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寻味直播间 / 第一章 回家

第一章 回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终于挤出来了!”
  徐畅从闸机口拿出自己的动车票,有些壮实的身子灵活地从狭窄的通道钻出。他的身后背着一个巨大的黑色书包,左手护着一个同样巨大的黑色提包,右手拉着身后的行李箱。
  “春运真是可怕啊。”
  徐畅抬头看了看动车站里头的指示牌,往BRT的方向走去。徐畅今年大三,新年二十一周岁,就读于帝都某大学,是一名货真价实的理工男。
  刚刚在学校里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美赛,因此只能在大年二十八的时候顺着春运的人流回家。徐畅站在透着冷风的站台前,熬了一个通宵的他此刻眼睛红得像一只兔子。
  “车子来了!”
  旁边的小女孩兴奋地挥了挥手,却不留神砸到了徐畅左手的黑色提包。跟在身后的父母连声呵斥,又转过头同徐畅小声地道歉。徐畅有些肉嘟嘟的脸露出了一丝疲惫的笑容,现在的他只想赶紧回到家里温暖的小窝。
  徐畅的家乡是浙南的一个二线吊车尾小城市,沿海地区,多的是做生意的人们,因而到了年末总有大把大把的人回来。徐畅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挤上了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的B1公交车,把自己的背包和提包紧紧护在胸前。
  至于为什么自己回家呢。
  徐畅的家住在临江一带的老房子里,就是那种一家人一栋小房子的老房子。徐畅的家有三层,一层是饭店,二层是包厢,三层则是他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居住的地方。临江一带的地理位置其实极好,这些年常常听说要拆迁改造成包含江景房的高楼大厦,但不知道为什么政府还一直没有动手。
  徐畅的父母亲都是温城土生土长的原住民,虽然文化水平和徐畅这个大学生比起来并不高,但胜在能吃苦耐劳。多年前徐畅的母亲以聪慧而长远的目光看中了江边的这个老房子,咬着牙掐着腰包买了下来。后来的事实证明,徐畅母亲的眼光是极好的。
  现在是6点多,正是家里饭店生意正好的时刻。父亲和母亲想必正在厨房里头忙得热火朝天,早就放假的小妹此刻一定也在饭店里忙前忙后充当服务员的角色。想到这里,徐畅的脸上露出一丝温柔的笑容。
  对了,小妹今年刚刚初一。
  “大哥哥,你的包里是什么呀?”
  “嫣儿,不可以问别人这种问题。”
  又是刚刚的一家人,徐畅对着小女孩的母亲善意地笑了笑,看着坐在他身前椅子上那个鬼马精灵的小女孩,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好奇的目光在徐畅的书包和提包间游走。
  “这里面是照相机哦。你知不知道照相机是什么?就是可以给你拍很好看很好看的照片的东西。”
  “我知道我知道!那大哥哥可以给我拍美美的照片吗?”
  “现在不可以哦。车上的人太多了,这里可不适合拍照呢!”
  徐畅的大手紧紧抱着自己的包,那架势就像老母鸡护犊子一般,眼睛中流露出仿佛看待情人一样的目光。事实上,他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摄影迷。
  徐畅拥有的第一台单反是在他初中升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单反还是一个稀罕物,身边用单反的人几乎没有,傻瓜相机还是值得人们追捧的事物。徐畅那时和父母打了个赌,如果中考能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父母就给他买一台单反。
  因此,徐畅得到了他的第一台相机。佳能650D,当年的售价加上配套的相机包大约一万来块。到了现在,诸如佳能70D或80D也只需七八千,不由让人感概相机行业的飞速进步。即便如此,徐畅仍旧不舍得抛弃这台自己最初的伙伴。
  都说单反一生坑,自从入了摄影的门,徐畅在摄影的道路上是越走越远,愈发如痴如醉。除了这台资历极老的单反,徐畅还购入了佳能80D和多个各式各样的镜头,以及各种其他装备,甚至还在一个月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无人机。所以此刻的他仿佛抱着自己的全部身家一样,小心翼翼地用他身上壮实的肥肉护着怀里的东西。
  至于钱是哪儿来的?
  除了佳能650D,后面的装备通通是徐畅自己买的。常年排名专业第一的他是奖学金的专业户,也是室友们敲诈请客的对象。除此之外,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徐畅就在帝都开始了他的实习兼职之旅。当初刚起步的他也曾想过放弃,但一想到再奋斗几个月就可以自食其力地买上摄影新装备,又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可见有梦想真的是一件好事啊!
  好不容易从拥挤的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徐畅拿着自己大包小包的行李用力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BRT的速度果然很快,这会儿离7点还差10分钟。
  徐畅觉得有些热,索性把羽绒服从身上脱了下来,而后系在自己的腰间。南方和北方的冬天温度要差上许多,更何况自己的家乡温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故名为温城。冬天下雪?零度以下?不存在的!
  7点的冬天早已经黑了,道路两旁明晃晃的灯光亮起,也照亮了江面上的微波。大年二十八的街口格外热闹,或许是漂泊各地的人们都纷纷回到了家乡,原本冰冷的柏油路也多了些许人气。
  隔得远远的,徐畅就看见了自家饭店亮起的招牌——老徐家常菜。白色的日光灯照亮了小店门前的一方小土地,也照亮了徐畅心中的柔软之处。
  行李箱的轮子在地上磕绊着,骨碌骨碌的转动声越来越响,越来越急促,又在猛然之间戛然而止,周围的一切都归于平静。
  “哥你回来了!”
  扎着马尾辫的少女欢快地叫了一声,把抹布仍在餐桌上就撒开脚丫子往烟熏火燎的厨房里头跑去。原本想要低调入场的徐畅也没有办法,接过餐桌边熟客们递来的啤酒杯,愣是干上好几杯才脱身而出。
  “儿子回来了。哎呦怎么都瘦了?羽绒服为什么不穿起来,一会儿冻着了怎么办?”
  一边数落着,一边就想要接过徐畅手中的行李。当娘的总是关心自己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这大概就是你妈觉得你冷(饿)的最高体现。徐畅无奈地笑了笑,挡住了母亲想要帮忙的手。
  “我自己来吧,不重的。我觉得瘦点挺好的,以前那是虚胖,现在结实多了。”
  通往楼上的楼梯就在厨房的边上,徐畅看见戴着厨师帽假装大厨的老爹不由得歪了歪嘴角。老爹徐塘挥了挥手上的锅铲以示欢迎,顺便用常年观察猪肉的眼睛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徐畅。
  “瘦点好,瘦点好。猪身上就是这样有肥有瘦的肉才最好吃!”
  徐畅默默地翻了个白眼,和一个满脑子猪肉的人能说什么的?还是先赶紧把这些宝贝装备放回自己的房间吧。
  把大包小包的东西扔在房间里,徐畅又匆匆忙忙地下了楼。现在正是饭店里头热闹的时刻,不提坐在一楼的散客们,此时二楼的两个包厢里也都坐着人。小店里的服务员早在几天前就获得批准回家过年了,因此夫妻二人加上一个身板都没长开的女儿自然有些忙不过来。
  徐畅接过母亲递来的一碗炒年糕,就着温开水就大口大口地吃完了。这边的桌子要擦,那边的客人要结账,菜要趁热上。徐畅带着半饱的肚子在一楼和二楼之间往返着,他的加入也一时之间分担了不少压力。开饭店的就是这样,永远也吃不上一顿正经时间的饭菜,哪怕饿着肚子也要把顾客们的胃先伺候好了。
  不过今天也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营业了,明天开始家里的饭店就会停业休息,一直到正月初五才会重新开工。徐畅家的饭店也已经经营上了二十几年,培养了不少忠实的食客,因而最后一晚的客人也是分外地多。
  “3号桌的油条腰花!”
  “来喽!”
  徐畅的腰间系着画着碎花的围裙,单手托着餐盘从有些拥挤的桌椅间穿过,灵活的身手大约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练习出来的。等到热气腾腾的餐盘摆到桌上时,汤汁没有往外溢出一分,餐盘最外围的一圈依旧是干干净净的。
  徐畅端相机的手也从来很稳,大概和从小端盘子是密不可分的。
  再说桌上的这盘油条腰花,算是老爹徐塘的一道拿手菜。酥脆的油条呈现金黄的色泽,但在浓郁的汤汁中泡过后出现了外软里脆的情况,腰花在先前的处理中已经充分地去除了腥气,在大火的作用下染上了一层鲜亮的色泽。再加上鲜艳的红椒青椒,看上去别提有多诱人了。
  人们饥肠辘辘地来了,又带着心满意足地姿态离去。酒杯碰撞的声音时不时在餐桌上响起,佳肴的品尝已经接近尾声。忙了一天的妹妹回到楼上洗澡,父亲则又炒了几个小菜,算是给回家的儿子接风洗尘了。
  正当这时,徐畅放在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起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