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写意周流 / 打扫工作

打扫工作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打扫是再平平凡凡不过的件事,从入小学起或更早,孩子业已投入过打扫这项工作,尤对于农村孩子的勤劳更不足道了。恰恰因为接触得早,略视起来也愈快些,只因小时候畏于老师和家长颜色,故不敢不认真执帚撮畚,迨及习以为常,便学会了偷奸使滑。其实这并无可厚非,谁都出现过躲懒的情绪,我自己也曾逃过大扫除,并以此为占了便宜,究竟可怕的是这种态度渐漫至其余事情上来。
  染浊一杯清水很是容易,你只需滴入黑墨即可,更不多少,一滴足矣,正如你以打扫为小可,亦能小喽“天下”——有臭袜子不洗小事,作业没做完小事,考试看错题小事,忘记对人的承诺小事......那末到头来什么才算作大事咧?殊不知大事累于小事,千里积于跬步,倘热衷于砌空中楼阁,一个不慎便要堕地身亡了。
  俗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此话端的有深理哩,其阐明的正是“心”与“行”的作用关系。佛家有言:“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清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第五者真假我是不知,前四者着实不错,通俗讲来,周遭环境干净了,本心也自然洁净,做事更见成效,设或放你进垃圾堆学习,包票你叫苦连天;当你清净所处,不独四下赏心悦目,自身气场也一扫干净,熟人见了称好,旁人见了可爱。是以美化一杯清水也极容易,掺入少许砂糖便可,以至夫水自甘甜,而他人饮之觉爽。
  现代教育下的人们见识颇广,可以坐论家国大事,或义愤于某一新闻报道,往小处说来,人们又总要抱怨工作上、学习上的种种问题,数落身边人的不是,偏则他对自家极为宽容,房间再怎么腌臜也看得过眼,需知“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再有是“胸怀大志”者,他自以为那志量忒大了,便不屑乎小事上,像甚扫地、拖地、洗衣服俱不用理会,每日在外打拼火热,回到住宿就歇屁,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于是他成天叫嚷如何如何,全然一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样子,我看罢,断乎他难成气候,常言“不能正己,焉能化人”?
  此处兴许有人反驳我说:“你所言权代表个人环境,若多人居住寝室如何?”这样的烦恼着然在成家之前随处可见,跟你打伙的室友大抵就是上述不在意小事者,这时候人的私心会作祟——我要是帮他们打扫,岂不显得太过吃亏?所以这样的想法一出,即使原本爱干净的亦撒手不管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大家一齐邋遢罢。我有个记不大清的例子,忘却了主角名字只依稀忆起她的事故,说她入狱之时,先用旧布做了马桶垫子,并把床面的墙罩起来以防灰尘——试问监狱岂好过多人之寝室?直不可相提并论耳。
  我们虽不至于那般境地,却要明白之伟大在于清心濯志,明神见性,是以无论所处哪般光景,休要姑息放纵。生活皆缘细事,唯有弃“志”方能言“志”,故宿不净则身不净,身不净则心不净,心不净则事不谐,诚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者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