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折柳传 / 第92章 招募要义 二

第92章 招募要义 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压场衙役们见场面失控,杨士奇、黄全财两位金主大善人被饥民们搞得焦头烂额,众位衙役当即上前一阵打骂咆哮,将黄全财救出。
  黄全财被衙役们提溜出人堆时,面上一阵青一阵红,双目失神,呼吸急促,端的吐不出半句话来,杨士奇见状,即挽起袖子代为出马。他搬一小马札坐到众位压场衙役中间,取来黄全财手中那纸“要义”,随即与列成长串的应募饥民们一一交谈起来。
  尚文诏命杨士奇与黄全财招募护院一百四十人,一百四十这个数字,并非一时兴起偶然得出之数。只从那纸“人员招募要义”上列出的种种条件来看,杨士奇二人此来,绝非是凭白无故发慈悲做善事的,尚文诏募集这些难民,也绝非是要他们做看家护院这等差事的。
  这批人,日后将是尚文诏在乱世中赖以傍身的根本和起家之资——一支完全掌握在尚文诏手中的武装力量。
  大燕开国以来,因北方劲敌未灭,国朝主要奉行屯兵四境——即屯精锐重兵监视、戍守北方内外长城防线以及西南诸土司土民聚居地的防御政策,加之承平日久,凉虏南侵前的百年间鲜有战事磨砺,本就羸弱的内地各省营兵、卫所战斗力直线下降,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朝廷虽明令颁给各地官军固定员额,但因大燕中枢与地方上吏治腐朽败坏,经济上兼并剧烈,各地武官吃空饷、喝兵血、私养家丁部曲等现象日益频繁,地方三司长官们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与当地武官沆瀣一气、互利互惠,上下串联隐瞒不报,或以此作为缮疏上奏、攻讦弹劾政敌的手段,揪住地方军营的小尾巴蓄意毁谤,夸大其词,只为图利于己,扳倒政敌...以上种种,直接导致大燕官军编制极为混乱,要么某部逃籍严重、兵卒不堪上官压榨欺辱,成批隐匿外逃,使得实缺众多;要么某部官军俨然如同地方大员的私兵,朝廷之将俨如官员家将,倚靠着实力派的输血培植,营部兵员大大超过定额...
  总之,朝廷中枢经实质失去了对地方官军的掌握,且燕官军编制混乱程度令人咋舌。
  燕军营哨、卫所两制双轨并行,大致上,卫与营是基本的建制单位,承担的任务各不相同。卫所主军屯,主驻守地方,营则承担机动作战任务。
  燕军卫所兵皆为军户,百姓一旦谪充垛籍为军户,后代永为军户,军官亦世袭罔替。卫所军户们闲时负责农忙屯垦,战时则充军出战,实质上,却都是隶属卫所长官的佃农、农奴。燕军卫所最基本的战斗单位为十至十五人不等的小旗(小旗官),五小旗队构成一总旗(尚文诏官职总旗官),两个总旗为一百户所(百户),十个百户所构成一千户所(千户),五个所形成一个卫。卫所兵战斗力极其低下,金吾卫、虎贲卫、羽林卫等卫所系天子亲军,职责与普通卫所有别,掌近卫、缉捕等事,编制也不同,故不能与平常卫相提并论。
  燕军营兵则纯粹由募集而来的战兵构成,军官为流官不世袭,从下往上依次是:五人一伍(伍长),二伍一什(什长),三什一队(队长),三队一哨(郁牧川军职百总),五哨一总(把总),两总一部(千总),三总一营,每营人数约在三千上下。
  因应对抗内外强敌之需要,尚文诏将作战方式以劲弓攒射、轻重游骑突击、骚扰为主的鞑靼凉军,以及编有具装重骑重步军团,辅以火器远射攻坚的天策军这两部强军作为假想敌,参考另一时空里共和国陆军与诸多十五至十八世纪强军之经验,初步设计了一套有欠成熟的编制体系,他的设计中,最基本的战斗单位便是以十三人构成的步军队,队中十三人各司旗号、金鼓、思育教化、长兵短牌...
  至于为何特意来遵化募人,且战兵不多不少只募集140人,一来是京师多有掣肘,尚文诏不便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二来养兵颇费钱谷,算上铁匠、木匠等,这百余人,就是百多张嗷嗷待哺的嘴巴!
  算算经济账,假使每人每日吃两餐,每餐吃半斤米,不吃任何蛋肉蔬果的情况下,每人每日用米一斤,120人则每日用米一石(本文按汉书,一石四钧,四钧三十斤),晋王举事前京师一石米折银5两,120人365天只吃米就要用掉1800余两!
  若要保证士兵在消耗大量体能的情况下仍然健康强壮,不受营养不良、坏血病、夜盲症等病症困扰,油水与各类蔬果就必须加以补充!另外,算上驻营训练场所建设、四季衣物、箭簇药炮以及各类兵器军需、锅碗瓢盆等日常物品的使用与损耗,牛马等必要牲畜喂养花费,死者伤者的抚恤,2000两银子哪里能够120人一年的花销用度!
  ——
  小高庄村口应募的饥民们大都是自异地远来或邻村邻县的逃籍流人,这些人手头上并没有户帖、路引等可以证明身份户籍的文书,因此村口的“护院”招募流程,便是先由杨士奇问话、看相,做初步的筛选,凡选出符合“招募要义”上种种要求者,再由收受了杨士奇、黄全财二人贿赂的县衙差役们作二次审核。
  这所谓二次审核,即衙役对过关者进行半唬半诈,如同审讯、逼供一般的拷问。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应募饥民没有在初时扯谎编瞎话。
  有别于“护院”,铁匠、木匠等手艺人不论年龄、性别,会做活即可,且每人每月还有不少于一贯的月钱,识字懂算术者则二两银子起步。
  约莫两个时辰后,杨士奇募到合格“护院”七十余人,铁匠两人、木匠七人,识字的则一个都没有...
  “掌柜的!”黄全财凑到杨士奇跟前,他刚刚往小高庄村里跑了一趟回来。
  他给杨士奇递来新鲜出炉的蒸饼解饥,白面的香气直把周遭一群饥民勾得魂不守舍,嘴角滴涎,黄全财问道:“掌柜的,咱们何时出发往迁安去?小的只怕尚大人比咱们早到了!”
  “最早也得明日了,黄总管,大伙都饿着肚子呢,你瞧,都盯着我看呢!干粮都买好了?”杨士奇问道。
  黄全财道:“办妥了,掌管的,是待募齐人手以后,咱再领这帮子饿鬼们一并去吃,还是先请人抬来喂一喂这些饿鬼?”
  杨士奇撩开衣襟子,将那热腾腾的蒸饼藏好,随后道:“等募齐了,人也都饿昏过去了,哪里还有劲四处走,请人抬吧!”
  黄全财道:“小的这就去!”
  杨士奇与黄全财出京前,尚文诏曾吩咐杨士奇,募齐人手后不必返回京师找他,尚文诏给杨士奇的建议是:带这百余人走陆路或径往迁安,或往卢龙,总之一定要备齐粮食、淡水,或租用或买船,乘船走滦河南下,转入定流河出渤海。
  尚文诏给杨士奇最后的指示是:不论走哪条路线,出滦河入海后便停靠祥云岛,在祥云岛等候他与薛童等人归队,不见不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