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秦汉逍遥王 / 第263章 郡府改建

第263章 郡府改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赵郡守言重了。”颜硕说道:“我这两天转了一圈,发一这寿春郡府竟然有四进四侧八进院子,后面还带一个花园,就这么空着实在是可惜了。
  所以,我想将第一进的院子全都打通,改良成为专门的办公大厅。分成几个办公区,比如农业厅,商业厅,卫生厅,工业厅这样专门的办公区,以后百姓来府衙办事,直接就能进来,并且可以方便地找相对应的部门办理事情。”
  “少主,百姓直接就能进来,没个门禁怕会很乱。”赵益说出自己的看法:“而且,这寿春虽然得天独厚,土地丰沃,但民风也颇为强悍,要是放开了……”
  “不会有事的。”颜硕摆了摆手:“这几天我到街上和寿春当地人交流过,寿春民风纯朴,当然,骨子里也有你说的强悍的一面,但那得对是什么人。
  从我了解的来看,寿春人最是知恩图报,这些天我们进驻寿春后,寿春人看到我们真心为了寿春百姓,都非常支持我们。
  有百姓看到我们在西城筑兵营,甚至不要工钱,自愿跑来帮助我们,这说明寿春人虽骨子里很强悍,但也是非分明,是明理顾大局的。”
  “这倒也是。”赵益想了想说道:“昨晚我仲父还找我说过,他活了快七十岁了,从来都没有见过韩国这样的军队,还让我好好帮助少主。如今,这寿春城里城外,百姓无不对韩军心存感激的。”
  “那就对是了嘛。”颜硕接道:“到时我们将办公大厅的秩序要求通告大家,我想百姓肯定会遵守的。
  另外,寿春郡如今仅有一百不到的郡差,这数万百姓的郡城,郡差太少了。得想办法扩招一些,实在扩招不到的,韩将军,直接从军营里挑一些出来。郡差至少要五百人左右。并将郡府第二进大院单独隔出来,供家没在寿春的郡差们居住。”
  “好!”韩信应道:“明日我便从军营里挑选五百人过来。”
  赵益说道:“以前郡差都是在左厢院里住的,那里条件虽然差些,但好在宽敞。如今,少主却让他们住正院,倒是郡差们的福气了。”
  “左右侧厢大院,我另有用处。”颜硕说道:“韩将军,明日,你再派两千士兵过来,将左右侧厢大院打院,修整出来。左厢大院我们要为寿春百姓办一所学校,所有百姓家年满七岁的孩子,不论男女都可以来学校免费读书。”
  “啊?!!”赵益听了又惊又喜:“免费读书?这……这寿春城年满七岁的孩童只怕得有数百人。”
  “人多不好吗?我这还愁没有人来读书,可用的人才不够呢。”颜硕是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的。
  如果只是管理广陵到寿春这几座城,百十人有用的人才倒是差不多了,但他的目标可是整个天下,几百人够吗?那就太少了啊。
  “不仅免费读书,学生的衣食住宿都由我们包了。”没等赵益回过神来,颜硕再放一枚炸弹。
  “什么!!”赵益眼睛都瞪大了:“还……还衣食住宿都包了?这……这……”
  颜硕点头说着,看向林阳:“我曾说过,在广陵那两年,并非是我们胆小龟缩在那里。而是我们在试验,广陵就是我们的试验基地。
  如今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广陵农场,铁矿,学校,训练基地的建设,让我们积累了大量经验。
  现在我们有了寿春这块根据地,我会将广陵试验成功的东西全都照搬到寿春来,扩大规模,扩大生产。
  所以,寿春的学校,一切按小龙山学校的制度来办。全民教育将是我们以后的一项制度。几百人来读书,能有几十人成才,数百人提高了素质,我们都赚了,要知道人才是无价的啊。”
  “诺!”赵益再次起身拱手施礼:“少主对百姓的仁德我赵益这些天已经看到了,如今,少主这全民免费教育,却是少主对百姓的仁爱。我赵某能在少主手下做事,此生能憾矣。”
  林阳接道:“掌门,那左侧厢院办了学校,右侧厢院是不是要办军校?”
  “呵呵。”颜硕笑道:“左文右武嘛,是的,小到一个城,大到一个国,文武人才都要有。《司马法》有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我们建教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学校,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发展科学技术,建设更好的家园,让百姓生活得更好。
  但是建成了美好的家园,百姓生活得更好了,却还得有人来保护它,这些人就是咱们的军队。军人,咱们的将士是最光荣的,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我建军校不仅是要为韩军培养军事人才,更是要让世人知道,军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轻视,一味地降低军人的地位,一味打压军人,哪怕这个国家最富有,科技再强盛,也会被外族灭国。”
  颜硕想起有宋一朝,虽是世界最富的国家,科技也最先进,却因一味崇文抑武,最后反被野蛮民族给灭了。
  “刚才说到一味打压军人会带来灭国之灾,现在我还要说说,一味宣扬武力也是不可取的。”
  颜硕看到韩信眼中灼烧的火光,连忙说道:“前面我说过,国虽大,好战必亡。军队就如一把利器,但是这个利器得用好了,用对了地方才行,不然,它就会伤及无辜。
  所以,我韩国的军队里,从什人队开始,就有一名被称为‘政委’的人。他的职责就是要让军队这把利器,听从指挥,服务于百姓。”
  众人听了颜硕的话,都陷入了沉思,颜硕知道有些事,这时代的人一时明白不过来也正常,但他必须这么做,等看到结果,他们会明白的。
  于是接着说道:“第三进的院落,我打算一半改建大型会议中心,一半供郡府里的主事,差守们居住。将来的寿春治理,发展,我们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由郡守一个人说了算,我们要推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制。
  颜硕解释道:“民主,就是要大多数人的主意,大多数人赞同的意思。寿春城里东西南北,每百人就要选出一名能代表大多数人意见的百姓代表来。
  遇上什么大事,全城的代表都要能直接参与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些想法和意见就是民主,百姓的意见。
  当然,人多嘴杂,我们不可能按照所有的人意见来办理一件事。所以,有了民主还不行,还得有集中,将百姓的所有意见归集起来,采取择优择重的原则。从中选取可行性高的,好的,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后,再由我们郡里具体来办理。
  所以,我们得要有一个大的会议中心,能容纳得下几百人,布置得庄严肃穆一些,也就是说要有仪式感。不然的话,随便外面哪里找块空旷的地方也行,但那样显得不够庄重,不够严谨,没有仪式感。”
  赵益点了点头:“那么,得把几间房打通才成。”
  “嗯,确实如此。”颜硕说道:“我本来是想重新用钢条,水泥建一间大会议室的。但是这几天看了一下郡府里的建筑,也还算宽敞,就先打通重新布置起来用着吧,能省则省。图纸你们可以拿下去看,有问题可以再来找我,我们一起再商议。”
  “好的。”赵益坐了下来。
  颜硕接道:“第四进的院落,紧邻后花园,景色不错。我想改造成宾馆,将来可以给来我们寿春做客的贵馆使用。我们自己的人到寿春出差,也可以使用。
  但也用不了那么多,我想把食堂,澡堂也放到第四进的大院里。民以食为天嘛,我们的差役们,郡里的官员们,每天辛苦工作后,能洗个热水澡,吃上热乎饭,这些我们应该为他们考虑好才是。”
  “少主……”赵益又站了起来:“少主刚开始说要将这郡府改造一番,我还在心里想,少主是不是要改造得更奢华,供自己居住。
  可是这四进郡府都说完了,也没说到自己住的地方。少主这是要将整个郡府都让出来,供百姓使用,供郡里的官员,役差们用,这……这如何使得呀。”
  颜硕笑道:“我今天已经和韩将军说好了,晚上就搬出郡府,住到他隔壁的那处大宅院里,听说那里原来也是一家大户的宅院,虽然小一些,但也是三进的宅院呢,已经非常好了。”
  “韩将军隔壁?”赵益听了,稍一思索就想起来:“那是曹筑的宅院,倒也算是这寿春有名的大户之家。只是可惜,邓宗把曹家一百多口人全杀了。如果少主住那里,环境倒也可以,只是这护卫……”
  “护卫的事,赵郡守不用管,我自己带着护卫来的。有墨侠护卫赵郡守还不放心?”颜硕说道。
  赵益看了一眼林阳:“都是和林副将一般本来的墨侠?”
  颜硕还没回答,林阳抢先接道:“护卫方面,祝师弟比我们其他墨侠都称职。我们其他人还会有打盹的时候,而祝师弟的狼,鹰可是比人还可怕。稍有点风吹草动,就狼啸鹰鸣,就算是一流高手也别想毫无声息靠近掌门身边。”
  “这么厉害。”赵益听了才放下心来:“但该有的护卫还是得有的……”
  韩信说道:“赵大人所说不错,应对歹徒,墨侠出面当然可以,但是面对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无赖之流,还得有普通护卫出手,我已经安排好了,会从军营调四名护卫过来的。”
  “那……那就是说没我什么事了呗?”赵益新投韩军,本想为颜硕做点事的,到头来,人家全都安排好了,所以,他心里也有些失落。
  颜硕看了看赵益,说道:“赵郡守是不是不高兴了?以为我们没把你当自己人?”
  赵益没接话,颜硕笑道:“这么想可就不对了,这寿春自上年始,被秦国征丁,派役,押走了不少男丁;不久前又经了邓宗等人的洗劫,元气大伤。十户之中,尚有男丁的,不足三、四户了。
  我让韩将军派人来做郡差,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护卫,都是考虑到给寿春的百姓减轻点负担。”
  看着赵益的脸色好转,颜硕接着说道:“我们韩军进驻寿春这么久了,想必赵大人也知道了,我韩军的宗旨是一心为民。只要为了百姓好的事,我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做,去实施。
  我们韩军里有明文规定,不得拉帮结派,不得营私舞弊,只要是韩军的人,我们都一视同仁。我们这么做,想的是能少征一名寿春的男丁,就能给一户寿春的百姓减轻一些负担啊。”
  赵益听完,脸有愧色:“益,惭愧,益受教了,还请少主责罚。”
  “责罚你做什么。”颜硕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寿春百姓选出来的郡守,要多想想为他们多做些实事,心里要装着寿春的百姓。其它的,我们韩军来解决,咱们各司其职,把寿春发展好,让寿春的百姓早些过上更好的日子,如何?”
  “诺!”
  这次赵益回答得很响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