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佛来也 / 第十六集:出四种家

第十六集:出四种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所以释迦牟尼佛呢,用一个最好的表法给我们表现,出家修行,真正的舍离这个五浊恶世的家,当然这个表法的过程当中,他有他特定的含义,如果我们能够真心的把世俗的家庭抛弃,真正的为真理为众生为大众服务的话。
  出家修行当然是最好不过,当然能够在家修行,只要你心里面能够脱世脱俗,能够寻求真理而奋斗,也是等同于出家。
  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告诉我们,也有四种出家,叫出五欲六尘的家,就是出世俗的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有老婆孩子在一起的这种世俗的家。还有出烦恼的家,出三界的家,出生死的家,这四种出家。
  在这四种出家当中,还有四种出与不出,就是身出心不出,身心俱不出,心出身不出和身心俱出,这四种出家。
  我们很多人,虽然学佛,遇到佛教,也修行,但是他身体不出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居士,在家修行,心里面出离不了这个五欲六尘的家,对这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爱还常常的生起,没有出离的心,所以这种学佛人叫身心俱不出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啊,虽名佛教徒,可是他不是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为求真正究竟圆满的解脱,而出家的,而真正学佛的,所以这个身心俱不出。
  不是指的不学佛的人,当然也包含不学佛的人,他为了名闻利养,而念佛修行,所以我们看看我们是哪一个类型的人呢?
  再就是身出心不出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出家二众,比丘,比丘尼,很多人虽然身体出家了,但是心里面根本没有寻求这里的心,只是在佛门里面混碗饭吃,途个安静,到佛门里面去养老。
  还是心中贪恋着世间的一切的名闻利养,还在追求,所以身体虽然出家,心在红尘当中,根本没有出家,这两种人呢,不是真正的出家。
  第三种人呢,就是心出身不出,这是真正在家的修学的佛弟子,他身体在五欲六尘当中工作忙碌,可是心呢,却有出尘的志向,不为一切世间的名闻利养财色五欲所束缚。
  就像释迦摩尼佛当时在王宫中一样,身在王宫,心在宫外,在了脱生死当中啊,尤其现在正值末法时期,很多人学佛,都不会出家,在家和光同尘。
  真正做一个在家人的典范,以佛化家庭来了生脱死,这也是现在这个社会的一种现象,就像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的生活就是道,在生活中像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染,整天在和一切人事物交往。
  而这颗心呢,始终怀着一颗菩提心慈悲心怜悯心,佛菩萨的心,在逢事对缘对镜当中,去成就自己的菩提大道,这样的在家的大德居士称为心出身不出的真正的出家人,所以现在这个社会很多,我们不要看到很多人虽然在忙碌,虽然在做各种各样的事业,但是他的心绝对是有出尘的志向,成佛的志向。
  末法时期有很多的大菩萨,都行化在世间,外现凡夫身,内密菩萨道啊,以这种身份来示现在这个世间,来和光同尘,来会合一切的众生,来教导一切的众生,帮助一切的众生,这就是佛所说的四摄法中的同事度啊。
  应以何身得度就现何身,这是末法时期度众生最好的方式,所以法越末,佛菩萨越示现在凡夫当中,和众生和光同尘的度化众生,但是他的心呢,始终是菩提慈悲感恩清净平等觉悟的,丝毫不受污染,这是真正的出家,属于心出身不出。
  第四种是身心俱出的这类的人。
  这一类的人呢,从小抱有出尘之志,决意出家,这个身体不染红尘,出家修行,心中怀有成佛度众生的大志向,所以出家之后呢,刻苦修行办道,就像我们所熟知的印光老法师,虚云老和尚,谛闲老法师一样,这些大德一样。
  出家之后,热衷办道,不辞辛苦,为众生服务,真的堪做人天典范,为大众示现身心俱出的最好的模范,值得我们学习,这两种心出身不出和身心俱出的人是真正的出家人。
  在现在这个世间也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仔细的观察,把自己的心,真正的去礼敬恭敬一切众生当中去观察,才能够不失之交臂,把圣人看成凡夫啊,圣人只是常,往往和凡夫所作所为是无二无别的,只是他的心不同。
  就像释迦摩尼佛在这里表法一样,真正的不受红尘的五欲六尘的污染,这是四种出的状况。都是代表着出世俗的这个家,红尘的小家,还出三界的家就是出这个三界六道轮回,欲界、色界、无色界,出这三界的家,还有出轮回生死之家。
  那么把这些家都要出离,真正的心出身不出和身心俱出,都在完成这个出三界生死轮回五欲六尘的这个就家。
  所以我们要有这样超胜的志向,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毅然的为寻求真理而奋斗,尤其我们要深刻的去体会,真正的为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将来也为一切众生的解脱而努力奋斗,学习释迦牟尼佛把这个世间一切的恩爱名利妻子丈夫儿女都从自己的心中去放下,而生起为真理而奋斗解脱而奋斗的大丈夫的心。
  当然这个出离这个奋斗并不一定让我们去出家修行,刚才也说了有心出身不出和身心俱出这两种都是大丈夫所为,我们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
  想出家的可以真正的身心俱出的去修行,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身体不能出家,在家修行也照样能够达到究竟的圆满,可以真正的去在家庭当中去弘法,去达到内心的清净。
  当然在家庭当中修行,非常的困难,有各种各样的干扰,牵挂,但是也有他相应的好处,如果我们单纯的出家修行,修行定力不够的话,志向不坚定的话,再接触人群,将来度化众生的时候,就会像前面所说的这些仙人一样,怎样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