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女盗男猖 / 第三章大三线

第三章大三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昨天穿的衣服全都被卢宁洗了,包括卢宁的衣服也吐的一塌糊涂,风行天找出一身干净的土黄色军装换上。
  这个时代服装色彩很单调,男人服饰主要有黄、兰、灰色彩为主,如果不用利器割破,正常穿戴一身咔叽布外套能穿一辈子,质量那是杠杠的。
  女人或许穿花衣服,但是,土得掉渣。
  走在城市大街上想看风景的话,那将是非常失望,这个时代人的外表与内心基本保持一致,单调而纯真,当然,这维持不了多久,甚至已经发生变化。
  看看自己这一身军装,风行天不由得触景生情,内心一阵酸楚。
  这段历史也就知道大概,现在身临其境,再加上前身的记忆,由不得风行天感慨,作为国家的长子,这代人真的不容易,甚至说伟大!
  奉献啊,这个词句对风行天来说是陌生的,很难接受,他习惯了唯利是图,凡事讲究回报,甚至斤斤计较。比如来之前的升职,那是风行天与老板摊牌的结果,不升职老子不干了,下家都物色好了。木有办法,那个时代老实人吃大亏,你不计较没有人领情,让老板认识到你的价值,而后就必须谈谈条件给自己争取一个好的待遇。
  在这个时代不能这样干,风行天若跟领导讨价还价以后就不用混了,谁都知道你觉悟低,思想落后,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讲奉献那是另类。
  大环境如此,尤其是军工企业,风行天一阵无语,我怎样在这个时代生存,格格不入啊!
  但是,现实无法改变,他已经是大三线的一员。
  三线建设贯穿于64年到80年,历时十六年,跨越十三省,总投资两千亿多,占全国基本建设百分之四十,四百万热血男儿前赴后继,以极大的热情奉献青春建造起一千多所大中小企业,这鉴于国际环境急剧恶劣下所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
  建国初,太祖坚持要收回旅顺港以及连接西伯利亚的东北铁路,老毛子不想放弃,便让阿鑫他爹主动向南发起战争,美国必然出兵干预,这时候毛子把驻联合国所有办事机构撤回国内,特意避开实施否决票,让美国主导安理会。
  算盘打得真好啊,东亚战争进入东北,毛子便以保护自身铁路和港口为理由出兵东北,从此之后,就可以赖在这里不必走了。
  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是太祖。
  60年与北方大国关系破裂,毛子在北方边境陈兵百万;62年,阿三挑起事端,在两个超级大国的挑唆和支持下,爆发战争;64年,世界第一、二超级大国正在研究摧毁还在幼稚期的核基地,太平洋舰队在海峡耀武扬威。
  面对战争威胁,太祖断然决定终止“抓吃穿用”的三五计划,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由此展开。
  是啊,比起民族危亡,吃好穿好就不那么太迫切了。
  不是我们不努力,这个民族命运多舛。
  立国是建立在历史上最烂王朝破灭之后、再经历半个世纪战争摧残、一个真正的农业国基础上,这个国土上还能剩下点什么?
  建国三十年,从无到有,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迈进,经济几乎都是两位数增长,不可谓不快!
  那又怎样,整个工业百分之七十分布于沿海和东北,从军事经济学角度看,工业布局非常脆弱!
  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是太祖的信条,战略上讲,这是一场伟大的战略布局。
  看着风行天还在发呆,卢宁催促道:“别磨磨唧唧的,时间不早了赶紧洗洗刷刷走人,今天可是全体大会,听说还有基地领导参加。”
  整理一下衣服,风行天问:“确定了吗?747电子厂真要裁撤啊......”
  “千真万确,裁撤已经是铁板钉钉子的事了。整个基地就属咱家这个厂子规模小,停产也有很长时间了,不裁撤咱能裁撤谁?毕竟这是整个大三线行动。”
  卢宁的表情有些暗淡,下一步何去何从心里真的没有底。
  卢宁说的没错,84年三线办公室成立,并确定第一批调整121家单位,其中,关停九家单位,迁建和部分迁建49个单位,迁并48家单位,全部转产15家。
  而747厂原本是一个远离厂区的车间,后来独立成为一家工厂,因为规模太小,在整个基地中真的很不待见人,不被撤销那才是怪事。
  “哎,是我连累了你,要不然留在大城市哪能碰上这种倒霉的事啊......”
  风行天叹息一声,他知道卢宁是怎么来的,前身追着女孩子来怎么说也有点道理,卢宁这家伙完全受自己前身影响,跟着自己来到山区。
  “说什么连累,谁心里没有理想?你又不是不了解我,性格太懦弱,总感觉跟在你背后踏实,虽说遇到了挫折,当初谁也想不到今天的事情。咱们都年轻,你看看那些老同志,一大家子都在厂子里,那才要人命!”
  鲁宁心里压根就没有一点怨言,完全出乎风行天意料,撸撸,你丫的真的很纯,纯的像一杯清水。
  有一点卢宁说的很对,当初创业的一代人,其后代长大了,就地安排在厂子里工作,可以说工厂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两代汉子都在这家工厂,厂子没有了一家人吃什么?
  风行天与卢宁往外走,问道:“工厂裁撤,职工有没有怨言?”
  卢宁摇摇头,说:“虽说大家心情都很沉重,但到现在为止,至少老爷们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牢骚,也相信组织上会妥善安排,但是,家属就难说了,一些婆娘已经开始闹腾起来,许多人家吵吵闹闹,这段时间日子不好过啊。”
  “是啊,一家两代人都在这家工厂,一下子断了生活来源,婆娘们考虑的可都是油盐柴米,一大家子吃饭问题,讲奉献,服从组织,爱面子,那些都是老爷们的事,裁撤不是一件容易解决的事情。”
  风行天没有告诉卢宁这才是开始,国家转型时期,要发展经济压缩军工建设已经是必然,军事装备生产任务少了,一些军工企业必然需要调整。
  这也许仅仅是前奏,就全国来说,87年实行劳动合同制改革,其实已经意味着分流开始了,到了93年大规模职工离职拉来开了序幕。资料显示93年裁撤大概有三百万,94年累计三百六十万,95年五百六十四万,96年累计八百一十五人,97年累计......到二十一世纪01年累计二千八百一十一万人......
  记得当时主流观点是企业思想僵化,管理不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等不一而足,其实不奇怪,太祖不在了,精神号召力在弱化,人类史无前例也没有多长时间,丢掉椅子,他们又迅速杀了回马枪,总之,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成因很复杂。
  史无前例啊,其实是空前绝后。
  历史的发展走向大致不会改变,风行天知道747电子厂关闭差不多是铁板钉钉子的事了,自己也该早做打算。
  工厂裁撤之后自己干点什么,调到其他单位似乎没多大意思,最后还的分流,想想啊,这个时代干什么挣钱?
  当年自己是八零后不差,八五年好像才五岁吧,根本不记事,成年了才了解一些大概。这个时间点好像可以去南方倒卖电子产品,比如弄一点电子表之类的倒卖到内地,先挖第一桶金再说,这主意不错。
  厂区的人流都向着大礼堂汇聚,有熟悉的工人看到风行天便开玩笑:“呵呵,风工,听说昨晚喝醉了?”
  尼玛,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