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剑仙太白 / 回十九 微明生灭道一剑,和光同尘坤度牒

回十九 微明生灭道一剑,和光同尘坤度牒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药阳!你还我娘子!”
  “无量天尊!赵施主,羽娘愿入坤道参悟,贫道岂能强违。”
  “羽娘愿入真人门下参悟大道之法。”
  …
  “你就不能再看我一眼么?”
  “心如死灰,何须再看。”
  …
  “无量天尊…赵施主请回吧!”
  “空!”山门沉重地合上。
  第三天到了。赵蕤站在一座道观山门前。
  往昔旧事仿佛悉在眼前。
  他的手紧握着那柄剑,没有放松过。中衣已然湿透,脸上布满着豆大的汗珠。
  这倒不像那个冷静沉着,仙风道骨的赵蕤了。
  “吱呀。”沉重的山门缓缓洞开。
  一个道童拿着笤帚打扫山门,他对赵蕤没有说话,也没有去看。只是低头做活。
  “王药阳呢?”赵蕤淡淡地说。
  道童还是没有理他。赵蕤叹口气,径直往道观里去。
  道童只是笑,还在专注地扫地。
  观中古朴庄严,紫烟袅袅。不少道士在修持早课。
  这观无名,隐匿在道家七十二福地之六十四——绵竹山中,但其观主却有名声在外。王药阳,本名已无知详,字寄生,号药阳子。据说他是先太宗时李淳风大师之弟子,在蜀中修行,李隐居仙逝之后,王药阳受圣上旨才建了这么一观,广收门徒,接纳香客。
  慈善四方,接济难民,确是不愧大师之徒吧。
  但,赵蕤却与他有仇怨。
  “王药阳!你给我出来!”赵蕤在三清殿外呼着药阳子。在殿内做早课的道士们有些已是心神分散,有些若无其事地继续早课。
  “回去做早课吧,此事与你们无关,莫误了修行。”
  从偏殿走出一位中年男子,蓄着大髯,身披三清法衣,头戴莲花法冠,左手持拂尘,右手提木剑,烨然神人也。这便是观主王药阳。
  “无量天尊!”王药阳手捏法印,道圣号,“赵施主何为来之。”
  赵蕤的手握剑更紧了。
  “七年前你做了什么心里清楚!”赵蕤一声冷哼。
  王药阳却是笑笑,抚须不语…
  七年前。
  “无量天尊!姑娘你为了那人在此躲避多日,一身恩怨,又何去从?”
  王药阳看着一旁美丽的女子。
  女子亭亭玉立,若出水芙蓉,濯清莲花。一颦一笑皆倾城之举。
  “道长,那人着实伤心,妾身也不知何去何从。”女子黛眉紧促,言语若天音沁人心脾,却说着自己的愁思。
  王药阳抚须,“今或为二途。说不雅言语,一为官使,或一为仙使。”
  官使,就是“声色之妇”,不好听便是官妓。而仙使,就是“女冠”,也便是投身道门,苦守青灯参悟坤道。
  女子抬头看着桌上的烛火,仿佛看到让自己那人的影子。只淡淡吐出:“仙使罢。”
  “开门!开门!”一个男人砸着道观的山门。这人的精湛医术、游侠秉性在蜀地闻名,此人唤作赵蕤。
  山门洞开,王药阳和那女子走了出来。赵蕤看见女子,手有些颤抖。
  “王药阳!你把我娘子还来!”赵蕤朝王药阳嘶喊着。
  王药阳一脸笑意,“赵施主何须动怒,羽姑娘选择仙使一路,苦守青灯参道,贫道岂有强行夺志之言?”
  旁边的羽娘倒是会意,向王药阳半跪着,“羽娘愿入仙使,参领坤道。”
  赵蕤心中恍若霹雳惊声。
  “你!…”赵蕤说不出话来。提起剑,冲王药阳来。
  王药阳只是笑,拂尘一甩,卷起赵蕤手中的宝剑。宝剑脱手,在空中飞过,插在青石板内。
  “赵施主,七年之内羽娘道法必然大成,若是你能七年之内打败我,我便削她度牒,你二人还家罢。”
  话音缥缈,王药阳已不见身影。
  “你不能再看我一眼么?”赵蕤落下了泪。
  羽娘背对着他,攥着拳头。“心已是死灰,何须再看。”
  话罢,山门沉重地合上,只留赵蕤一人伫立原地。
  也沉重地合上赵蕤的心。
  王药阳抚须笑,“既然是贫道许下的诺言…施主便请吧。”
  这话,明显是让赵蕤出招了。
  不由分说,赵蕤提剑而来。
  七年磨练,又孰能胜过。
  王药阳不缓不急脱下法衣,一身干练胡服,潇洒飘逸。木剑一横,竟抵住赵蕤那锋利的剑刃。
  赵蕤瞪眼,反身荡剑,再抡之斩去。剑身将要中伤王药阳手腕,王药阳未曾闪躲,但见剑刃落下,不见血光。
  王药阳已然退出十步开外,而赵蕤面前又一个王药阳——只是面部模糊不清。
  驱影!
  此法可谓道法武学之牛耳,阴阳贯通之大成。
  王药阳在均州真武山云游时,遇一鹤发童颜的道人,号白扶子,传驱影之法。药阳习五年,终悟阴阳、形影相济相合之理,得大成。
  传说百年之后有一张姓书生弃文入道,梦中遇白扶子传道,亦领悟驱影之术,书生自号梦白。不过,这是后世趣闻了。
  再看赵蕤,满头冷汗,他并不知王药阳竟能如此道法,实在不可思议。
  常人的影子是无色无貌,而今王药阳之驱影能有同样的颜色,模糊的面貌,可见其修为不浅,当谓一代宗师也。
  赵蕤重新振作,紧握剑柄,飞闪夺步。能见其左右人影闪烁。
  莫不成,赵蕤也能驱影之术?
  那倒不会。但,这确是赵蕤的剑意。
  纵横剑意!
  魏人张仪有约纵连横之说,这剑意也有纵横之妙。
  数道黑影攒动,偶成约纵,偶成连横,纵横变换无穷,宛若天罗地网而来。
  王药阳之驱影又何不能与之抗衡?
  木剑闪烁星点红光,从王药阳身后走出一道道残影。虽然残影施展些基本的剑术杀招,但却能破赵蕤约纵法之七八。
  这招,白羊子取《老子》:“柔弱胜刚强,是谓微明。”;“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两句,
  故作:微明生灭。
  赵蕤是咬牙切齿,撩剑气出,化作数道白影,补约纵法之漏,纵横相济,似网阵围着王药阳。
  毕竟是修炼多年,王药阳依然平淡。木剑由缓到急一扫,又是一驱影。
  人影绕着网阵飞旋而回,消失不见,而组成网阵的残影渐渐淡化,继而虚无。
  这,无不又是致命一招。白羊子取《老子》:“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故作:和光同尘。
  残影剑阵未发出威力,便被王药阳轻易化解。
  赵蕤一口闷血。内力所剩无几。
  他痛苦地砸着青石地。难道七年了竟不能做到这样的事么?
  王药阳抚须不语,看着赵蕤。
  一不留神,赵蕤再次提剑而来,王药阳未曾准备,剑已刺入他的胸膛。
  但只是剑尖,所幸刺入不深。
  王药阳没有皱眉,还是一脸笑容。赵蕤也没有皱眉,他也在微笑。
  因为面前站着那个美丽的女真——羽娘。
  “够了!七年了,你还放不下么!”羽娘吼道。这是她唯一地发这么大火。
  赵蕤没有说话,抽出那没入王药阳胸膛的剑,低着头。“我输了,你满意了吧。”
  他淡淡地说。
  王药阳从襟中掏出一本度牒,被血洇湿的度牒。
  “羽娘,七年了,你该回去了。”
  羽娘十分不解。“弟子不已有度牒了么?”
  王药阳抚须大笑,没有顾及伤口的痛楚,“这不过是空白的罢了,你入门那一天就从来没有入过度牒。”
  从没有度牒,便没有公廨凭证,意味着从不是出家人。
  赵蕤笑了,羽娘笑,却皱着眉头地笑。
  她的表情很奇怪,但没人注意。
  “无量天尊!赵施主,你的心愿该了了罢。告辞。羽娘你好自为之。”
  话罢,王药阳带着道童合上门。
  “快!给为师拿药来,门面撑不住了!”
  赵蕤看着羽娘,羽娘的眼光总是避开赵蕤。
  “如今,你也不愿看我么?”赵蕤有些失落。
  “我知道,你心里的想法。”羽娘低头。
  赵蕤要去抱住羽娘,但却被躲开了。
  “你!”
  羽娘哭了。“我走了。”
  说罢,羽娘匆忙地离开了。
  赵蕤没有去追,他也知道,七年了,该解开的早该解开。现在,心已经死了。
  绵竹山,渐渐下起山间小雨。
  他还站在雨中,久久未曾离去。
  那一天还历历在目。
  一僧一道比邻高台说法。
  寺僧仪容鱼雅,口生莲花,将道士台下的听者攫去七八。道士台下寥落稀星。
  此时道士台上有新人升座,淡妆素衣,仿佛仙使下凡,宣讲道旨。
  不知何人发现道士这边换了个女真,容貌倾城,举止雅观,道义阐述亦是面面在理。訇然雷动,台下听者如海。
  唯有远处坐着白衣人,望着那女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