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明朝女医生 / 第233章 股市

第233章 股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些都好安排,不过宅子的安全性很差,一来它全是木制结构,一旦走火,就是烧一片,资料被毁一切玩完。二来辑盗不利,宅子的院墙只有2米来高,搬几块砖头,蹦上一蹦,就能攀上墙头,怎能让人放心?
  
      还是请林老倌对围墙进行加高、加宽处理,想着加宽后,可以到墙头进行定期巡逻,保卫临时交易所的安全。
  
      把事情交待完成后,趁着林老倌在场,让他帮忙在半月后,找些他商场上的朋友,一来出席开幕式,二来宣传下交易所。
  
      为了造势,还在各大报纸连续宣传半月,为了吸引更大群体,广告内容极尽夸张之能事:想发一夜暴富吗?想一夜功成名就吗?想让万人崇敬吗?做皇帝肯定不行的,那是要杀头的,现在交易所给了你们一个富甲天下的美梦,一夜让天下商人对你高山仰止,来吧!朋友,来朝阳证券交易所,今天1两银子买进,明天百两银子回报,你还是等什么?等妻儿饿着肚子过着清平的日子?等着家人对你绝望的眼神?
  
      白芷精心策划,此类广告词不知写了多少,一天一份,从不重样的在各大报纸上发。
  
      然而结果却是反方向的,大明人不傻,对于股权有自己的看法,所谓的股权很多是讲家族式的股权,如王炅家的药店就是其中一种,各路亲属都占了部分股权,到了年底就分红。
  
      其实家族式的股权有时候更象是让利给家族,因其旧有的思想体系中,族中有人发财或取了功名,有义务照顾家族,这是一种传统,也是中国人私产不公产分不清楚的根源所在。
  
      另一种所谓股权就是一锤子买***如,一船茶叶,一个人或许吞不下,就得集资,按出银子多少,再多给主事人一成分利,其它的利由出资人共同分均。
  
      在旧有商业体系中,不信任是常态,如果你将身家全压到某个主事人手里,很有可能被吃得渣都不剩,因为你不知道其背后官场关系网,这也是商业上没有公正可言的地方之一。
  
      所以白芷这种空手入白刃的方式在旧有的商业中,很难行得通的,无非是官场上那点面子,或是像林老倌此类商业上的朋友抬举,花点银子买个几手。
  
      这些问题其实白芷早就有心理准备,所以宣传时基本上把交易所当赌场在宣传,反正先拉起人气来再说。
  
      抛开这个问题,白芷开始招聘些文笔书吏之类的人物,然而此时才发现,新政下,这类人被大量招募,使得一时人才能救。
  
      最后还是求助于报纸,连打三天招人广告,才招收了十来人。
  
      其实证券交易所并没有后世想像中的那么复杂,一开始无非是核定项目,融资数额,收益如何,法人,也就是责任人是谁,等等细节问题,将之公布出来,再挂牌销售即可。
  
      第一个项目是白芷在计划书里找到的,它是帝都到天津卫的公路建设。
  
      找到它是因为这是基建工程,有实物做抵押,有明显收益率,而且投资并不大。
  
      当然了,所谓投资不大,是放在后世而言的,放后世,100公里左右的四车道公里,就是个屁大的事,但放在此时,按工程估算怕是得百万两银子之巨。
  
      说它收益明显,是指它的海路码头的作用,现在家园在对南北大量倾倒商品,和移民转运业务,使得它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其实就交通而言,铁路是优于水泥公路,一来能耗小负重多,二来速度和快捷,都有保障。发展上更早出现是铁路,水泥高速公路到了很晚才渐渐成型,可谁叫钢铁业现在并不发达,樊海的钢铁公司现在还是个骨架,不得已,只得先公路再铁路了。
  
      工程承包商交给了林老倌,和朝阳钢铁公司,由他们提供水泥和钢筋。
  
      一切都计划完成,同时也宣传得差不多了,十五天一晃就过去了,这天,天气还差不错,在一通锣鼓声中,朝阳交易所正式成立。
  
      进场后,只有寥寥数人而已,比当初白芷想象中的半个交易大厅人更少。
  
      其中多数人是朋友带来的关系,和一个看热闹者。
  
      白芷感觉有一种被人看笑话的感觉,但也无奈,公平买卖,怨不得谁。
  
      挂牌上写着津京公路,开盘发行价1两银子一手(100股),流通股本二千万股,8成为非流通股,总股本核价100万两银子。
  
      交易很少,白芷不敢多挂单,1~5的位子上,各挂了50手,总共才250手,250两银子的单子而已。
  
      林老倌黄铁匠知道该出手,反正送个人情,谁叫白芷是最大的金主,没有她就没有现在的钢铁公司和水泥公司。
  
      很快,股价被抬到1.05两一手的位子,之后就不动了。
  
      白芷看到这,气得吐血,暗忖: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站出来,看老子不打死他。
  
      一旁看热闹的开始冷嘲热讽起来,1:不错啊,涨了5厘,问题是如此这几位要卖出怎么办?只有卖单,没有买单,不是亏死了?
  
      2:这位兄弟所谓甚合吾意,此种套利之法,只能愚些无知妇孺,欺些蠢笨之徒耳!
  
      3摇头晃脑的的说:新政初立,各处都需要军资犒晌,只得派巫女出头露面,行那诓骗之事。
  
      2:兄台莫谈国事,听说某个小民,骂了几句首长,一夜间被灭了满门,第二天衙门收尸,那个惨啊!让人不忍卒读。
  
      1看了一眼2,觉得此人太会攀诬,要是官家杀人,何须衙门收尸,不过旧人对新政有着天然的排斥性,那怕别人胡诌,也不会拆穿其说法,顺着话道:我看那群首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每天作威作福,还假惺惺免了跪礼,实为可笑之极,无礼能成方圆否?就象这个所谓的交易所,说什么分红分利,我看他们这所谓公路能否建成都是未知之数。
  
      3个在角落正说着,股价又波动了一下,白芷在二楼露台上往下一看,还是个老熟人在买股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