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都市点将录 / 第八十九章 出山入世

第八十九章 出山入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茅方醒来,桌上除了有一盘瓜果之外还有一张杂粮饼子,想来是左慈给茅方做的早餐,而左慈早已没了踪影,茅方吃完早餐,将那蛇皮硝制之后做成了一件软甲,反正自己这个年纪身高也以长足,不虞日后穿不下,其余的蛇皮被他做成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蟒带,枪套,匕首袋一样不缺,还有剩余被他放进包裹里收了起来。
  收好了遁甲天书大点好行囊之后,茅方先去给自己的那些禽兽朋友告了别,看了一眼自己待过的五年的洞府,下山去了。
  来到山下的茅方也不知该去哪里,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左慈童渊,认识的人也就只有华佗了,况且他对自己还有救命之恩,于情于理自己也都应该去看看他。
  想到这里,茅方背着行囊按照来时的方向,向谯县走去。
  按照年月推算,此时应是建安二年,此时袁术应该已经称帝,袁绍自命为大将军,这时茅方所知道的在这一年发生的事情。
  不过这些都与他无关,这天下爱谁当家谁当家,总不至于管到他一个小老百姓的头上。
  茅方打定了主意,既然左慈让自己下山,自己便下山,去看望了华佗之后,凭借着自己的地遁术好歹也能帮把手,日后就做一个悬壶济世的郎中吧!
  他不是让自己了却尘缘嘛?也不告诉自己该怎么做,那么等着便是了。
  不过这一路行来茅方感到有些奇怪,按说八月天应该已经开始秋收了,为何路上不见行人,并且田里的庄家大都荒废了也没见有人来收拾,按说在这个年代,民以食为天,还有什么比种地更为重要的事?
  抱着这个疑惑,茅方走了三个村子,总算是见着了活人。
  说是活人也不确切,因为看到墙根下那几个还剩下半条命的老人,活人这个词,即将与他们断绝瓜葛。
  “老人家?你们怎么了?”
  茅方走上前去,扶起了一个肚子肿大的老人开口问到。
  “饿~~”
  老人有气无力吐出这么一个字。
  茅方闻言,赶紧从包裹中拿出一块杂粮面饼递给了他。
  谁知道刚才还有气无力的几个老头老太看到粮食,“噌”的就站了起来,被茅方扶起的那个老头更是两眼冒绿光,一把抢过茅方手中的面饼,大口大口的吞了下去。
  几个老头老太冲上前来,一双双枯瘦的手犹如鹰爪一般撕扯着茅方的包裹。
  茅方正当年龄,况且有武艺在身,按说一个甩身就能将几人击退,但是他却没有那么做,只是将包裹里的天书和一些别的东西拿了出来,包裹就任由几人夺去。
  看到几个老头老太趴在地上将那些洒落的面饼残渣送到嘴里,茅方就忍不住的心底泛酸。
  幸好,人数不多,茅方包裹里的粮食让几人填饱了肚子。
  茅方捡起空空如也的包袱皮,将天书等一应事物放好之后才又开口问到:
  “老人家,怎么这么大的一个村里就剩下你们几个人,其他的人呐?”
  老头吃饱了饭,想来羞惭之心渐起,有些惭愧的先道了个歉:
  “实在是太饿了,这才~~望小哥原谅则个”
  “不碍的,我年轻力壮有的是糊口的办法,能救你们一命,也是我的功德!”
  几人听茅方如此说,更是羞惭。
  “恩公如此说,真是羞煞老朽了,无以为报,请受老朽一拜吧!”
  说着就要给茅方叩头。
  另外的几个老头老太也是如此,茅方赶紧将他们扶了起来。
  “恩公方才问这村里的人?”
  “是啊,我这一路走来也没见到几个行人,地里的庄家也都荒废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唉~~国家不靖连年征战,青壮都被拉去当兵了,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原本指着地里的营务还能有口饭吃,今年五月却又遭了蝗灾,村里的人啊,能走的都去逃荒了,就剩下我们这些实在走不动的老鬼在这里耗着,活到哪天算哪天吧!”
  老头连连叹气,对未来的生活丝毫不抱希望。
  “那你们怎么不去衙门寻求接济呐?”
  茅方问完就有些懊悔,地方政府要是条令通达何至于此啊!
  “唉,别提了,衙门现在都是由将军把持着,但凡有一粒粮食都紧着当兵的用,哪里会管我们这些无用之人的死活?”
  老人看的倒是透彻。
  “奥!”
  对于这个问题,茅方也无能为力,但是让他眼睁睁的看着几人饿死,实在是于心不忍。
  “老人家,此去西南五十里有一座括苍山,山上瓜果丰盛足以果腹,你们此去寻山中一座洞府,那里还有一些今年的种子,等到来年开春,你们就开出几亩田地,权且糊口吧!”
  茅方给他们指了一条活路。
  “恩公,现在别说五十里,就是二十里我们也走不到啊!”
  茅方自然知道他们所求何物。
  “没事的,你告诉我县衙在什么地方,我去借粮,好歹让你们走到山上!”
  “啊?这~~若真如此,我等定为恩公建祀,供您长生牌坊以报厚恩啊!”
  不由分说,几人又趴在地上噔噔的磕了三个响头。
  看到这一个个年纪都能当自己爷爷奶奶的老人趴在地上给自己叩头,茅方心里更是酸楚。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茅方对张养浩的这首词体会更深了。
  安抚了几位老人,问清楚了道路,茅方便踏上了借粮的征程,沿途看惯了村落里那些双目呆滞的老人,茅方的心里五味杂陈,感觉自己的任务愈发沉重了。
  一直走到县城里,才从那宽阔的街道上看到了几分由灾民带来的几分生机。
  “父老乡亲行行好,给一口吃的吧!”
  “张孝廉,只要一筐粗粮,我这女儿就归您嘞,刚刚十五岁的黄花丫头啊~~”
  “只要能给我娘一口吃的,我这条命就是您的~~”
  或是乞讨,或是自卖自身或是鬻儿卖女,此起彼伏的叫声在耳边响起,返观那些被拉住求助的官绅孝廉,一个个的肥头大耳脑满肠肥,带着几个家丁在街上耀武扬威,与那些灾民讨价还价,付出一顿饭的代价就能得到一个青春年少的姑娘,或是一口吃食就能得一个壮年劳力,看起来这世间不是无粮,而都是有粮的都到了无良的手上。
  “不患寡而患不均!古人诚不欺我!”
  茅方看到这种景象也能明白这个社会为何沦落到此。
  嫌贫嫉富是人类自有秩序之后的本能,当社会财富分配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上就会形成一种戾气,并且人类会分化出两个阶级,财富多而人少的一方代表着上层阶级,人数多而财寡的一方是下层阶级,两个阶级天生对立,若是朝廷有治居中调和,还能延续国祚,如果朝廷站在底层阶级一方,虽然会受到上层阶级的压力冲击,但仍不失为一个清平世界,如果朝廷站在上层阶级压迫底层阶级,当他们丢掉尊严都吃不上一顿饱饭的时候,那么阶级矛盾就会爆发,人数众多的底层阶级就会疯狂的报复这个社会,而报复这个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摧毁,重建。
  但不幸的是,历朝历代的朝廷,站在上层阶级这边的居多,所以才有了华夏五千年历史十几个朝代的更迭。
  茅方感慨一番后,拦住了一个肥头大耳的乡绅。
  “劳烦这位,县衙怎么走?”
  那乡绅看了一眼茅方,见他衣服虽然破旧但是浆洗的干净并且穿戴整齐,身材虽然瘦弱但是肤色健康,并不是街上灾民的样子,况且看他身上背着兵器,眼神灿然夺目,显然是个江湖人。
  于是说话的语气便客气了几分。
  “从这条街走到头,向右转,一眼就能看到!”
  “多谢了,看你人不错,帮你行个善事!”。
  茅方冲他一笑,转身而去,留下不明所以得乡绅站在原地纳闷。
  走过了这条街,果真一眼就看到了县衙,茅方将刚得手的钱匀给了路边的灾民,便迈步向县衙走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