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敬畏之心 / 少年英雄 2

少年英雄 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思达也深谙此中道理,不可能改变那些杂乱环境和秩序,一开始让他很不舒服,但慢慢的也就习惯了,可是因为与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不一致,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思达所到之处,都会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有些夸张,再说思达记住这些没用的东西,也没有必要,所以我们理解思达与常人不一般就够了。
  思达也爱好绘画和音律,更喜欢大自然,春暖花开,山花烂漫时,他常常率自己的亲兵卫队来到野外,他让卫士们远远的看着,自己钻进花丛中,闻着浓浓的花香,还要躺在松软的草地上,听虫鸣、鸟叫、流水声和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感知天籁之音,往往沉醉其中,一呆就是一天,直到卫士们火急火燎的四处寻找,通常先找到他的狗狗飞雪,才能找到他,但他也不愿意起来,大家只好一拥而上,把他抬回皇宫。
  回到皇宫,有时,他还会把自己在花丛中的景象,非常绚丽的拨洒在纸上,开始只是涂鸦,后来在他再三要求下,皇帝让皇宫里的画师教他画画,小思达越画越好,越画越传神,最后无论是花草,还是人物都达到形神兼备,几可乱真的地步,偶有大皇子思达的画作流落在外,就会成为百姓争抢争相购买的景象。
  有一幅“繁花耀星空”图,画的是大皇子思达自己,和他的狗狗飞雪慵懒的仰卧在绿草茵茵的草地上,但草地已被姿态各一,繁华绚丽的花朵差落有致的遮盖,只露出沉醉的思达一只手嗅着一朵花,另外一只手擎着一只箭,与思达深邃的眸子一样,正对着画作上边若有若无、神秘浩瀚的星空……
  据说这幅画创作出来后,就引得皇帝和宫中一片惊呼,皇帝直呼思达惊为天人,但不知为何,最后此画作居然神秘消失,有传闻是有小偷所偷,也有人说是宫中有人所偷,再被带到宫外……
  皇后本欲要皇帝彻查,但皇帝当时正在东征西讨,且对思达画画本来就不屑,皇后怕小题大做惹皇帝不高兴。而且画作失窃事关皇宫的安保问题,更担心皇帝当成天大的事件对待,让很多无辜的人牵涉进去,甚至事关他们的生死……
  皇后在追查皇宫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后,将思达周围的人除了徐明、李芒,以及管家李观等信得过的人之外,全部遣还回民间,再换成皇后精挑细选的人员,并要求大家三缄其口,不许提及。
  思达有时候也把自己听到的,或想像到的声音,要皇宫里的乐师记载下来,后来就缠着乐师们教他,最后自己创作乐曲,时间一长,一时成为音律专家。
  有一首《人间幻境》就从皇宫传到民间,成为达官贵人们心头好,都以家里能演奏一曲为荣。
  平民百姓当然没有这样的雅兴,他们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有这样的条件和能力。
  但因为思达不喜欢舞枪弄棒,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达越来越与皇室成员格格不入,尤其是不喜欢军事和斗争,因为有小曹植之称和绘画、音律方面的天才表现,在宫中,思达几乎没有朋友,处处受到排挤和打击。
  皇帝和皇后本来很喜欢思达,他小小年纪却能用诗歌、绘画与乐曲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深情,但随着二皇子的降生,而且思达越来越表现出对政治和军事的没兴趣,不关心,皇帝不无忧虑的对皇后说:“难道这个思达,以后只能在宫中为我们当一个乐师、画师,或者写几首诗来哄人?那我们养他有何用……”
  皇后说:“虽然思达不像思睿等其他几个王子,但是他的出现,就是最好的安排,都是上天好生之德对我们的恩赐,思达沉醉其中,自己自然是快乐的,也给我们很多的惊喜和快乐,陛下也不希望王子们以后个个都骁勇善战,都来做皇帝吧……”
  皇帝点头称是。
  “但我总觉得这不像一个王子,倒像一个江湖艺人,所不同的是他衣食无忧……”皇帝说。
  皇后跪下说:“陛下不要轻视思达,也许多年之后,多少个会打仗的王子,也不及思达一幅画那样广泛流传,影响深远。陛下如果担心思达,可以安排可靠的太尉和将军,带着他多参加一些军事行动,也许会有所改观……”
  皇帝恍然大悟,点头说:“也只能这样了……”
  皇帝于是安排太尉江旦及几位大将军,在外出打仗时,都带着思达,在做好安全保护之外,更要教他如何打仗,尤其激起他对军事和打仗的兴趣。
  第一次出外平定一处小股匪患,思达死活不肯去。
  江旦说:“大皇子不想感悟一下,你从未见过的天籁之音,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全不一样的美景……”
  果然,思达马上兴趣盎然,翻身上马,要马上出发。
  刚开始,思达只是跟着大部队骑马观花,他的兴趣当然不在打仗上,太尉和大将军们也知道保护大皇子的安全是第一要务,所以大皇子并没有看到战争的残酷,有的只是与他过去所了解的不一样的自然美景和大自然的声音。
  但是慢慢的,思达也对带兵打仗有了兴趣,除了和太尉、将军们探讨兵法和计谋,思达还大量的阅读了军事和指挥的兵书,本来思达就是天禄阁(皇家图书馆)的常客,过去只对文学、艺术类的书感兴趣,现在一本本的兵书都被他阅读了。
  以思达的聪明和睿智,所以,几天不见,他在太尉和军师、将军中间出现时,往往都有自己一套独到的见解,而且说的将军们心服口服。
  所谓士别三日,真的是刮目相看啦。
  快看书啦,只有多看书,才能让人刮目相看呢。
  所以说,一个孩子,也许有他天才的一面,独特爱好的一面,但所有孩子其实都是一个杂家,他对什么都感兴趣,你让他接触的事物越多,他越有兴趣,也越快乐,取得的成就也越大。当然不可能让一个孩子亲身接触到世间万事万物,但是有一样好东西,那就是书籍,前人或他人对万事万物的经验总结,让孩子对阅读感兴趣,并喜欢读书,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最简单最容易也是最好的教育。
  可惜的是,现在中国的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就把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成就都一个个慢慢的扼杀在摇篮里了。
  经过一年多的军事行动,其实更多的是皇帝和太尉、将军安排的一个个军事演习,思达除了有顶级艺人的才艺,更加具有大将风范了。
  思达尤其喜欢汉朝的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因为这两人都出身贫寒,霍去病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卫青可以说是从奴隶到将军,但他们都善于灵活用兵,敢于用奇兵深入敌后,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卫青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思达尤其赞叹卫青的奇袭龙城和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认为以最小的代价出奇致胜,从而取得辉煌的战绩,这是作为大将军最值得称道和名垂青史的业绩。
  这让皇帝,尤其是皇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一次,东突厥来利可汗亲率30万大军,突破长城杀气腾腾而来,所过州县,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皇帝勃然大怒,准备带兵50万亲征。
  赵帝国边疆多次受到突厥的骚扰,皇帝早就想灭掉突厥,奈何突厥和很多北方的马背民族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只见骚扰,不见下落,连教训一下的机会都没有,如今难得突厥聚焦30万大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皇帝正想出兵,皇后提醒他要让思达锻炼锻炼,皇帝一想,对啊,让思达打头阵,既为锻炼,也为诱敌深入。
  于是皇帝封思达为征北大元帅,带兵20万迎敌,自己准备带兵30万接应。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