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秦汉逍遥王 / 第257章 兵不血刃

第257章 兵不血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沿江西进的楚军,在项梁带领之下,一路西行拿下了江乘,丹阳,金陵,鸠兹,直达彭蠡泽(鄱阳湖)并收编了英布,然后渡过长江,又攻下了衡山郡的邾县,并继续向北进军,至巢湖一带集结整军,筹集粮草。
  这便是其他义军与韩国军队不同之处,韩国军队有坚实的大后方广陵。可以源源不断供给前线粮草军需,而其他军队,边打边筹集粮草。如果打了大的郡县不停下来筹集粮草,就没办法继续再打了。
  “叔父!”
  项羽大步走进项梁在巢湖边设的中军大帐,直接问道:“我闻韩军已迅速席卷了广陵西北数城,我们为何迟迟不进兵北上?”
  项梁放下手中的竹简:“羽儿呀,我们从吴中起兵,一路北上,也破城占地十几处了,但是我们眼下仅征招士卒不过三、四万。
  如果再急进,势必造成内虚之弊,而且兵马增多后,咱们的粮草供应不上,需要休整抹粮,捕鱼晒干充作军需,所以,我才命大军集结于巢湖之滨,乃是巩固充实之意。战之道,疾如箭失,缓如洇土,当进则进,当缓则缓急不得。”
  “叔父之意,侄儿明白,不过,这韩军自广陵举兵以来,韩旗所向,无不披靡。侄儿担心到时他们可不仅是复韩,甚至连楚地,魏地都要占了。”项羽有些不愤。
  项梁笑了笑:“天下未定,谁占都是暂时的,我们打下了十几座城池,能分兵去占着吗?还不只是取些财物粮草就放弃了。他韩军现在占了又若何?战之道,岂是一城一地之得失?
  那陈胜小儿狂傲嚣张,才下数城便自封张楚王,衣食华美,不与众乐,其下必反之,不会久矣。
  什么齐王,魏王,更是只为一己之私,当不得英雄。吾军之所以在巢湖安营扎寨,只为一大贤矣。”
  “莫非是叔父曾说过的范增?”
  “然也。”
  项梁说道:“战事者,有战有事,战者,你我叔侄无惧矣,然事之道,依小事,见大事,据微推著,放眼全局,整军备马,乃战前料事;
  占大义,取大仁,安抚百姓,稳固地方,此乃战后平事;经天纬地,善运筹,握大局,谋发展,此乃执天下事,这些方面皆你我之短,故,必请贤德以助之,方可成就大事啊。”
  项羽想了想说道:“侄儿却以为,战之道,将以智勇,卒无惧死而已,如今,叔父为一贤德而误我军之功,惜乎?”
  项梁笑道:“岂不闻,磨刀不误砍柴功耶?我军在此集结休整,非是徘徊,而是积攒实力。
  而且,据探哨回报,那韩军自起于广陵,后辗转东阳,盱台,东城,直至寿春,虽所下之城不及我楚军多,但其攻城之速,闻所未闻,进军之疾,世所罕见,难道不值得我军仔细参详?”
  “叔父的意思是您已经派出哨探……韩军将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察于微而知其著。”
  项梁接道:“自上次你们得韩少主之助,侥幸从终南山麓下逃回后,我便派人探查韩国的动向了。如今,他们起得突然,却强得让人侧目,吾心甚忧,所以,已经派出信使,欲与韩联手反秦,而非是与之为敌。”
  “哦?”项羽追问道:“叔父早有预谋?”
  项梁挼了挼胸前的长须说道:“只是得到一些消息,不过却是很混乱,韩成此人,很是矛盾,先是惧死,化名为颜硕,深藏不露。后又不顾成败,派张良于搏浪沙刺秦。
  前者,不察局势,于阳城起兵反秦,遭至大败;后又藏于广陵,隐而不发。纵观此人,有时胆大妄为,暴躁无谋,有时又小心翼翼,如卧水之龟,不动身形,实在叫人看不明白。
  不过,无论韩成怎么作为,他们刺杀秦始皇在陈胜先,举兵在天下豪杰之前,韩国已稳占反秦第一杆大旗之名头,其影响力不可小觑。
  至少,其过往之举,已经让天下人以为,韩国乃天下反秦之先锋。若他们不跳出来,陈胜、吴广当为反秦之首耳。
  如今,他们韩国又再次树起反秦大旗,天下人都必将高看韩国一眼,所以,我们只能与之友,而不能与之敌。”
  “就韩王孙韩成那草包?就算有张良那样稍有些智计的人相助,也成不了什么大事,难道我们要屈身与之结盟?”
  “战必出师有名,至少在这一点上,韩军是出师有名的,我们要与之为敌,天下人将会作何想?”
  项梁接道:“而且,张良此人也非是你所说的稍有智计,韩军每到一处,必助百姓,前有反秦先锋之名,现又有义助百姓之仁举,隐隐已经有王者风范,楚军欲成大事,必先不能与之为敌,需徐徐图之。”
  “那好,既然叔父早有定计,我就不管这些了。”项羽心里虽有些不满,但在项梁面前,还是比较听话的:“我只要有战打就行。”
  “可!”项梁说道:“如今,北地秦嘉于东海郯城一带起兵,刘季在沛县一带起兵,彭越在东阿巨野泽一带起兵。
  如此数股反秦势力掘起于东北之地,秦军为防其坐大,收拾完陈胜后,必最先派兵镇压,疏漏之处必多,我欲让你率军北上,自下相一带往北发起攻击。”
  “下相?那不是老家么,要攻打下相?”项羽问。
  项梁抚须笑道:“正是我等之老家,你我自吴中起兵后,除了攻下的城池,强行纳了一些降兵外,几乎征不到自愿入军之士卒。或许,家乡那片沃土才该是我等发展壮大的最佳之地。
  拿下了下相,下邳,彭城四无遮拦,将唾手可得。我等需要一处大郡之城来休养生息,必是有乡人相助之下相、彭城一带为最佳。”
  “乡人多尚勇,我想招兵应该也会容易得多,好,我们就往北进军。”项羽想了想说道:“可是……韩军挡了我们的去路,打过去么?”
  “不能打,我刚才已经说过了,韩军已连克数城,表明其不是一支好欺负的军队,而且从大义上讲,我们也不能与之为敌,刚才我已说明。
  再有,若猜得不错,韩军肯定用上了韩弩。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弩之利,天下皆服,若非韩国地处四战之力,秦、魏、赵、楚都长期与之发生战争,严重减弱了国力,秦国都惧韩之利弩,所以,我们不能力敌之。
  而且,韩军自广陵起兵,往西北方向攻击,目的已经很明显,是想打回韩国故地阳翟,三川一带,收复韩国故地,以期复国。”
  项梁接着说道:“我们与之在此周旋,若不能速胜,则失去了抢夺下相、彭城一带楚国故地的时机。
  况且,西北方向,韩国故地,现多落入了陈胜之手。韩军若不攻打陈胜则无城无地,若是攻打,则韩军将背负攻打反秦义军的不义之名,被天下人所唾弃,必不长久,我们就不去跟他们趟那一汪混水了。
  如今,北方数股力量突起,疏漏之地,秦军顾不过来之城必多,我们当联合韩军,达成互不进犯之盟约,然后从韩军所占之地迅速往北突进,抢占北方的防守空虚之楚国故地,这才是发展壮大我楚军实力最佳的选择。”
  “也好。”项羽问道:“韩军往西去与陈胜抢城夺地,收复他们韩国的故都,而我们则往东北而上,见机夺城占地,各取所需,只不知信使何时可返?”
  “应该快了,就在这两天,你准备一下,与韩军之盟约一旦达成,你就率兵北进。”
  ====
  寿春城外,已经换上敌军衣服的韩军来到东城门外。那名李班现在已经易容成了邓宗的二弟吴安。
  李班打马来到城下高喊道:“快开城门,我们得胜回城了,还缴获无数粮食物资,当即刻向大哥报喜。”
  城头上探出一人来,黑脸,高举火把往下看了一眼笑道:“二哥,是你么?这么快就得胜回来了,看来那韩军也太草包了啊。”
  “三弟,正是我,物资太多了,车马占道,能不能把南城门也打开,速度快些。”李班学着吴安的口音说道:“你二哥我折腾了这大半夜的,也想早点进城向大哥回报后,韩军之事便算是了结了,可以睡上一大觉了啊。”
  “哈哈!二哥,大哥总说你像个睡不醒的猫,总说自己睡不够,好吧,好吧,我这便让人给你把南门也打开。”
  黑脸大汉亲眼看见是二哥吴安无误,又看到吴安身后无数车辆马匹,自然信以为真,以为韩军都被歼灭,没有半点后顾之忧了。
  李正使了个眼色,黑狼和张彪马上带着人绕道南门而去。
  不多一会,东门,南门先后打开,韩军不急不缓地进了寿春城。突然城中响起一声号角,四下里杀声震天,无数睡得迷迷糊糊的邓宗军士卒,连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就被刀枪架在脖子上,除了投降已别无出路。
  天亮时分,整个寿春城已经被韩军控制。最后的巷战,更是成了手榴弹表演的舞台,在街巷里挤成一堆的邓宗军,只需一颗手榴弹就炸得骂爹喊娘,尸横遍地。
  短短一个时辰,邓宗军就被炸被杀五、六千人,主要军事设施全被韩军占领控制,邓宗和那黑脸三弟也被炸死。城中活下来的一万多士卒,全都选择了投降。
  中午的时候,韩豹带着三千人,押着偷袭张良军营被俘的三万多人回到寿春城,加上城里被打怕了,主动投降的一万多人,这一下子就俘虏将近五万人。
  张良让李正带着黑狼他们迅速将俘虏打散,将那些强行抓来的老弱士卒,还有家中确实没有男丁的,确实不愿参军打战的,都放回了家,还给了每人十钱路费。
  五万兵马,按照张良的遣散原则,一下子就回家了两万人左右。剩下的三万,愿意入军,又年轻力壮的,则被分编进韩军之中,并派出十几名政委接手,进行思想教育,改造这些降兵,让他们成为真正的韩军士兵。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