“是,据犯官所知天鹰教起源于唐门。”狄仁杰疑惑道:“唐门?”文清:“正是。”
  狄仁杰:“这个唐门又是个什么组织?”文清:“回阁老大唐立国之初隐太子与时为秦王的太宗皇帝不和,隐太子恐惧秦王府的强大,建议高祖皇帝将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严令不得相间。
  当时秦王府文武多被免官外放,府中只剩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恭和张公谨等几人。这一点阁老应该不会陌生吧?”
  狄仁杰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确有其事。难道唐门还和隐太子李建成有关?”
  文清道:“正是,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清晨,当时在长安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还没等文清说完,曾泰便急忙从狄仁杰身后窜出来瞪着一双眼睛说道:“玄武门事变?”
  狄仁杰用手缕缕胡子佯装镇定,可他那微微颤抖的肥手却显示出此时狄仁杰的内心深处并不平静。他隐隐感觉到自己又发现了一个神秘组织,而且这个神秘组织很有可能与李唐宗室有关。因此他不得不对此事慎重。
  曾泰道:“恩师,据学生所知当年隐太子与齐王在玄武门设伏意图杀害太宗皇帝,结果没想到隐太子居然被太宗皇帝给一箭射死了而且齐王李元吉也被杀。
  东宫和齐王府的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将领随后带领二千兵马猛攻玄武门,将玄武门守将敬君弘、吕世衡等斩杀。
  薛万彻鼓动士兵去攻打秦王府,秦王府诸人大惊失色,于是割下李建成与李元吉的人头示众,使东宫兵马失去斗志,在这场政变中,隐太子李建成的五个儿子也全部被杀。”
  狄仁杰听完曾泰的话后也频频点头于是对文清说道:“将你知道的关于唐门和天鹰教的事情仔细给本阁说一遍,说不定还可以将功赎罪。如若胆敢欺瞒本阁定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文清扑通一声跪下道:“阁老,犯官也是被逼无奈啊!只是在犯官在天鹰教中只是一个小人物,知道的也不多。”
  狄仁杰:“无妨,你只需将你知道的说出来就行了。”文清:“是,唐门据说乃是玄武门之变后隐太子麾下死士仓促之下效仿赵氏孤儿以李代桃僵之计用一名侍卫的儿子代替了与其年纪相仿的隐太子最小的儿子年仅六岁的巨鹿郡王李承义。而李承义就是后来开创出唐门的第一任门主。”
  亲耳从文清口中听到如此惊天秘闻曾泰更是张大嘴巴一对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无论是谁都感到不可思议,就连狄仁杰也不例外。
  狄仁杰:“想不到唐门居然是隐太子一脉所开创的,唐门的宗旨是什么?难道是想夺回皇位吗?”
  文清:“那倒没有,当年玄武门事变发生时李承义已经记事了。后来在忠心侍卫的保护下隐姓埋名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之后太宗皇帝登基,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尊号“天可汗”。他也知道想要夺回皇位根本就没有希望了。”
  狄仁杰:“既然他放弃了夺回皇位,那又为什么要创立唐门呢?”文清:“虽然对于夺回皇位已经不抱希望了,但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在李承义十五岁那年改名唐绝创立唐门。
  因为大唐的第一任太子乃是唐绝的父亲,后来死在了太宗皇帝手中。所以唐门目的就是报复太宗一脉尤其是太子,不论是李承乾、李弘、李贤还是李重润这些太子被废被杀的背后都少不了唐门的影子。他们的目的就是报复太宗皇帝的子孙,只要大唐存在一天,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让太宗皇帝的子孙兄弟阋墙,自相残杀。”
  曾泰:“唐门不过是一个落魄皇孙所创,他们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文清:“曾大人不了解唐门,所以对此有怀疑很正常。如果曾大人知道了唐门的势力后就不会这么说了。别的不说,单单是太宗皇帝的儿子们,他们大多可都没有善终啊!”
  听到这,即便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狄仁杰也感到不寒而栗。他想到了大唐立国以来似乎每一个被立为太子的皇子似乎都不得善终。
  而且太宗皇帝的子嗣一代雄主李世民有14个儿子,但他们也大多未得善终。
  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偣;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长子李承乾被立为皇太子,但后来因为不讨太宗喜欢而担心被废,于是发动谋反,结果失败,被流放至黔州,不久后就离世。
  二子楚王李宽,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国除。
  三子吴王李恪,最有能力也最有声望,李承乾被俘废后,唐太宗想立他为太子,却被长孙无忌阻拦。李世民离世后,长孙无忌借口“房遗爱谋反案”杀李恪,李恪就此冤死。
  四子魏王李泰,善于工于心计,为了和李承乾争夺太子之位而各树朋党,太子李承乾被流放后,李泰也被“幽闭”起来,后改封泰为顺阳王,迁居均州的郧乡县。贞观二十一年,进封濮王。高宗永徽三年,薨于郧乡,年三十有五死时35岁。
  五子李偣,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也听不进去,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六子李?郑……
  七子李恽,喜于纵情享乐,使州县不堪其劳。唐高宗上元元年,有人诬告李恽谋反,惶惧自杀。
  八子李贞,也就是李规的父亲后来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九子李治,李承乾被废后被立为太子,后来成为唐高宗。
  十子李慎,越王李贞劝其反武,他不肯“同谋”,可还是被武则天所杀。
  十一子李嚣,贞观五年封江王,六年薨,谥曰殇。
  十二子李简,贞观五年封代王,其年薨,无后,国除。
  倒是十三子李福,得善终。
  十四子李明,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贬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杀。
  想想当年太宗皇帝杀兄弑弟软禁父亲结果自己的子孙却……闭上眼睛思索一阵然后狄仁杰问道:“天鹰教有多少人,他们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文清:“天鹰教一共有三百六十五个分坛,一年也正好有三百六十五天。天鹰教的分坛,就是以日期来作秘密代号的。
  天鹰教下分「十二堂」,分别以月为代号:「正月」负责目标;「二月」负责渗透;「三月」负责传递消息;「四月」负责财源,「五月」负责刑罚;「六月」负责训练;「七月」负责策划;「八、九、十月」负责行动;「十一月」负责肃清叛逆;「十二月」负责暗杀。每堂下分三舵;每三个堂又以「春、夏、秋、冬」为序组成「管」。如此天鹰教的组织结构为教主,往下依次为管主、堂主、舵主、坛主,每个坛主分管数百或上千人不等。
  狄仁杰心下骇然道:“如此天鹰教岂不是有上百万人之巨!”文清虽然如此,但事实上天鹰教中大多为普通人,男女老少都有。而且明面上他们都有着正当的身份。
  狄仁杰:“如果本阁所料不错的话,你在天鹰教中也应该是一个坛主吧,而且还是四月份的。”
  文清:“额老所言不错,犯官正是四月初七的坛主主要负责为天鹰教开拓财源。”
  狄仁杰:“你们的组织为什么要把唐门改为天鹰教的?”文清:“回阁老,当初唐门为了报复太宗一系在当今陛下上位的过程中出了大力。而他们的付出也的确得到了回报,今上大权在握后便大肆屠戮李姓宗室。
  但是唐门虽然帮助陛下上位但那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当今陛下并不清楚。后来女皇登基改国号大周,为了避免麻烦而且原司天监监正袁天罡带了帮太宗一系的李唐宗室以及其他流人之后组建了个叫蛇灵的组织所以当时的门决定改唐门为天鹰教门主也改为教主。
  鹰同殷,因隐太子曾被封为殷王而且苍鹰食蛇所以现在组织内部都称天鹰教而唐门两个字已经很少被提及了。”
  狄仁杰:“原来是这样,那你又是怎么加入天鹰教的?”文清:“是犯官的一个同窗好友介绍的,直到加入之后犯官才知道自己上了贼船。”
  狄仁杰:“你还知道自己上了贼船。你的这个同窗好友是谁啊?”文清:“他叫许世德,曾在东宫崇文馆任校书郎一职……”
  狄仁杰:“什么!是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