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佛来也 / 第122集:七不退法

第122集:七不退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佛说:“这七不退法,不管男女老少都应奉行,要知道世事无常,只有法施不坏,真理永存,我们的本性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
  “另外还有七法一定要记住,去依教奉行,就能长养善心,就不会违背法理。这七法是:”
  “第一,事要求少,但做的要多,我们只求去做事,但要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是没事,但是我们没事的时候,还要尽心尽力去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弘法利生的事业,只管去做,心丝毫不执着,做的要多,心上要无欲无求,只管耕耘,不管收获。”
  “第二,态度要沉静,不要多言乱语,要说话温柔仁慈,不出恶语,到一切处都要沉稳,对人对事对物要平和温顺,言语柔和。”
  “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沉得住气,都要心不动不摇,始终安住在佛念当中,不被一切环境所左右,平时也不要说一些无关修行的话。”
  “说一切话都要怀着一颗仁慈,博爱,度众,利他的心,绝对不说恶语,坏话,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等等。我们凡是说话都要与人有益,劝人修行,劝人念佛,劝人求生极乐世界。”
  “第三,睡眠要少,不要懒惰,心常行慈,不害众生,因为睡眠多了容易昏沉,不利于修行,容易懈怠,增加五欲。”
  “一定不要懒惰,每天按时起床,诵经,念佛拜佛,做一切有利于众生的事情,少睡眠多精进,到任何地方要行事仁慈,对人和睦,不能有丝毫损害众生的事业,身口意始终守护住,身不去害众生,口不去骂众生,意不去损害众生,也就是不去想损害众生的事情。”
  “第四,为大众做事,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要尽心尽力去利益众生,为众生的利益至上,为自己的利益不要放在心上,只要为众生,要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要忘我牺牲的来承传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我们要这样去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
  “第五呢,不要自赞毁他,心中要常行慈悲,不管我们有多高的成就,有多大的功名富贵,我们都不要来贡高我慢,更不要瞧不起别人。”
  “凡是佛所说一切法,都是无有高下,平等平等,任何人不得说自己学的这个法好,那个法不好,加以诽谤,你们这样就是在谤佛,谤我,就是在谤法谤僧。”
  “一定要知道,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要赞叹别人,谦下自己。对任何事情,都要怀着一颗慈悲怜悯心,对众生要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去爱护帮助教化,令一切众生走上真正的觉悟之路。”
  “第六,不要和恶人在一起,要多亲近善知识,恶人难以教化,我们就暂时性避开他,不然的话,我们就容易染上习气。”
  “多亲近善知识,每天跟善知识在一起,就算是不学习,我们也会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能够增益自己。恶人一定要摒弃之,并不是说不去同情可怜他们,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有机缘的时候再来教化。”
  “如果教化不了,帮助不了,我们就要默摈置之,远离他,我们要在适当的地方场合去默默的关心他,帮助他,使他能够改变。我们一定要冤亲平等,善恶平等的去救度,暂时性度不了的人,这时候救度反而会伤害自己,只好等待时机成熟再来救度。”
  “第七,我们求法守法要弘法,不要忘记真理,我们每一个学佛人,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去善求取,向一切善知识,大德去请问,真正的能够学习明了,去懂得更多的法,更多的真理。我们一定要守护一切的法,按照法的义理去依教奉行实战,来证得真正的果位。”
  “自己能够求法守法获得利益,我们就要去弘法,把自己所获得的,所求得的,所证得的这些法理法义,去无私的弘扬宣传给一切众生,让更多的人能够觉悟。”
  “我们要不忘真理,在求法守法弘法的过程当中真正的获得真理之后,我们要把这个利益去真正的教导给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获得这个利益。我们能够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劝导一切众生能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诸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能够奉行这七不退法,千万年后,佛陀的教法也照样能够日月同光,普救世人,希望你们能够这样去做,去自利利他,弘法利生。”
  佛陀就这样无尽慈悲恳切的来叮咛一切的众生,就像要去世的母亲一样,这样在自己临死之前给一切儿女这样谆谆善诱。
  佛陀在这个地方短暂的住了几天之后,就离开巴连弗城,佛就问阿难说:“巴连弗城是谁建造的呢?”
  阿难就说:“这个城是大臣雨舍所建,他是怕邻国来攻打,为了防备,才建造这样一个城墙。”
  佛陀听后对阿难说道:“阿难,国防非常的要紧,这个城很合乎正理,这个城是贤人住的地方,商业非常的茂盛,正法可实行。”
  “用来防守不是用来侵略别人的,这样敌人打过来,这个城墙就不会被打破。城将来破的时候只有三种情况,哪三种呢?一种是大水的冲毁,二种是大火的焚烧,第三种是城中的人和城外的人合谋。不然的话,任何城市都不会被人破坏。”
  佛陀就出了巴连弗城,雨舍大臣对佛陀非常的恭敬,为了纪念佛陀,就把佛陀走过的这个城门改名为乔达摩门,佛陀度过的河就改成乔达摩河。
  乔达摩呢,是佛陀在俗家的名字,即是悉达多。佛陀继续往前走,来到达毗舍离国,这时各地的比丘都互相赶来跟随佛陀,佛陀就在毗舍离国开始最后的说教。
  这时候,达毗舍离国有一位美女叫庵摩罗,是当时有名的美女,家财万贯,拥有良田奴婢不计其数,当她听到佛陀和比丘光临毗舍离国的时候,很欢喜的乘坐宝马,带着侍女,出城迎接佛陀和比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