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方人传:江湖路 / 第二章 整军入城

第二章 整军入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阵阵惨叫之音瞬间响起。
  城中大部分士兵与箭手,正被这弹回之箭所射杀着。
  一名落魄的将军,此刻正目光呆滞地看向了城外,看向了射来的黑箭,不断的收割着自己手下那些忠诚士兵的生命。
  忽然之间,他竟然忘记了发号施令。
  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他妻子的身影,他知道他的妻子,此刻正在等待着他的归来。
  他有想起了妻子腹中,那还未出生的娃儿,他知道,这场战,他不能输。
  “将军,将军,城中的士兵已是人心惶惶,请将军尽快下令啊将军”。一名士兵此刻正迎着箭,向眼前那名将军喊话道。
  这士兵的话语之声响起后,那名将军眼神,才渐渐的从恍惚之中,恢复。
  随后,就见他用那颤抖中带着无限愤慨的嗓音,吼道“众将士听令,你我之父母妻儿此刻都安居于这座城中。若是尔等不想城破后家中老者老无所依,家中妻女遭人凌辱的话,就随我誓死守住这座生我养我之城”。
  落魄的将军此刻已是清醒,转头脸色阴沉的在城墙之上走动着,呐喊着。时而挥动手中的刀砍向来那飞来的箭羽,时而伸手救下危及的将士。
  事实上,此刻的城墙之上仿佛是安静的,将士们的身体中也许正插着箭,也许正受着伤。但他们却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同一个地方,看向同一个人。那名平日里与士兵们同吃同住的将军此刻正拼命的来回穿梭于各处,甚至不惜自己受伤,也要救下受伤之人。
  也正在此时,一名左臂之上正插着一根箭羽的士兵仿佛被那落魄的身影所触动。只见他正用右手撑起了自己的身体,目光坚毅的看着自己的将军,并用壮烈的喊道“愿随将军誓死守住这座城”。
  这精忠报国之志自古便不是只有名将所有。只要有心,人人皆可为国之英雄。
  这一名小小士兵的举动,此刻虽只如星星之火,但却是成了燎原之势。
  越来越多的士兵受其感染,皆是站起了身,不断地向着城外高声地呐喊着“愿随将军誓死守住这座城”
  “愿随将军誓死守城…”
  “誓死守城”。
  一声声呐喊声正不断的从城墙之上响起,仿佛在向世人吟唱着一首悲壮的歌谣。
  然而,也就在城墙之上的士气达到顶峰之时,一声低沉且厚重的开门之音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响起了。
  而这一声低沉的开门之音,对于城楼上士气的打击却是致命的。
  因为这开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城门了。这对于城楼上的士兵来说,这道门若是开了,那便是通往地狱之门了。
  随后,一队由十一人组成的轻骑,便从城内齐刷刷地冲出。
  队伍之中带头之人身穿红色金甲,此乃太明王朝最高将领所穿之甲胄。
  当他带队行至于前方那名马上之人的身前之时,便向后方一抬手,翻身下了马。
  其身后的十人尽数下马,跪拜。
  而后,带头之人便恭敬地向马上之人说道“臣李景隆叩见燕王。城内奸臣当道,干扰朝政。望燕王进城得以清君侧”。
  对于此人的这一投诚之举,马上之人似早已有所预料。
  所以他并没有对这些人的举动,生出任何吃惊的表情。
  可未等他出声作答,也未等城墙上士兵们从震惊与绝望中恢复,就见一名布衣老者从城门之上飞降而下,卷起一片尘土。
  烟尘渐渐褪去,露出老者年迈得身躯。
  他平静地看了一眼那名身穿红色金甲之人,自嘲般地冷哼道“原来如此。李景隆。陛下曾命你率五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可你却大败而归。陛下不但未失信于你,反而将守成重任交予你手。但殊不知,原来你早已是燕王之人”。
  马上之人见老者飞身落地,脸上便露出了一丝隐隐的笑意。
  他,似笑非笑地恭敬道。
  “太师,本王与李将军自幼便是玩伴。而今日,李将军只是助我进城诛灭奸臣而已”
  老者皱了皱眉,那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异样的情绪。
  他,看向了对方,沉声道。
  “先帝生有数十儿女,但论武学天分,还属燕王最高。老臣于你年幼之时,便教过你数月武学。而当时只觉你天分尚可,并未多加留意。可殊不知,燕王竟于不惑之年便突破四品。想来是老臣看走了眼”。
  “太师您过奖了。本王也依稀记得曾受教于您。本想进城之后,前去拜见。未曾想您会亲自出城相迎”。似笑非笑的表情依旧是挂在了他的脸上,仿佛他就像是在让对方,相信于他。
  “呵呵,先帝曾将其子女托付于老臣,望我能教其修行之法。可燕王自幼便受封于北方,老臣也未做传授之行”。
  说完,老者便清了清衣物上的尘土,叹气道“也罢,那今日。老臣便替先帝做教导之任吧”。
  紧接着,不等马上之人作答。老者便已腾跃而起,鹤立于空中,俯视着下方之人。
  “出手吧,四殿下”。
  事实上,他已经很久,很久都未曾与人动手了。
  十年了。
  上一代的那些人,都已经走了。
  所以,他就勉强的代替了那些人,扛起了这份责任,守护着这座城。
  但是今日,这座城即将易主。
  所以,他也想看看,看看对方,究竟有没有实力,从自己的手中,接过这样一份,沉重的担子。
  于是乎,就见他双手做合十状高举于头顶之上,一股不亚于方才对方破境时的气势,突然从他身上散发而出。
  随后,其眼角的皱纹,渐渐被抚平,露出他那有棱有角的面容,似乎他年轻时便是一名相貌堂堂的风雅之人。
  而他早已斑白的须发此时也褪去白意。
  在这一瞬间,老者竟是年轻了数十岁。
  马上之人见老者如此,便抬头冷冷地看着对方,寒声道“太师何必如此。您年事已高,一身修为早已不似当年。而本王只需接下此招,太师便已无胜算”。
  老者听其所言,脸色微变,但却并未回话。
  只见他头顶的手掌之处,内力正疯狂地涌动,并逐渐形成了一柄持续膨胀的白色巨剑。
  而在随着老者不断的输送内力之下,白剑变得更为凝实,更为巨大。
  …….
  此时的城门外,剑气正如一把四溢钢刀,刀刀切磨着人们的心神。
  城门上的士兵,已尽数躲进了城楼之内,相互打气鼓励着。因为城外的战场,他们能做的,也就只剩下祈祷了。
  而城外列阵的军队,同样是被这四溢的剑气惊得后退了五百步。
  可即使退至远处,那尖锐的剑气,还是刺得众人睁不开双眼。
  只有十数位军中将领,还在定睛专注的看向了远处的战场,不想错过这当世鲜有的一场大战。
  “此乃儒家正宗绝学,玄天剑诀。相传由夫子所创。而这四溢的剑气只是由其不经意间散发而处,并非针对我等。可即使只是这溢出的剑气,便已是如此尖锐。看来儒家绝学,果然名不虚传”。只见那名光头布衣和尚,正慢悠悠地对着身旁将领说道。
  天空之中那白色巨剑还在不断地膨胀,剑尖之处,仿佛就要捅破头顶之上的苍穹。
  可就在此时,老者全身的血气,竟然由盛转衰,突然散去。
  他那本已恢复年轻的容貌更是加速老去,直至双目深陷,满头的黑发,也由黑转白,直至脱落。
  而当最后一丝白发脱落之时,白色巨剑却已然膨胀至顶点。
  随后,便见他双手猛然从头顶上方,向下挥去。
  马上之人正抬头望向上方。
  双目之中的金黄之意不断窜动,而那柄从天而降的白色巨剑,也在他的双目之中渐渐地放大。
  “吼吼吼~”
  一阵阵低沉,厚重的龙吟之声便是响起。
  他周身都被金黄色的内力所围绕,仿佛九天之上的游龙此时正汇聚,并游走于其身外,将他衬托的尊贵无比。
  随后,那人也从马匹之上腾空而起,双手成探爪状直伸于胸前。金黄色的内力不断涌进双手之中。
  头顶之上的白色巨剑已然将至。只见他双爪举向空中,片片由真气凝成的龙鳞,从起双臂之上不断生出,直至覆盖其双手之上。
  直到五根尖锐的金色龙爪出现在他的指尖之时,空中那名老者才睁大了深陷的双眼,心中更是震惊道。
  “金龙探爪,好一个金龙探爪。想不到燕王竟然已将先帝绝学修至如此境界,怕是先帝在世,也会为之动容”
  “轰”的一声随之响起。
  黄金龙爪已然与白色巨剑,相交。
  一股巨大的气浪成圆球状从二者之间爆发。
  而这一瞬间,二人下方的土地竟是被这气浪震的下沉了一丈,而远处的军队也被气浪震的散乱不堪。
  “吼吼吼”龙吟之声不断得从空中响起。
  士兵们早已用双手,捂住了耳朵,显然是被这龙吟之声震得耳中刺痛。
  巨剑与龙爪依旧在空中相持,谁也奈何不得谁。
  但突然间,燕王的双目,带有无比坚定自信之意地看向远处的那名仿佛将死的老人,威严地说道“太师,若是十年之前,本王未必挡得住此剑。可如今你已油尽灯枯,为何还要阻我去路?”。
  老者见对方在与自己相持之时,还有余力言语。便知其未尽全力,心中只觉燕王的境界已经比他想象之中还要可怕。
  但无奈的是,对方说的并没有错。此时的他,确实已经油尽灯枯了。
  就在此时,一声声刺耳的金属切割之音,却是从巨剑与龙爪之间生出。
  燕王周身的金黄之气又浓郁了几分,天地间的龙吟之声更是异常嘹亮,仿佛他本人已为龙皇。
  突然,“咔嚓”的一声响起。
  白色巨剑终于是在龙爪的强压之下,崩断了。
  …….......
  …..
  而在南京的西郊之外,此刻正有千人队伍在护送着为首的一位布衣男子赶往远处。
  当为首的那名男子在看到巨剑消散之时,心中莫名的生出一股悲伤之意。
  他只能在此眼睁睁的看着远处的那一幕发生。
  他,无能为力。
  最后,就见他对着北方交战之处深深地鞠了一躬。
  行完礼,那布衣男子便不作任何言语,只是脸色阴沉的转了身,带着一众队伍,往远处行去……
  ……………..
  先前那惊天动地的气势,渐渐地消散于空中。
  老者也用尽了最后一丝气力,看向了城外的山河,想到了城内的皇城里面的人,心中担忧道“燕王气数已成,只怕允炆终生都不能显露于世”。
  ……
  燕王亦是从空中后降至军队的阵列之处。
  他的嘴角有一丝鲜红之意。
  毕竟对方已入四品多年,而自己才刚做突破。
  所以受伤,本是在所难免。
  但他还是向着后方的士兵们,沉声道。
  “厚葬太师!整军入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