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是大奸秦某人 / 第六章 从今以后 我便是千古大奸.....

第六章 从今以后 我便是千古大奸.....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激情澎湃的一晚,这一夜无话........
  第二日,晌午,太原城
  金军连日攻城,一次比一次猛烈,太原城内伤兵累累,百姓哀声哉道,城内气氛死然,而作为守城主将的王禀,立于城墙之上。
  由于紧张战事,几夜未曾合眼,手扶着旗杆,疲惫的身躯倚靠在城楼柱上,望向远方,似有所想...
  “不对啊!这金军连日攻城,昨晚却无动静,今日这时也半点动静全无,看来事情不好,金军一定在酝酿着下次大型进攻。”王禀这样想着。
  宋军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的金军大营,充满了鼾声.......
  昨夜秦桧与金军诸位将领,都喝的太多了。
  无意之间,竟为宋军解了一日之围。
  ...
  太阳依然那么强烈的刺痛着秦桧的肌肤……
  “啊!头好痛啊……”
  秦桧醒来,发现自己居然睡在帐外的大地上,蚂蚁家族们肆无忌惮的在酒鬼身体上肆虐的攀爬着。
  “看来我昨晚是喝糊涂了,这在外睡了一宿,那小聋子金兵见我一宿没回帐内,还不以为我跑路啦!”
  拍打掉身上的蚂蚁,秦桧晃晃悠悠的爬了起来,找到自己的大帐,一头扎在床上。
  呼噜...呼噜...
  睡了过去.....
  …
  …
  靖康元年1126年8月,金军向太原城发起总攻。
  金国三十万大军聚于太原城下,与城墙上的宋军形成对势。
  此时的秦桧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因为他被完颜宗望强制拉上了战场,而且骑马立于完颜宗望的侧位。
  两军交战,宋军监军不在城中守城,却立于敌方主将的侧位,难免要让人多想。
  “喂,王将军,近来可好啊!我不是不想回城中,你懂的,我身不由己啊!其实…我是不想过来的,实乃完颜兄强烈要求,老将军莫要误会啊......”
  秦桧很是无奈的向城上这般喊道。
  王禀见此,唉声道:
  “秦桧,你也变节了,身为大宋的使者,我军监军,你这已去敌营小有二月,不见回往,本将以为你已被金狗所杀,还想秉明圣上表你忠烈,可你.......。”
  此情此景换做是谁都会多想,秦桧也不想多做解释,实乃无用。
  “完颜这是走了一步乱我军心的好棋。”
  想到于此,秦桧怒目对完颜宗望,言道:
  “完颜兄,你得目的达到了,我就一介无用书生,官阶甚微,文不能写书,武不能制敌,何至于毁我名节,如我后世留下骂名,还得败将军所赐啊!”
  “哈哈,秦兄误会了,我真是赏识秦兄,那一夜咱俩......”完颜道。
  秦桧一听赶紧辩解:
  “你等会,说话不带说一半的,你把话说全了,那一夜咱俩就是喝了一夜的酒,称兄道弟,把酒言欢,聊聊心里话,你夸我酒量好,我说你心事多,其他可什么都没发生,这城下城上好几十万人呢!你可讲清楚些,我可不想徒增一项弯弯的骂名。”
  完颜听后,大笑:
  “哈哈,秦兄多虑了,那一夜与秦大哥相聊甚欢,秦大哥智慧过人,寥寥数语便知我心头琐事,实乃真心欣赏秦兄。”
  完颜宗望看秦桧没有作答,又道:
  “当下宋朝当局混乱不堪,也就这王禀有些骨气,我军攻阀数日不得果,算是一忠勇良将,可惜宋朝气数已尽,无谓之争。
  此时正是我大金国逢时崛起,挥军统一四方,让天下百姓再无战争之苦。
  大杀才能止杀,这般粗浅的道理,秦兄为何执迷迂腐呢。”
  这一席话说的秦桧心中动荡,大杀止杀,听着虽然过于危言耸听,但是其中包含真正的大智慧和大决心。
  “此子之雄心,不简单啊!”
  秦桧这般想着嘴上说道:
  “完颜将军陷我于不义,我秦桧并非迂腐之人,但两军对垒,将军故意陷害于我,我这变节的名声怕是从此留下了,话多说无益。”
  “秦兄莫气,来人,送秦兄回我后方大营,进攻准备,别伤到秦大人.......”完颜吩咐道。
  “感谢将军美意。”秦桧勒紧缰绳转向,望着城墙上的大宋儿郎,苦口婆心:
  “大宋的众位将士,我秦桧虽然没有为大宋朝做过什么,但我绝无变节,眼见不一定为实,我秦桧向太原城十三万将士起誓,此生不会为金国献一策,供一计。”
  城墙上的大宋将士听完秦桧的肺腑忠言,纷纷用实际行动表示。
  “呸...呸...呸”满城墙的口水滑落,恨不得将秦桧淹死,集体骂道:
  “你这个无耻的贼子,事实已经摆在眼前,还为自己狡辩,无耻之徒,叛徒;
  你个贪生怕死之辈,还在此装清高气节,去死吧!”
  “好啦。”王禀挥手制止,望向场下秦桧,言道:
  “秦侍郎,老夫信你,你若真未变节,便自刎于城墙之下,用你的血给自己证明,用你自己的命表你忠节。”
  言罢把自己的佩刀拔出,扔于城下。
  看着城墙上义愤填膺的众将士,还有那把落地的刀,秦桧无比郁闷,情绪搅乱于心。心有所想:
  “你们都特么的有病吧!就算本少没变节,也不至于用命证明吧!古人脑子都有泡么,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说我贪生怕死,小爷我就贪生怕死了怎么的,人活着不是为了去死。
  就算是死,本少更愿意选择老死,幸福死,舒服死,自杀老子才不干呢!”
  在后世社会秦桧就秉承一句至理名言:
  “别人的嘴你管不了,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他骂他的,你活你的。”
  “驾。”秦桧不在与之理会,被金兵带回了大营。
  秦桧或是说张有道这一走,骂名做实。
  从此这个时代再无秦桧,或者说再无张有道,秦桧是我,我是秦桧,因为这条路无论是非曲直,都是自己选的.......
  且说秦桧走后,完颜宗望下令,发起总攻,两军杀的天昏地暗,喊杀声响彻天地,痛苦哀嚎声也凄惨彻骨,城墙上下尸横遍野,堆积成山,血流成河,战况何其惨烈。
  双方一直战于黄昏,金军才鸣金收兵,罢兵回营。
  这一次大战,也彰显了大宋将士的不屈傲骨,也留下了王禀老将军的一世威名,但对北宋来说只是做最后的垂死挣扎罢了。
  这一次金军伤亡更甚,不得不改变战略,不在强攻,改为合围,把太原城包围成如铁桶一般,两军继续对势开来。
  数月后,太原城中粮食水源不足,伤兵无药医治,王禀站在城门楼上望于对面的金兵兴叹:
  “朝廷,该知我被围困,为何迟迟不见来救啊!”
  …
  东京,皇城
  早朝之上,张邦昌站立大殿中央:
  “皇上,太原城连战数月,被困数月,如再不派兵援救,可能不但城失,十三万将士军民可能都要送命于此,请皇上速速定夺。”
  群臣皆跪。
  此时的皇上,哪还有皇上的样子,坐在龙椅上如坐针毡,慌乱的样子实不该君主所为。
  “怎么办,朕该如何是好啊!诸位大臣你们说怎么办,太原一破,金军便可直插我朝国都,当下朕手中也无良兵可够调遣。
  议和吧!议和吧!金人不是要三镇么,给他,给他便是。
  速速派人前去商议,不打了,不打了。”
  此时的宋钦宗已经慌乱至极,只要能保住皇位,别事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
  张邦昌看着皇上惊恐的样子,言道:
  “臣愿前往金营,解太原之危,秦桧已变节于金国,想我有眼无珠,竟用此人上朝为官,老臣有罪,但这一去,想那秦桧也会因此给老夫几分薄面,对和谈有益,请皇上速下决断,老臣愿往。”
  ...
  …
  金营大帐内
  “秦兄,你说我还需几日便可拿下太原,”完颜这般问道。
  “几日,不需几日了,你已围城数月,城内此时估计也已弹尽粮绝,我朝圣主如果想要来救,便早来了,这时不来援救,怕早已放弃了太原一城,唇亡齿寒啊!可怜了王老将军,一世忠勇。”
  “哈哈,秦兄真是聪慧过人,来人,把那个宋朝使者叫上来。”
  张邦昌走进帐中。
  “宋朝使臣张邦昌,见过金国完颜大将军。”
  秦桧一看是张相,赶紧起身拜首,言道:
  “张相,您怎么亲自来了,路遥甚远,您老人家辛苦了,都是下官办事不利,还劳您亲自前来。”
  “哼,秦桧你休要与我言明,既然你已经投靠了完颜将军帐下,那便称你一声秦大人,本相此次前来是奉上我大宋的“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解我太原十三万军民之危,还望完颜将军信守承诺。”
  秦桧焦急的走于近前,言道:
  “张相不可,三镇一给,宋朝必亡啊!”
  “哼,我朝有你这种乱臣贼子,岂有不亡之理,休要在妄言。”
  张邦昌言罢,甩袖转身不予理会。
  “好...好...好”
  完颜宗望连说了三声好字,言道:
  “张相一路风尘,辛苦,辛苦,且先去我帐下休息,来人,带使者休息。”
  张邦昌临出帐前,回首鄙夷的看了眼秦桧,道:
  “哼,小人,小人误国啊!”
  看着张相走出帐外的背影,秦桧心中压抑。
  看来秦桧的骂名,便从此开始,虽尚未做些大奸大恶之事,但这奸臣贼子的帽子已然给扣上了。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从今于此,这个时代再无张有道……
  我便是那千古“大奸”……
  秦桧是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