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楚时归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清理邯郸 下

第一百七十一章 清理邯郸 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换一个赵王……
  
  这几个字,就像是魔障一般,瞬间扎入了李延的几个儿子心中。
  
  其中,一个三十多岁也是最年轻的一个男子,顿时眼睛就亮了。
  
  原本看着夏桓的那敌意满满的眼神,此时也隐隐被一丝炙热给取代了。
  
  成王啊,那可是千百年以来多少人的梦想。
  
  以前,他们虽然是赵国公室,但是只是旁支而已,他们的大父,与赵国先祖李左车乃是兄弟。
  
  论起血统,那是远远不可及赵王之位的。
  
  可是,若是有夏桓帮助,要登上赵王的位置,一想,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那可是王位,即便是类似魏国,韩国这样几乎完全被把持了朝政的小国,那也可以享受万人之上的待遇。
  
  如此以来,他们也终于明白,之前夏桓为何要莫名其妙地提起魏王来了。
  
  年轻人经受不住诱惑,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李延却是看透了一切。
  
  很快将心中的那一丝悸动给压下,正要开口拒绝。
  
  可是,夏桓却是又开口了。
  
  “李将军不必急着回复本王,本王可以给你足够的时间来考虑。”说完,夏桓还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李延身后的几个人。
  
  夏桓去的比走的还要潇洒,甚至连一个监视李延的人都没有留下。
  
  “父亲……”
  
  就在夏桓走后没多久,李延身边的几个儿子,终于是有人开口了。
  
  “不要多说。那个位置,不是我们可以触及的。”
  
  “可是父亲!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啊!”
  
  之前那个眼神最为火热的儿子,一听,顿时有些急了。
  
  李延若是为王,那么他们几个儿子,再怎么说,也能混个不错的封候,甚至,日后也有很大的机会坐上王座。
  
  不管怎么说,都要比一个定阳候好上千百倍。
  
  李延瞪了一眼那个儿子,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府。
  
  从李延的府前离开之后,夏桓又开始处理起朝中的大臣们来。
  
  虽然今日朝中大臣一致将赵束推了出去,但是要说他们心中就这么屈服了,恐怕连鬼都不会信。
  
  不过,夏桓也没有太过担心。有强兵在手,只要许之以利,威之以弊,就不愁这些人不会低头呐拜。
  
  甚至不等到第二天,在晚上将近午夜的时候,一队队楚军士卒,便开始一个一个地上府敲门。
  
  “吴允,勾连赵束,私通汉国,意图擒拿周王,扰乱楚赵之盟,罪无可赦。奉赵王既周王之命,抄家。男子充军,女子为奴!”
  
  随着为首的一名将官话音刚落,一个平日里和赵束关系不错的男子立刻瘫倒在了地上。
  
  而他身后,妻妾子女,更是嚎啕大哭。
  
  然而,楚军可不管这些,一个个直接提着刀剑,将他们押解出去。
  
  另一处府中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低着头,跪在同样身着甲胄的楚军将士面前,双腿微微发抖。
  
  由于楚军是大半夜地上门,他甚至连衣服都没有穿好,便被楚军从床上给拉了出来。
  
  “霍起,品行纯良,于赵束叛党之中,检举有功。由周王提议,拜御史中丞!”
  
  楚军将官念完了手中的诏书,瞥了一眼瑟瑟发抖的霍起,淡淡地说了一句,“恭喜高升了,霍大人。”
  
  “不……不敢,多谢……多谢周王赏识提拔……外臣,哦不,微臣,必尽其忠……”霍起哆哆嗦嗦,好不容易将一句话给说完了。
  
  将官点了点头,语气也不似之前的那般冰冷,难得地行了一礼说道:“既然如此,那末将就不打扰大人休息了。”
  
  “恭……恭送将军!”那霍起连忙爬起声,跟着楚军的那名将官,一路送出了府。
  
  可是,就在楚军离开后没多久,霍起却是一下子再次瘫倒在地,随后竟然晕了过去。
  
  这般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接受的。
  
  在一众家仆和妻儿的尖叫和催促声当中,晕了过去的霍起被人给抬了下去。
  
  对于朝中的文臣,夏桓选择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最后再孤立一部分。
  
  那些被打击的自然不必多说,肯定是当初赵束所提拔上来的,或是与赵束亲近的人。
  
  而拉拢的,则是在邯郸有起码数十年声望的士族。
  
  最后,孤立的,则是那些既没有什么家族背景,同时也没有太大权力的人。
  
  当然,这些人,日后肯定还是有一部分人会被夏桓拉拢,另一部分被彻底打击掉。
  
  至于为何不是现在动手,无非是因为人心难测,夏桓还不太清楚,这些人里面,那一部分人是可以用的,哪一部分人是天生反骨。
  
  像是那些在邯郸有声望的士族,拉拢除了可以稳定邯郸的人心,同时也更好控制。因为,他们的根就在这里,谁掌握了邯郸,他们就向谁效忠。
  
  反倒是那些无根之人,就算是到时候反咬夏桓一口,只要能跑掉,夏桓也不能奈何他们。
  
  而且,孤立了的这些人,反而同样是给他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
  
  只要有些眼力劲,主动帮助投靠夏桓,夏桓自然可以重新任用,甚至重用他们。
  
  没错,现在的赵国,不需要那些多么贤能,有抱负的人,反倒是需要那些骑墙派,风吹哪边倒的那种。
  
  只要楚军还占据着邯郸,就不必担心这些人会反咬一口。
  
  当然,上述之中,都是对文臣的处置手段。对于那些将官,尤其是真正掌握着实权的人,夏桓可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要么,放下手中的兵权,安心当个文官,或是富家翁,要么就人头落地。
  
  幸运的是,赵军之中,真正的有志之士并不多,大多数人在楚军登门后,便立刻选择放手兵权。
  
  只有少数几个人,宁死不屈,不但对夏桓破口大骂,更有甚者,仅仅只带着区区几十个家仆,便敢冲击楚军。
  
  当然,这些人自然也是没有多少好下场的。
  
  正如之前所说,夏桓不需要有志之士,他只需要墙头草。
  
  但是,军中也不是没有例外的,诸如和李延交好的,或是曾经在李延部下的,夏桓都选择了高抬一手,给了他们一定的权力。
  
  然而,这些人不仅没有欣慰,反倒是甚是惶恐了起来。
  
  那人钱财替人消灾,自然,拿了夏桓给的好处,不办事怎么可以呢?
  
  于是,李延的定阳候府上,几乎每天都有人拜访,还都是他曾经的好友或是部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