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寻味直播间 / 第十八章 猝不及防的面基

第十八章 猝不及防的面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不知道是灯盏糕的香气太诱人,还是在街上走走停停说说有些饿了,不到二十分钟,徐畅就以风卷残云的速度消灭掉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灯盏糕。摸着自己的肚皮,徐畅觉得自己的馋虫似乎被勾出来了。
  要不要再找点吃的呢?
  或许当美食主播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好不容易瘦下来的这十来斤肉直播几天就又要长回来了,看来得早点把运动提上日程。
  温城这两年正在努力地发展,街道上也发生了不少肉眼可见的变化。就拿这条古老的商业步行街来说,掉漆的房屋刷上了亮棕色的油漆,街道中央摆上了缤纷的花盆,就连街边的店面都换上了统一的招牌。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电商的流行都在冲击这个小小的经商城市,但面对生活的巨浪人们依旧迎头而上,在浪潮中重新扬起风帆。
  一切都能在人们的笑容中找到答案。
  正当徐畅伸长了脖子四处张望的时候,肩膀被人从后头重重地拍了一下。
  “你是?”
  站在徐畅身后侧的男人穿着一身挺拔的墨蓝色休闲西装,双手插在裤兜里。比徐畅大约高上半个头,身形修长,样貌英俊还蛮有男人味的。
  这种帅气与喧嚣的步行街有些格格不入。
  “我是佩琦兄。”
  小猪佩奇?徐畅有些懵了,小猪佩奇知道你这样蹭它的热度吗?那我还说我是佩奇它爸呢!
  “我是你直播间的佩琦兄,之前向你预订了一份鱼圆的。”见到徐畅有些疑惑不解,这个男人又迅速地解释起来,还顺手掏出了放在兜里的手机。屏幕上播放的正是徐畅的直播间,还能看见徐畅犯傻的大脸。
  “哦哦哦是你,不好意思刚刚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下徐畅有些不好意思了,没能记住直播间同乡大佬的ID就算了,刚刚居然还在心里diss了人家一下。
  “没关系。我刚刚下飞机回了趟家,本来是想联系一下你家在哪里然后亲自去拿的,发现你正好在步行街直播,我也很久没有来这里了,所以就干脆过来了。”
  “要来点灯盏糕吗?有鲍鱼馅和猪肉萝卜馅的。”现在也就2点多一点,按时间算的话佩琦兄应该是在飞机上吃的午饭,想想自己每次去帝都的飞机餐,徐畅觉得这180+的大高个是铁定没有吃饱的。
  “好啊!猪肉萝卜的吧,我来的路上就在看你的直播,早就馋得不行了。”
  没有什么几番推辞,佩琦兄干脆利落地接过了徐畅递来的灯盏糕,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还真别说,一个帅气的男人穿着西装在街头吃小吃,这一幕倒是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女生。当然,还有直播间里头潜水的妹子。
  “好帅啊2333,想成为被他捧在手心里的灯盏糕!”
  “原来觉得主播胖胖的也挺可爱的,现在一对比……我觉得佩琦兄比主播的美食还要下饭!”
  “呃……难道没有人注意到,土豪抢走了主播的第一次粉丝面基吗?”
  “楼上你说的好有道理!我以为买完动车票的我已经是人生赢家,居然被大佬抢先了!”
  在等待佩琦兄享用灯盏糕的时间里,徐畅闲来无事就关注起了直播间里的弹幕,这弹幕看得越多,徐畅是脸色越黑。瞧瞧这说的都是什么话?比起来主播又矮又胖美食还没有帅哥下饭?
  嗯?
  徐畅微眯着眼睛扫视了一遍佩琦兄。
  好吧。
  人家是比较高比较帅,可是你们也不能这样对待你们可爱的主播啊喂!瞧瞧他多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到处找花蜜给你们看诶!
  算了,言归正传。
  “佩琦兄,我可以这么叫你吧?你的鱼圆还在我家冰箱里放着,要不咱们现在回去拿?”
  “不急不急,今晚吃酒也轮不到鱼圆。再说了,你不是还要等你妈妈和妹妹弄完头发一起回去吗?我就是觉得你在这里还挺好玩的,反正我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干脆就出来了。至于鱼圆,一会儿我跟你们一起回去,顺便拿了就好。”
  “那也行吧。”
  徐畅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鱼圆虽好,但通常不会出现在除夕夜的分岁酒上。给佩琦兄拿走也是要在冰箱里放着,现在更不会长翅膀飞了,不急这么几个小时。
  再说了,反正是一起玩嘛,高兴!
  “那咱们现在继续直播。各位直播间的朋友们,咱们现在多了一位新朋友和我一起直播并且寻找美食。来,佩琦兄,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哈喽大家好!我是佩琦兄。”
  “好了,现在我们继续顺着步行街往下走。”今天步行街上的人还是蛮多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估计大年三十的下午大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要做,干脆就都出来散步了。
  在步行街的正中央有一个小小的广场,此刻竟然有不少人围拢在一起,隔着层层人头望去隐隐能看见里头摆着的摊位。越来越多的人出于好奇也凑了过去,徐畅虽然嘴上不说,脚上的步子也慢慢移了过去。
  在人群的正中央是一个长方形的摊位,摊位后头坐着一对年老的夫妻,摊位上摆放着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米塑。年近花甲的老爷爷带着老花镜,一双布满老茧的手灵巧地活动着,身旁的老奶奶乐呵呵地笑着,摊位前的顾客们络绎不绝。
  米塑啊,好像很久没见过了。
  看着这些惟妙惟肖的米塑,徐畅也忍不住陷入了沉思。上一次看见米塑是什么时候呢?小学?初中?似乎越来越少在街上看到它们的身影。
  “这是什么东西?看上去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大爷很赶潮流啊,瞧我看见了什么?蝙蝠侠!”
  “这个做的也太逼真了吧,好想要同款!”
  “Whatttt……我竟然看见一个小孩把小猪佩奇吃了!”
  直播间里头又热闹起来,也把徐畅的思绪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米塑制作过程复杂,需要极其高超的手艺,是过去拦街福中的重要角色。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很少能在市区里看见它的身影。
  “各位直播间里的朋友们,这是米塑,也被称为粉塑,同样是温城古老的传统民俗手艺。米塑是浙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北方的面塑一道被称为食品塑作工艺的双绝。”
  “相信很多北方的朋友对面塑都有一定的了解,米塑和面塑一样,都是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和庆祝寿辰时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米塑和面塑在制作手法上也十分接近,最大的区别就是原材料的不同。”
  “对于高温湿润的南方来说,稻米是传统的种植作物。在以往交通不便的年代里,稻米是比小麦更容易获得的食物。因此,不同于北方面塑以小麦面粉作为唯一原料,米塑艺人会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更多的糯米粉。”
  在徐畅讲解的同时,许多围绕在摊位周围的人也纷纷将目光投射到这里。作为一种几近失传的手艺,民间对于它的了解往往只限于名字和形状,外行对于制作过程都是一窍不通。若不是徐畅前些天在查询资料时注意了一下,此刻也说不出这样的条条框框来。
  “大爷,这个小伙子说的对吗?”
  一个中年男子着实是有些好奇,此刻若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在这里讲解,想必所有人都会相信。但换成徐畅这样一张年轻的面孔,大家都有些怀疑。
  这种心理大概就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都不知道你怎么会知道?
  “什么?”
  大爷的年纪很高了,耳朵也有些背了。更何况是一辈子都住在此地的老人,平日里交流用的都是方言,徐畅刚刚说的一大串普通话也听不明白。
  是以,中年男子又把徐畅的话用方言复述了一遍。好在围在此处的多为本地人,平日里都习惯用方言交流,倒是也没什么大碍。
  这就苦了直播间里的观众了。
  “他们是魔鬼吗?为什么我一句都没有听懂?”
  “恭喜你兄弟,你不是一个人。”
  “有没有能听懂的大佬同声翻译一样,有一种自己在看默片的感觉!”
  “同上!”
  不得不说的是,徐畅直播时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坏习惯——总是忘了弹幕和直播间网友的存在。现在的他满脸紧张地看着制作米塑的老人,毕竟资料都是从网上查来的,他也没有想到能在街上碰见一个经验老道的老手艺人。这要是说错了,可就丢脸丢大发了。
  倒是站在一旁的佩琦兄注意到了直播间里的情况,干脆拿起手机解释起来。
  “佩琦兄送了主播一个火箭——主播刚刚介绍了关于米塑的基本情况,有许多围观群众对于主播讲的内容有些质疑,因此他们现在正在询问老大爷的意见。因为老大爷只会讲方言不会说普通话,所以大家多担待一下。”
  “居然还有人质疑主播的话,主播在我眼里已经是一本行走的美食宝典了!”
  “大概是因为主播太年轻了吧,估计会做这个的都是老手艺人,别人怀疑一下也是常情。”
  “只有我注意到佩琦兄为了让大家看到他的解释还送了个火箭嘛?”
  “土豪就是土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