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剑仙太白 / 回七 山寺大火烧山寺,寒光宝剑破寒光

回七 山寺大火烧山寺,寒光宝剑破寒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白在长春观居住了两个月便回到了大明寺,广慧禅师也已从峨眉山云游回来。
  在大明寺接下来的日子,李白除了梳理旧识,就是在周边游访,或回家省亲一两次。
  不知不觉,在大明寺也有两年了。
  两年后,时值开元五年,李白十七岁。
  大明寺住持禅房。
  “老师,弟子在省亲时又去戴天山拜访了长春观的长春真人。不过却遇真人云游,于是作此诗,请老师过目。”说罢,李白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稿递给广慧禅师。
  广慧赏析片刻,将诗稿还于李白,抚须笑道:“你的诗才实在是百年不可多得,描绘一幅山野景色,意境空灵,无人在诗却是处处寻人,以一斑而窥全豹,奇才!”
  李白听到广慧的夸奖,倍受鼓舞,但却也面红耳赤回道:“弟子还是雏鸭子下河游不得多远,这各方面还较为稚嫩,请教老师如何能得好诗?”
  “诸葛居士不正告诉了你了么?”广慧笑道。
  “老师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师万人学’?”
  “不错。读万卷书可以触类旁通,行万里路可以素材风情,师万人学可以兼收并蓄。这三句绝对是受用于终生啊!”
  李白点头。
  “而今你已在本院待了两年有余,我想本院没有什么可以再交你了。但你要记住,你的前途是无限量的,而初心始终不可忘却!”
  “谨遵老师教诲。”
  李白说罢房外有片片红色,广慧笑道:“你我师徒谈话难道已是黄昏飞霞之时了么?”
  但看那红色极不寻常,也能隐约听到一些僧众的呼喊。
  “不好啦住持!常寒光带着那帮地痞放火烧山啦!”一比丘慌忙推门而进,大声呼道。
  李白站起身,看着广慧,刚欲开口,外头传来一男子声音,此声听起来温文儒雅,倒不像是个纵火犯的声音。
  “住持大师,在下素问贵寺一件宝剑在藏,可否拿出来给在下一观而饱眼福啊?”
  此人功力深厚,传音覆盖极广,是个难缠的对手。
  可,等等,他怎知道宝剑在藏…莫非是我那把霜明?李白心下拊道。
  “崇智,常寒光怎么知道青莲居士的剑在本寺的?”
  那唤作崇智的比丘咽了口水,惶惶道:“住持前些日子去般若禅院拜访无空大师时他便来过,当时青莲居士也在家省亲。沙弥打扫圣台时,不知深浅,将那剑拖着玩耍,正巧被常寒光看见。”
  “有这样的事?”广慧抚须,一脸愁容。一分钟,广慧道:“青莲居士,老衲想来这是一次实战的好机会。无实践,宝剑在手如同废铁,典籍在藏亦是白纸。你的功力与常寒光相差不多,你去药师佛下取出霜明,与常寒光斗上一斗!”
  “谨遵师命!”说罢,李白冲出禅房直向大雄宝殿。
  “师父,那藏剑山庄…”崇智一脸愁容。
  广慧倒十分淡定,“藏剑山庄也不容污垢。你带着他们将山火扑灭,以防伤及山内的居民。”
  大明寺山门外烟雾浓浓,火光冲天,有些古树也难免灾祸。
  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坐在四人抬的轿椅上看着这连成一片的火焰。此人,正是“花花进士”常寒光。
  “老爷,那广慧老和尚怎么还不出来?难道真要与那把剑同葬火海?”较旁一壮汉问道。
  “你别乌鸦嘴!我把所有宝贝都交给藏剑庄了,这把剑必须得到,不然就亏血本了!”常寒光越说扇子也越扇得快,他很害怕,也很焦虑。
  一道寒光照在常寒光脸上,常寒光刚要抱怨,只见一白衣胜雪的翩翩少年拿着那把霜明走了出来。
  “哈!看来广慧和尚不是那么顽固的老头,还差个人送出来!哈哈哈!”常寒光大笑,扇子也扔到一旁的草丛里去了。“孩子,叫什么名字?看你有献宝之功,我带你去藏剑山庄啊。”
  “晚生李太白,多谢先生美意,晚生并不如先生,非一般人哉!”李白也表明立场,绝不与常寒光同流合污。
  听罢,常寒光咬牙切齿,“你…这是要干架咯!”
  李白没有说话,没有肯定,也没否认。
  没等常寒光说话,轿旁的壮汉挥手示意七八个地痞流氓出手,那几个地痞也是有点能耐,三二五下便把李白围住。
  壮汉一声大喝,几个地痞朝李白扑去。只见李白无惊无悲,手持佛掌,口诵圣号弥陀佛。而后拔出霜明,宝剑出鞘,仿佛能听见麒麟嘶吼,剑身麒麟暗纹变得夺人耳目,一道白影围着地痞在周围忽闪两周,白影便停在常寒光的轿椅前。
  那白影,是李白。
  身后七八个地痞纷纷倒地,不是被杀死,而是被挑断了脚筋。这,不过是对不分清浊之人的惩罚。
  常寒光没有想到这来者少年李白不仅冷静镇定,而且功力也如此高强,不容小觑。
  “少年,我是藏剑山庄的七长老,你只要把那把剑给我,我给把藏剑山庄更好的剑给你,怎样?”常寒光还不忘利诱的手段。然而对李白,这些不过是些浮云罢了。
  李白越听越恼,这把剑乃是父亲传授,莫说旁人,就连母亲徐氏收回恐怕也有些难处啊。
  话音刚落,寒光一闪,竟有一道明显的白色弧光朝常寒光飞去。轿椅前的壮汉双臂作十字状挡在常寒光面前,待白色弧光一到,壮汉双手竟被切开,而人飞向一旁大树,被树枝所刺穿,死相极其难看!
  而李白,他杀人了,这是第一次,十七年来连蚂蚁都没踩过,但他杀人了。
  “气!剑气!谁教你的!”常寒光失声大呼。四个轿夫见壮汉死相,便扔了轿椅落荒而逃,弄得常寒光摔个嘴啃泥。
  常寒光很生气,也很害怕,他生气丢了面子下不来台,他害怕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便练就了剑气。藏剑山庄庄主廖凡高二十一才在藏剑冢领悟剑气,而这少年竟…
  常寒光爬起来,手伸入袖口抽出一把极细的剑,这把剑是他换来藏剑七长老身份而得到的。
  “小娃娃这么点儿年纪就有杀气,看你以后怎么嫁人!”常寒光举剑大呼一声,双脚点地,空中翻滚一周,细剑直刺李白!
  李白或是方才恼怒未曾熄火,直接将剑插入地里,一挑,带起一阵沙石,沙石之下还藏着一道剑气,直向常寒光而去。
  又见剑气,常寒光眉毛一挑,立变招数,利用剑的弹性对地作撩剑式,震起一堆沙土,双脚落地,反手甩出细剑,直对剑气。
  细剑剑锋瞬间与剑气相逢,二者相持而不下,李白旋身又放出一道剑气,以助一臂之力。
  霎时间,两道剑气对一柄细剑,细剑自然是难以吃消,变得弯曲,最后到得极限,断裂飞射!
  一道剑刃碎片,眨眼间,将常寒光腹部射穿,常寒光疼痛不已。
  这剑气这么纯粹,倘若大成离白虹境也不远了,还是走为上策!常寒光心下拊道。
  又飞来一片碎刃,常寒光袖中飞出一只袖箭将之打落,双脚点地,十步作一步,轻功飞快,一会儿没了踪影。
  李白缓过神来,见狼藉景象,树上惨死的壮汉,被挑断了脚筋的地痞在地上苦不堪言。
  这些都是自己做的吗?常寒光呢?
  李白刚起步欲追,身后传来梵音:“阿弥陀佛,穷寇莫追,青莲居士适可而止便好。亡者,本院自然超度,而居士已功力小成,谨记那三句话,下山去吧!”
  转身,只见广慧手持佛掌,微笑站在山门门顶,看着李白,将手中的红绸包裹扔向李白,李白用剑挑住,道:“谢老师两年来的辛勤教诲,弟子一定铭记在心,不负老师所望!”说着,将包裹放在地上,“这是弟子曾经带来的千两纹银,如今寺院遭火凶,小小心意以救寺院于水火。弟子告辞!”
  说罢,李白朝广慧叩首,叩首罢,转身沿着山间小道下山去。
  广慧看着少年背影,心中赞叹不已,轻轻拍手,山门内奔出一匹漂亮的白马,跟随李白一同去了。
  二日过去,山下一小厮送来一封书信,广慧禅师启封观之: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弟子李太白
  这,便是《别匡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