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三国之巅峰召唤猛将系统 / 第二十九章 王佐之才荀彧

第二十九章 王佐之才荀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太过惊世骇俗。
  目前还不能公诸于世,杨毅也不宜在太后的寝宫多待。
  好在太后的寝宫,宫女跟宦官们没有太后本人的命令,根本都不敢入内。
  杨毅走出宫门之外,还在考虑其中得失,耳畔忽然传来王允的声音:
  “杨贤侄,可曾见到太后么?”
  没想到杨毅在宫里胡天胡地几个时辰,王允居然一直在等他。
  杨毅倒有些感动,忽然看到王允身边,还站着一位青年文士,仪容清隽,很是不凡。
  那青年文士也在观察杨毅,发觉杨毅的目光,拱手行礼道:“在下荀彧,恭喜杨使君。”。
  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
  这句话,在后世已是耳熟能详。
  说的就是荀彧!
  “荀彧,荀文若?”
  杨毅听到青年文士的声音,身子一震,心脏猛烈跳动起来!
  面前这个身材颀长的青年文士,就是曹操的左膀右臂,被称作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
  等等,荀彧一见面,就说恭喜我,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看出了我跟太后……
  窝草,那也太变态了吧!
  杨毅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心里的激动与震惊给强行压了下去。
  王允抚掌大笑,问道:“文若,如何得知杨贤侄大事成了,恭喜他做什么?”
  荀彧收回了目光,淡淡笑道:“杨使君行走的时候,步履轻捷,目中有神光四逸,如沐春风,分明是太后是有了嘉奖,让他心情愉悦,难道不值得恭喜吗。”
  你妹!
  吓哥一跳!
  果然不愧是顶尖谋臣,洞察力太强了,一眼就看从细微之处判断出了自己的心理状况。
  对于荀彧,杨毅只有一个字:
  服!
  毫无疑问,荀彧在英杰璀璨的三国,绝对称得上是最顶尖的谋士。
  在前世三国当中,曹操一生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决策,都有着荀彧的影子在其中。
  曹操能够成就魏武霸业,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要算在他手下的顶级谋士荀彧身上。
  因为荀彧不但谋略绝世,忠心耿耿,还交际广阔,举荐了一大票人才到曹操麾下。
  像郭嘉、荀攸、陈群等人才,几乎全都是荀彧举荐的。
  “荀文若,真是眼光独到啊!”
  杨毅打量着荀彧,忍不住赞叹一声。
  王允脸上表情奇异,点头笑道:“文若难得对他人刮目相看,既然你们一见如故,不如去王某府上聚上一聚,小酌几杯?”
  荀彧点头微笑:“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叮,慧眼识英才使用失败!”
  “叮,慧眼识英才使用失败!”
  ……
  在王允的马车上,不知道多少个失败的提示过后,杨毅总算是听见了一次成功的系统提示音:
  “叮,慧眼识英才使用成功,恭喜宿主检测到绝世谋士,荀彧!”
  荀彧,当前武力64,统帅88,智力98,政治108。
  技能1,王佐之才:当荀彧认了主公且忠诚度达到满值的时候,荀彧与他主公政治属性各加2点。
  嘶!
  杨毅倒吸了一口冷气。
  什么叫顶级谋士?
  这就是!
  荀彧的政治属性,竟然在100以上,智力也有98。
  不输给神诸葛村夫多少啊!
  杨毅看着他的眼神,就像是猫儿看着鱼一样。
  因荀彧智力达到100点以上所以造成系统乱入现乱入3人进入本世界,分别是鱼俱罗,徐良,曹宁,是否公布?
  “暂不公布。”
  ...........
  “久闻荀文若是王佐之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杨毅紧紧的盯着荀彧,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
  对于这样的强力大腿,当然是不择一切手段,也要紧紧的把他跟自己拉在一起。
  以后绝对是要走上争霸天下这条路的,难道还把这样的谋士留给曹操?
  “杨使君,过誉了。”
  这时候的荀彧,已经有了大家之风,但也架不住杨毅这样的看法,给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两人……什么情况?”
  王允诧异的看了杨毅与荀彧一眼,杨毅跟荀彧之间,好像都在观察彼此。
  “这两人都是世之大才,难道早就互相认识?”
  他想不明白杨毅怎么又跟荀彧拉上了关系。
  一路交谈,到了王允的府邸。
  自然比不上皇宫,但也算是富贵堂皇的大宅。
  王府后堂之中,酒过三巡。
  荀彧终于忍不住问了一个问题:“听说前几日洛阳有一首怀古词,流传甚广,堪称是千古绝唱啊,不知道是谁作的。”
  “彧心里,好生向往,王大人在洛阳交际广阔,可有听说过么?”。
  荀彧问的……好像是我?
  杨毅故意当做没听到,心里却暗爽不已。
  被这样的牛人给崇拜,那感觉,美滋滋!
  嘿嘿!
  一首诗词,就震住了荀彧这样的大才,再抄个十几首,是不是能叫他纳头就拜,忠心投效?
  当然,这事也就只能在脑海里YY。
  此时荀彧的家世,虽然比不上袁绍,却也非同小可,称得上是当今名门望族之一。
  没那么容易,叫他死心塌地的臣服。
  所以杨毅准备先一步一步来,先跟荀彧搞好关系、混一个脸熟、刷刷好感先。
  “文若真是问对了人啊!”
  王允恍然大悟,手指点了点荀彧,笑道:“文若,你却是不知,这千古绝唱怀古诗的作者,其实你也认得。”
  我认识?
  荀彧腰背挺直,脑海里搜寻记忆,发现没有半点印象,凝声道:“中郎大人,这话……怎么说?”
  王允站起身来,抚掌笑道:“七步成怀古绝唱之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正是我杨贤侄。”
  话语中,带着浓浓的骄傲语气。
  “什么!?”
  他笑得开怀,荀彧的嘴巴却张大了,愣愣的看着杨毅,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那一首怀古词,说尽了王朝兴亡之事,何等沧桑?
  他原本以为作者是哪一位看透人世兴衰的大儒,没想到是面前年纪还不到二十岁的杨毅。
  杨使君,果然是人间少有的奇才!
  想到这里,荀彧也离席站了起来,对着杨毅躬身行礼,说道:“杨使君惊世大才,彧心中好生佩服!”
  杨毅连忙扶起了荀彧,摇头叹道:“中郎大人谬赞了,小子不过是游历天下时候偶有所得,比起王中郎与荀文若的治国之才,差得远了。”
  花花轿子人抬人嘛!
  交情就是这么来的!
  荀彧脸上却浮现一抹钦敬神色,举杯道:“杨使君大才,而且心怀天下,无论如何都要敬你一杯!”
  酒席上面,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杨毅跟荀彧的关系也顺势拉近了些。
  王允忽然开口发问:“文若,你向来多谋,对如今的朝局可有什么看法?”
  荀彧的脸色沉重起来,摇头叹息道:“洛阳之事,已不再可为。不瞒王中郎,彧心灰意冷,已经向大将军何进告病请辞,回乡隐居,中郎大人大人若能听某一劝,可以准备收拾家眷银钱细软,准备一二了。”
  “什么,荀彧要告病还乡了?”
  杨毅记不清三国历史细节,但是此时的荀彧,显然是对烂透了的大汉朝廷失望透顶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