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孽轮回 / 第二章 疯狂的绑匪

第二章 疯狂的绑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博远回头迎声望去,从下面走上一群人前面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四方大脸,身材挺拔,一身正气,只是双眼有点阴郁之气。旁边跟着四个壮硕青年,一个个鹰视狼顾,警惕的表情显露无疑,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大人物来了。舍身崖的四周零星的有十几个人,都回头看了看,便不再注意。五岳独尊的泰山,天下驰名,不乏大人物来游玩,对于游人来说这不是什么稀罕事,也许只有什么歌星、影星或者****,才会引起轰动吧!那人走到离小男孩不远的地方,看到了可爱的小男孩正瞅自己,便向小男孩笑了笑,天真无邪的小孩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基本没有什么抵抗力。老人慈祥的看了小男孩好一会儿,才转头看向山下,静望远方沉默不语,好像陶醉在了美景之中。
  良久老人招了招手,一个好像是景区管理人员的中年人,小跑来到老人的身边,低声问道:“刘局长!您有什么吩咐?”
  刘局长笑道:“这儿为什么叫舍生崖?”
  中年人有点受宠若惊,激动的讲道:“舍身崖的称呼是来自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姑嫂二人为了让疾病缠身,危在旦夕的老太太能康复,来到香火旺盛的观音像前,烧高香,磕响头,许下大愿,只听嫂子诚心诚意地说:愿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救救我婆婆,让她快好吧,如让她病好了,我以身报答,情愿从崖头跳下。一旁跪着的小姑听了嫂子的话,很感动,心想嫂子是儿媳尚且如此,我做女儿的也应如此,否则日后娘真的好了,我怎做人,于是小姑也许下跟嫂子相同的愿。事过不久,老太太的病慢慢的好了,家人都称菩萨显灵了。有一天嫂子郑重地对婆婆说:您病已好是菩萨保佑,我许下大愿,今该还愿之时了。婆婆不答应,怎忍心让好儿媳舍命跳崖。说再想点别的办法吧,菩萨不会怪的。儿媳平静地说:话已出口怎能不算,更何况跟大慈大悲的菩萨呢!小姑听后有些为难,不同去,说话不算数以后无颜见人,同去还愿又不愿死,有点后悔。可是看到嫂子坚定的样子,就说:我还是跟你同去吧。姑嫂二人来到崖头,嫂子站在崖头上转身面向娘家方向叩拜三次,轻声说道:来生再报父母养育之恩。于是回过头来问小姑子:咱一块跳还是各跳各的?小姑急忙说嫂子还是您先跳吧!嫂子说:那我就先走了。话音未落,身影已在半空,无声无息的下沉着,小姑子看着发呆,只见半空中漂来一朵莲花,把嫂子托住,且接走了,不知去向。看到这小姑子心里踏实了。知道是菩萨又一次显灵了。于是也随后跳下崖头。但不久却听到一声凄惨的声音,小姑子粉身碎骨死于崖下。后人为了记住这姑嫂二人,就把这崖叫做“舍身崖“。直至今日仍被传诵着。它告诉人们“诚“与“不诚“丝毫之差的结果。
  不过在民间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山脚下一户人家爷俩相依为命,父子都老实本分,朴实厚道,为人善良,当年年景不好,村人多有结伴异乡做工,后生亦随前往。一年的光景过的也快,又到寒冬,大爷的腿受过风寒,今年好似更重了,媳妇看在眼里,自己先把被窝暖了再让公公去睡,公公不胜感激。不料,村人心术不正者由此传谣,说媳妇不守妇道云云,风言风语很快就传开了。不久,谣言也传到了后生那里,后生忍受不了如此污名之辱,不问青红皂白就决意休妻。这一日,先回来的人告诉说后生明日就到,并暗暗告诉大爷儿子欲休妻之事,媳妇也细细听到了。公公好生愁苦,想那儿子如此无福受这姻缘,想到伤心处,啜泣哽咽。
  媳妇劝慰公公不必如此难过,并告诉公公,明天丈夫到家,告诉他若相信媳妇是清白的,就在日落之前到某崖那里来找。第二天,儿子到家,欲责问妻子,大爷告诉说媳妇上山了,并督促儿子去找媳妇回来。儿子认为媳妇是做个样子以逃脱责问,犟劲上来,生着闷气,不听父亲的话,大爷痛心疾首。等犟劲慢慢下来,儿子也开始担心起来,于是这才赶忙往山上赶去。盘回立陡,山势弯折,日头一点点在逼近山头,后生急急上赶,等后生转过山弯,赶得上来,正好日头将将隐没山头,却见一个身影从崖上纵身而落。后生大喊媳妇,却也迟了。但见那身影落到半空,忽然仙鹤出现,托住媳妇,媳妇在五彩祥云的映照下,由仙鹤载着向那云端飞去,逐渐消逝了。后来,为纪念媳妇舍身取义,人们把这个崖起名叫舍身崖。”
  中年人继续讲解:“古时常常有人祈求神灵,显其诚心,跳崖献身,以求神灵祛父母病灾。明万历初年巡抚何起鸣为防这种无谓之死在崖侧筑墙阻拦,又把这里更名为爱身崖。清康熙年间又有知泰安州事张奇逢重修围墙,而且派更夫守护。”
  刘局长摇头道:“古人至孝,奈何愚蒙。跳崖之后家中老小谁来照顾?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神魔鬼怪,简直愚不可及,俗话说得好啊:我命由我不由天!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天靠地都不如靠自己,看来世上也不全是愚昧之人,还是有人能够看透其中的利害关系,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中年人讲的声情并茂,周围的人也听得津津有味,大人虽然对于故事也感兴趣,倒也不至于围上来;故事对于小孩子来说诱惑力就大了,旁边的那个漂亮的小男孩早就靠近了刘局长,瞪着眼听的着迷。一同靠近的还有四五个人,好像对解说员的解说非常的感兴趣。
  解说的中年人看到刘局长听得认真,便格外卖力的讲解:“舍生崖崖上有一块巨石,高约3.3米,石旁大书“瞻鲁台”,又称幡杆石,传说孔子曾登上这里遥望鲁都曲阜。石上有1983年赵朴初题的“造化钟神秀”、周而复题“烟横云倚”等题刻。”中年人边说边引着中年人向瞻鲁台走去,也许是中年人太激动了,脚下一滑撞向了刘局长。刘局长下意识的扶住了中年人,中年人滑的力度有点大,撞着刘局长退了几步,正好靠近了那对卿卿我我的恋人身边,那对恋人好像怕刘局长撞到自己,便两手一扶,然后一拉,刘局长便到了两人中间,两人架住刘局长的胳膊,两人的另一只各握着一把手枪,一支对准了刘局长,一支对准了跟着刘局长的那群人。
  “都别动!”男青年大吼道,本来还算俊朗的面孔布满了狰狞。
  “我是张五爷的人,你们最好是不要乱动,我怕我一紧张控制不住,手一抖,你们最敬爱的刘怀安刘局长会被我一枪崩了。”女青年冷笑道。
  张五爷具体叫什么名字,江湖上都已经不记得了,别人都叫他荆门张五爷。张五爷包揽了整个北方的黄赌毒。在年初的时候被山东公安厅的刘怀安带领特警一举擒获,一审被判死刑,在那一次逮捕的过程中可以说惨烈异常,据说击毙负隅顽抗的歹徒十多个,骨干成员全部被活捉。而有知情者爆料,在那一次缉捕行动中被打死了数百人,只留下了区区十几个活口还都是外围成员,骨干成员全部被击毙,张五爷被活捉,是需要张五爷活着。
  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子惊呆了周围的游人,很快一阵鸡飞狗跳,一片混乱,有几个胆小的早就吓得瘫在了地上;有的抱头尖叫四处躲藏,还有几个人想乘乱往山下跑,很快就被持枪的歹徒一阵暴打给堵了回来。这群匪徒不知道有多少人混到了山上,现在出现的就有六个人了。
  在持枪的匪徒的暴打、大骂之下,人群很快的就聚集到了一块,有两个匪徒持枪看守,看来这伙匪徒都是职业惯犯,训练有素,很快就控制了局面。刘怀安的随从人员,在匪徒的威胁之下不得不缴械投降,毕竟自己的老大控制在了匪徒的手里,老大的安全第一,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人群中一家三口中的小孩妈妈忽然叫了起来:“楠楠!喃喃呢!”。张博远四处一看发现那个叫楠楠的小男孩,蹲在刘怀安的身边,早就吓呆了。
  “喃喃!喃喃!”小孩妈妈冲着小男孩喊道:“喃喃!快到妈妈这儿来!”
  小男孩听到妈妈的喊声,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却是吓得一动不动,只是哭喊道:“妈妈!妈妈!我怕......怕啊!”
  小孩妈妈看到被吓得一动不敢动的小男孩,猛地起身向小男孩跑去,边跑边喊道:“喃喃不要怕!妈妈过来抱你!”。
  挟持刘怀安的女人抬枪指向小孩妈妈,并对小孩妈妈吼道:“别动!不要过来再过来就开枪了!”
  “不要过来!快站住!”刘怀安也急的大叫道。
  “阿莲!不要过去!”小孩爸爸也是一脸的惶恐,也站起追去想把把小孩妈妈拉住。
  小孩妈妈不管不顾奋然奔向小男孩跑去,
  “砰!砰!”两声枪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