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建文野望 / 六十三 不必再劝

六十三 不必再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既定的需求已经达到了。以这一封陈天平亲手书写的国书,朱允炆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整个南越。
  不过国书中当然也提及,陈天平请封南越王。如果朱允炆接管南越后不册封陈天平,恐怕有点说不过去。
  更何况,不启用陈氏的话,也得启用其他越人来治理南越,还不如给陈氏做个顺水人情。
  但凡朱允炆手中有与胡季犛一战的兵力,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
  而朱允炆手中,恰好有千支新造的铜制鸟铳。
  这种鸟铳,最多只是在海上与秀一一战,用以摧毁敌方的木船,当然是威力甚大。
  但是陆地上的大战,手执这种鸟铳的士兵,战斗力究竟如何,朱允炆也很想检验一下。
  反正鸟铳的生产已经全部移往海外,朱允炆也不怕鸟铳技术泄密。
  朱允炆还朝,发布的第一道政令,便是征发一千人前往南越剿灭胡季犛。
  朱允炆手下当然没有这么多士兵,士兵只能从京营中调拨。
  这种成建制的士兵调动,距离又这么远,朱允炆当然不能像之前募集保安队那样,写个条子就调人离开。而是要在朝堂上发布圣旨,再由相关部门走正当途径实行。
  圣旨一下,不出意外地,又是群臣反对。
  第一个出言反对的,就是户部天官。
  “臣启陛下,国库的银两如今都有了出处。再要调集士卒远征,恐怕粮草难以为继。”
  但如今的朱允炆,跟两个月前的朱允炆已经大有不同。
  既有了枪杆子,又有了钱袋子,朱允炆的腰杆比之前硬气了很多。
  “大军用度,一律由内帑提供,不必再经国库。”
  朱允炆的内帑,如今是几千斤黄澄澄的金子。
  这些金子拿到各地区贩卖,万贯大明宝钞不在话下。
  更何况,夷洲的铜矿还在全速开采中,朱允炆估计,等到明年开春耕种之前,又能收获几百斤黄金。
  “胡贼势大,一千人恐怕不是对手。南宁三卫已经折损了,京军再败,恐怕有失天威。”
  兵部侍郎劝道。
  朱允炆的鸟铳,目前还处在相对保密的状态,除了齐泰等近臣之外,就连兵部侍郎也不知道。
  “胜败有凭,朕自有考虑,不劳爱卿多虑。”
  朱允炆也不想在朝堂上把自己的秘密武器公布出来。
  “盲目对外用兵,是取乱之道,陛下不可不察。”
  说话的是礼部司文山。
  对这个司文山,朱允炆是一点好脸色都不想给。
  朱允炆自衬,已经有了扳倒司文山的实力。但凡能抓住个机会,就要让这个人从朝堂上永远消失。
  “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劝。”
  朱允炆连驳斥司文山的兴趣都没有,一句话把司文山噎在当场。
  “请陛下三思。”
  司文山没有任何退回的意思,就这么站在奉天殿中央。
  “朕三思过了,礼部退下。”
  “陛下,兹事体大,陛下不宜擅动。”司文山保持着自己的倔强。
  见司文山跟皇帝正面对刚了起来,司文山手下的礼部属官,以及与司文山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各重臣纷纷站了出来。
  “请陛下三思。”
  十几名官员一齐出班,大有威胁皇帝之意。
  “啪”朱允炆一拍龙椅扶手,站了起来。
  “还有哪位不认同朕出兵的,一同站出来。”
  朱允炆的话说得很明白。
  朕就是要出兵,别教我停下来。
  朕就是爱打仗,呼吸打着节拍。
  朕今天就要看看,朝上有恃无恐的,还有谁。
  朕要跟司文山撕破脸了,你们选边站吧。
  站出来,或者乖乖在朝班之中别动。
  没有任何骑墙的余地。
  哗啦哗啦,朝臣纷纷站队。
  站出来的人,占了满朝文武的三分之一。
  礼部、户部、工部这三个部门联系本来就十分紧密,三部尚书及属员大都站了出来。
  执掌兵部的是齐泰,当然不会跟皇帝作对。
  吏部、刑部大多数人也没有蹚这趟浑水。
  五寺寺卿出来了两个,此外,还有几位御史,以及通政司的两位通政。
  司文山听到身后脚步声响成一片,甚是满意。
  朱允炆看到这个人数,也十分满意。
  如果这样的冲突发生在半年前,朱允炆估计大半朝臣都得出班。
  但时移世易,一则吴王和黄子澄已经基本稳定住了朝政,政权的交接期已经基本过去,众臣的权力已经有所缩小。二则朱允炆出海月余,众臣不知道朱允炆的去向,纷纷猜测朱允炆可能和某些藩王达成了一些协议。
  说不定,朱允炆真的有把应天朝廷连锅端的魄力。然后迁都到某个藩王的地方,另立朝堂。
  其实,这些人的猜测倒也不是完全错误。
  朱允炆出海的最终目的,恰恰是在应天朝廷已经瘫痪或者被占领的时候,仍然能在夷洲建立起稳定的全国行政中枢。
  不过以这一个月的经营,显然这个终极目标尚且无法做到。
  但朱允炆也恰恰是摸准了,群臣眼下摸不透自己的底细。
  要震慑朝臣,关键当然是绝对的实力。
  但当绝对的实力是一个秘密的时候,有时候靠声势也可以解决问题。
  “礼部尚书。”
  “臣在。”
  “朕第三次跟你讲,也是最后一次跟你讲,出兵之事朕意已决。朕是在下旨意,不是同你商量。”
  司文山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听清了没有?”
  司文山一抬头,十二串旒冕之后,是天子锋利的眼神。
  在大朝会上仰面视君,这事情可轻可重,一旁的董平安赶紧做手势教司文山把头低下。
  司文山也觉得这样颇不合适,又把头垂下去,不知道为什么,心砰砰跳个不停。
  “听清了没有?答话。”朱允炆缓道。
  “陛下教训,臣……铭感五内。”司文山有些慌,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退下吧。”
  “退……是,是。”司文山缓缓退后,回归朝班。
  司文山这一退,大殿中央的第一排,就变成了户部、工部两位尚书。
  “户部、工部,还要再劝朕?”朱允炆又问道。
  “臣……谨遵圣喻。”两位尚书不敢再言,也退回朝班当中。
  见三位尚书纷纷服软,刚刚站出的众臣也纷纷回归,有喜有忧。
  喜的是三位大哥终于还是服软了,没有当朝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忧的是大哥们既然服软,以天子今天的这种态度,恐怕今日站出来的群臣,未来都不会得到什么重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