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老王的重生生活 / 第十三章 小诗泥土

第十三章 小诗泥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诗人的心总是活泼敏感的。
  在这一行现代诗歌的元老进来后,除了王秋实,会议室里的其他人的心几乎都开始砰砰的跳起来,热血开始慢慢涌动,气氛更是很快就热烈起来。
  很快,寒暄结束,大家各就各位。
  主席台上的现代诗歌协会会长开口发言,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诗会以及历届诗会的成果,接着依次介绍各位评委,最后正式宣布个人诗歌赛开始。
  话筒移交到一旁的男主持人手中,男主持开始介绍个人诗歌赛的规则。
  听了男主持的介绍,王秋实才发现这个个人诗歌赛的赛法真是独特。
  整个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主办方会提前准备数十个书写着诗歌常见题目或者意象的标签,将其放入抽签箱;
  其后,每一轮比赛都会抽出一张标签作为题目,命众人当场写作;
  最后,评委会下台点评每个人的诗歌,并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由主持人诵读,最后评分。
  比赛一共有三轮,总分最高的自然就是获胜者,虽然有点像后世的综艺节目,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公平公开的方法,任何人都难以作弊。
  王秋实站在人群中,一边感慨一边观望。
  只见主持人宣布规则完毕,站在旁边的几个礼仪就开始分发纸张和笔,走到王秋实身边时,王秋实自然地接过了一份,放在手中一看,纸是普通的白纸,笔也是普通的钢笔。
  很简单,很朴素。
  贾帅一直站在他右边,也是接过一份纸笔,激动的像中了奖一样。
  王秋实莫名失笑,竟然想到了考试。
  不过也是,这本来就是一场诗歌考试,而且还有三轮。
  发完纸笔,诗人群体静悄悄的,只剩主持人的声音:
  “现在,请著名诗人钱老、元老、周老和李老为我们命定第一轮比赛的题目……”
  在主持人的指挥下,两个礼仪送上了一叠纸和四支笔,放到了坐在评委席的四位诗人的桌前,四位老人大概早已熟悉流程,在众人的注视下,不徐不疾,开始在纸上刷刷的写起来。
  王秋实摸摸下巴,小声对身边的贾帅道:
  “这是准备写多少题目?”
  贾帅也压低声音道:
  “规定是每人五个,一共二十个。”
  王秋实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只听贾帅又安慰道:
  “老王,你别怕,一般第一轮都是比较简单的题目,大部分人都能入选的……”
  这个贾帅!
  王秋实啼笑皆非,他本来就没有准备写诗,安安静静的当个观众,就当弃权好了。
  继续看主席台,只见四位老人已经书写完毕,一旁的礼仪开始在众人面前将所有标签放入抽签箱,并且十分用力的将抽签箱摇了数下,确保里面的标签混在一起。
  礼仪都是年轻姑娘,很漂亮,清一色的大长腿,动起来更是赏心悦目。
  一切准备好,主持人又道:
  “接下来,请著名诗人、现代诗歌协会高峰会长为大家抽取第一轮的题目!”
  四十岁出头的高会长走到抽签箱面前,对众人点点头,就将手伸了进去,开始摸索起来。
  台下的众诗人立刻将目光聚焦在了高会长那只伸进箱子里的无形之手上,只见这只手在抽签箱里轻轻搅拌了几下,就抽出了一张标签,然后交给了另一边的主持人。
  众诗人的心立刻提起来。
  王秋实也目不转睛,只见主持人看了一眼标签,然后小心的将其放在了众位评委面前,然后大声道:
  “第一轮个人诗歌赛的题目是——泥土!”
  泥土?
  王秋实还没反应过来,人群中的一部分已经发出了低呼。
  “泥土?”
  “怎么会是泥土?”
  一旁的贾帅也呲牙咧嘴,哭丧着脸道:
  “完了!完了!今年估计是完了!高会长这黑手,一定是抽到最难的题目了……”
  这边还没抱怨完,台上的主持人已经掐着手表道:
  “计时二十分钟,现在开始!”
  台下的众诗人也顾不得题目难,纷纷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众人都这样,王秋实也不好意思特立独行,便装出一副思考的模样,眼光却是在四处瞟起来,只见台上的几位评委正在交头接耳,台下的诗人中却是有几个已经开始刷刷的疾书,貌似胸有成竹,正是贾帅指过的几位精英。
  时间过了几分钟,场中的所有诗人都开始动笔了。
  王秋实转头,发现贾帅竟然也在开始写,速度还飞快。
  我去!
  自己要不要也随便写一点?
  一张白纸好像却是不太好看吧!
  王秋实看着手中的纸笔,陷入犹豫,然后就听见耳旁一个声音响起:
  “咦,小友,怎么还不动笔?时间可是不多了?”
  王秋实一愣,转头一看,只见不知什么时候,台上的几位老人已经下台观察点评,自己身边正站着一个笑眯眯的老头,正是评委其中的一个,姓贾,是文化馆的馆长。
  看着王秋实发楞,贾老笑呵呵的道:
  “看你的脸有些陌生,应该是第一次来吧!”
  王秋实大大方方的笑笑,点头道:
  “贾老说的对,我确实是第一次。”
  贾老笑呵呵,又转头看向旁边的贾帅。
  贾帅早就听见了两人的对话,一见贾老转头看向自己,立刻将自己的诗递了过去。
  贾老捏着白纸,开始仔细看起来。
  王秋实站在一边,更是看的清清楚楚,心里暗赞:这个小子还是有几分才华的!
  看了一会儿,贾老点点头,道:
  “不错,有进步!”
  贾帅立刻吃了糖一样,兴奋的乐不可支。
  贾老笑着转头,却看见王秋实的纸上还是一片空白,顿时疑惑道:
  “时间已经快到了,小友还不动笔吗?”
  得!
  看来这老头今天是非得看自己写诗了!
  王秋实有点头疼,早知道这样就不来了,一边的贾帅看王秋实一脸为难,以为王秋实确实不会写诗,立刻仗义出手,解释道:
  “馆长,王老师不是诗人,他是来京城旅游,恰好过来……”
  贾老这才明白原因,惊奇的道:
  “是吗?我说,怎么前几天没有见过……”
  “对对,我就是个诗歌爱好者,今天纯粹是来凑热闹的,贾老千万别见怪……”
  王秋实赶紧补充,准备把这位老先生送走。
  在这个老头面前,他总有种小学生的感觉,很不自在。
  “不见怪不见怪!这是好事……”
  贾老很洒脱的道:
  “再说诗歌爱好者怎么了?咱们不都是诗歌爱好者吗?……”
  说着,看见王秋实手里的白纸,却是笑眯眯的道:
  “不过既然来都来了,就写上一首吧!我替你看一看,你放心,不会有人笑话你的……”
  这,
  这位贾老也太热心了!
  王秋实一脸无奈,旁边的贾帅却是讲义气的再次插嘴道:
  “馆长,这位王老师真的不是诗人,他是研究历史的……”、
  “研究历史?”
  贾老这次更加惊奇了,没想到诗会里蹦出一个历史专业的诗歌爱好者,还真是头一回!
  看着王秋实,老先生目光中的好奇心明显更加浓烈,更是不肯放过的道:
  “历史好,历史好啊!读历史的人写出的诗更加深刻,这是好事……来来,小王是吧,今天你一定得写点东西,老头子我还是第一碰上这种事情呢……”
  说着一脸新奇,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王秋实哭笑不得,转头看贾帅,只见帅比一脸无力的看着他,还无奈的摇摇头,表示自己真的没办法了!
  算了,写就写吧!
  泥土,
  这个题目其实也挺熟的。
  王秋实想了想,决定写前世自己颇为喜欢的一首短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