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傲意凌云 / 第九章 验传与秦半两

第九章 验传与秦半两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关勾县城,在山海郡内,只能算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城池。
  尽管如此,对于附近十里八乡的人来说,关勾县城依旧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在老家的话,他们一辈子就只能种地,或者等官老爷一纸文书将他们强征从军或去当民夫。毫无希望的日子,从他们出生起,就一眼可以望到头。而在关勾县城的话,尽管这里的人儿个个不凡,住的比他们的土房好上不知多少倍,他们就算种一辈子地,也买不起城里的一户房子。可是,只要人到了县城,那就有数不尽的机遇。
  若是能在城里找到谋生的活计,那回到村儿里去,可是能吹上三天三夜的大事儿!若是能给哪个大户人家当上狗腿子,那回到村儿里,可就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了。毕竟,能给城里的大人当狗腿子,那在城里也能算是半个叱咤风云的弄潮儿了。
  土石堆砌而成的,十多米高的城墙下,有着行人来来往往。
  大多都是穿着破烂麻制衣服的乡民,到城里来卖些土产。不过,能到城里卖的东西,在乡村里,也算是值钱的物什了。偶尔有些穿着得体麻衣的人,这部分人,大多是在城里有了固定的活计,或是在乡村里有地位的人物,身份自然就比那些乡民高上一截,不用经过城门黑甲卫兵的盘查,就能光明正大地走入城门。
  这些盘查,也是为了避免流民混入城里而已。能穿得起正常衣服的人,自然不是流民。
  “架!”
  有身穿白衣,身骑枣红马的中年俊男,从远处横冲而来。面对行人不躲不闪,面对疾奔枣马能否避免被撞伤,全凭人自觉躲闪的及时与否。
  能穿着非麻制衣服的人,基本都是城里有名有姓的人物。布衣,是许多人一辈子都舍不得买的奢侈品!更别说他那胯下的枣红马了,光是那匹枣红马的精细吃食,就是很多乡民承受不起的巨额负担。
  在封建集权的社会里,阶级划分的更加明显。每上一个阶级,所过的生活,都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这也比公元前一两千年的夏商周好得多。那时候,还是奴隶分封制社会,奴隶没有尊严、没有人权,像牲口一样被买卖,主人一个不高兴,一剑把奴隶杀死也是合理合法的。在商朝,更是有着食人血肉的野蛮兽行。
  尽管每一个时期,人们都有着不同的烦恼。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分阶级,都会得到提高。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民的权益与独立人格,都会慢慢得到保障。总的来说,人类社会的文明与生产,总是在不断向上进化。
  穿越到此的杨童禧,经过了一个多星期风餐露宿,靠采摘山间野果,与捕猎野兔等小动物过活,总算是来到了关勾县城。
  这时的他,比一周前更显破落。身上麻衣破洞更多了,脸上净是汗水与泥土混合起来的污渍,头发也是乱蓬蓬的一遭。比起野人来,也好不到哪儿去了。
  就算是在排队等待黑甲卫兵盘查的乡民中,他也算是最“鹤立鸡群”的一个了。
  他羡慕地看着白衣男骑马远去,心里暗自下定决心:“总有一天,我也要骑上高头大马,风风光光地回杨童村。让那些狗人看人低、自私自利的家伙看看,他们口中不成器的小儿子,也是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的!”
  “发什么呆啊!快报上名来,姓甚名谁、何方人士?”轮到杨童禧时,黑甲卫兵明显嫌弃地皱眉捂起了鼻子。
  “杨童禧,易信乡、清梦里、杨童村人士。”
  “可有验传?”
  “有验无传。”杨童禧在怀里摸了摸,将巴掌宽的杨木牌递给了黑甲卫兵。
  验是秦朝代表着身份证的东西,杨童禧的验上,用小篆铭刻着:“山海郡、关勾县、清梦里、易信乡、杨童村人。名杨童禧,家中第三子,是士伍,高七尺。”
  士伍,是秦朝平民的称谓。若获得了爵位的话,验上的“士伍”二字,就会变成相应的爵位。
  “无传,来城里作甚?”黑甲卫兵盘问。
  传,则是相当于秦朝的介绍信。一般来说,秦朝的平民,都得在家好好务农或者从军入伍当民夫,若要去什么地方的话,还得给籍贯地的里长乡长写个证明,这便是传的作用。
  杨童禧说:“小民偶得一奇石,想来城里寻个懂整的人帮忙看看,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值得几个半两。”
  半两,即是秦朝的货币。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形状不一,有着赵国铲币、魏国环钱、齐国刀币等等。秦始皇嬴政统一华夏后,便书同文车同轨,连货币也在战国秦半两的基础上改进,制成了圆形方孔的新秦半两,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通,是秦朝除了黄金白银之外,最具流通性的货币。
  只是进城而已,杨童禧也算是关勾县的乡下人,不算流民,所以黑甲卫兵便放杨童禧进城了。
  杨童禧进城后,扛着用杂草包起来的蓝紫夜光石,在路上询问了几个路人后,终于问到当铺的位置。走了小半个时辰,来到了当铺,将蓝紫夜光石交给当铺的人鉴定。
  “质地普通的夜光石,好在块儿大完整。不过,上面这巴掌印是怎么回事?”负责鉴定的人,是一个穿着褐色布衣的清癯老者。
  “不知道,也许是上古的某位大能所拍?”
  “真是奇异,世间居然还有能在石头上拍出个掌印的奇人!”清癯老者笑着说:“若只是完整夜光石的话,价值不高。但这块夜光石上,有神奇掌印,说不定会有大人喜欢收藏。”
  杨童禧直言道:“不知能卖得几钱?”
  “我愿出两百钱购买这块掌印奇石。”
  “成交!”杨童禧大喜。
  在秦朝,一头牛的价值,也不过才两百到两百五十钱而已。秦朝的牛,可不像21世纪仅仅只有吃的价值。
  在秦朝,一头牛对普通人家来说,可是梦寐以求的财富。耕地、磨面等等人力难以胜任的重体力活,大多都是靠驴和牛来做,若能有一头牛的话,在村里也能算是有钱人家了,能替人省去不少劳动力。一头牛对秦朝人来说,大抵就相当于21世纪包工头的两个农民工了!而且还是只用喂它吃草,不用给工钱的那种!
  也就是说,杨童禧把这块石头一卖出去,立马就变成杨童村数一数二的小富翁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