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永世帝唐 / 第二章:贸然登门

第二章:贸然登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对于任大六人来说,殷清风这个主人真是太神奇了。
  知道肥皂的成本和利润的他们,本就已经把殷清风视为天人了。可是,一个读书人居然会庖厨之事不说,而且...那味道~~~就冲这些美味,他们也甘心做一辈子仆奴的。
  他们敢对苍天起誓,自古以来的奴婢,只有他们吃过主人亲自做的饭菜。
  不过,现在这做饭的事儿,落到了任三的头上。要不是任三对于做饭很有天赋的话,任大五人都恨不得掐死他。
  任大他们只是每隔五六天才去一次西市,因为主人要搞什么饥饿销售。饥饿销售是什么,他们还理解不了。但是吃过少郎君做过的饭菜,他们觉得吃得再饱,肚子还是饿。
  闲来无事的殷清风,除了要这六人每天跟着他一起晨练外,还和月眉轮流给他们上课。
  古人视读书为天,这任大六人也不例外。虽然学起来比较勉强,但他们那股子认真劲儿,让殷清风这个后来人很是汗颜。
  等到了七月份,殷清风再次调整对他们体能的训练。
  他不确定自己以后要做些什么,但是身边有几个身强力壮的手下,还是有必要的。
  殷清风对于冷兵器没有什么了解,可他练过自由搏击。虽然不是军中格杀的套路,但用于普通防卫是没问题的。
  “大哥,你说咱们这郎君到底是个啥样的人?不但会做这庖厨之事,还会这等神奇的武技?”一向少言的任四,某一天忍不住的向任大问起。
  任大眼睛一瞪,“郎君不告诉咱们,你就别瞎猜,免得惹祸!”
  任四木讷的脸上泛起了红晕,“小弟...这不是好奇嘛。”
  任三在旁边插嘴道:“是啊,大哥,这府里只郎君和小娘子二人,这很是奇怪啊。”
  任二在旁边附和了一句,“是很奇怪。”
  任六一脸幸福的样子“别的俺可不管,天天能吃到三哥做的美味,俺就知足了。”
  见到有人解围,任四高兴的说道:“就是,而且还能读书,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啊!”
  任二照着任四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还说呢,你连文章都背不下来,是不是光顾着偷看小娘子了?”
  任大虎着脸,“都住嘴!小娘子也是你们能议论的?”
  任二一个激灵,“是、是、是,小弟错了!”
  等殷清风某一天看到账面上竟然有八千多贯了,他开始琢磨着这些钱该怎么用才更有价值。他不确定是开一个专门卖肥皂的商铺,还是开个饭店。
  如果开饭店的话,这菜价自然不会低。现在大唐的经济并不算好,如果饭店的价格过高的话,能去消费的人肯定不会多,而且必然是那些达官显贵。
  到那时,如果没有能撑得住门面的人,这饭店早晚是个祸根。
  为了不给别人做嫁衣,他只剩下卖肥皂这一条路了。
  想清楚了之后,殷清风将人手打发出去到西市寻找合适的商铺。是租赁还是直接买下,他都要心中有数后才能决定。
  这天晚上,殷清风在听取汇报的时候发现任四有些异样,“你的身体是怎么回事?”
  站在任四旁边的任六抢先回答道:“回郎君,下午小的和任四回来的时候只顾着说话了,没想到身后来了一群骑马的,任四躲闪不及被抽了一鞭子。”
  这种事情发生在长安城不奇怪,毕竟这么多的权贵,所以殷清风听后也没当回事儿。
  可是任六又接着说道:“那些人是什么吴王府的人。小的后来向周围打听了一下,说是这吴王府刚被圣人赐予的,里面的吴王也才从江南过来不到一个月。”
  殷清风愣了下:“吴王?江南?能被封王爵的只有皇室的子弟吧?还从江南来?那能是谁呢?算了,不管是谁都惹不起。”
  第二天午饭前,任六一个人回来了,没等殷清风询问,他就急声说道:“郎君,小的已经打探清楚了。那吴王姓李,叫李伏威。原先是总管江南的尚书令,七月间刚到长安的。听说是被圣人赐为国姓的,至于...至于以前姓什么就...没打探到..。”
  本以为能立上一功的任六,越说声音越小。
  可是殷清风哪顾得上他啊,“赐姓?李伏威?江南总管?”想到这,殷清风心里一震,“难道是杜伏威不成?”
  《隋唐演义》看了三遍的殷清风对杜伏威绝对不陌生,《大唐双龙传》里的干爹,殷清风也是熟悉的。只是这哥们的下场嘛....
  十五、六岁当了山贼,然后加入了所谓的义军。
  武德二年杜伏威向只占领了关中地区的李唐降服、武德四年协助李世民攻打王世充和窦建德等人、武德五年夏,见李世民消灭刘黑闼之后,又陈兵淮河北岸,杜伏威决定入长安觐见李渊。
  可是等到他走了之后,他的发小辅公佑不甘心将手里偌大的地盘乖乖交给李唐,于是在武德六年叛乱。
  当杜伏威在江淮一带闹得有声有色的时候,李渊还在太原观望呢。虽然杜伏威早就向刚占据关中的李渊称臣,可只要杜伏威活一天,他在江淮就有巨大的影响力。还没把天下都弄到手的李渊,能对杜伏威放心?
  所以,辅公佑被抓后,“说”是杜伏威主谋的。于是,杜伏威就被李渊给毒杀了。
  “杜伏威、杜伏威....如果和杜伏威搭上关系会如何?”殷清风坐在那里沉思着。
  反复的计较了一番利弊之后,殷清风决定了就从杜伏威身上打开局面。
  现在是武德五年八月底,辅公佑还没有叛乱的迹象,一切都来得及。
  拿定主意后,殷清风决定亲自登门拜访,至于理由嘛...没有!
  杜伏威的宅子在布政坊,占据了半个坊区。
  围着杜伏威的吴王府绕了一圈的殷清风心里摇摇头,让任大把车停到吴王府门前。
  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那是皇子皇孙,李道宗、李孝恭这两个最出名的皇族这时候也还是郡公呢。杜伏威同学住在这么大的宅子里,他就真安心住得下?
  这吴王府可比郧国公府气派多了,除了这大门的尺寸规格不说,单是门外一溜两行站着十六个兵卒,就够威风的了。整个吴王府外的街上,除了殷清风这一个马车外,其他行人都绕着走。
  殷清风从车上下来,他制止了想要前去通报的任大,他独身一人走向府门。
  最前面的两个兵卒将长枪一抬,左边的那个上前一步喝道:“做什么的?”
  殷清风将刚做好的谒帖从怀里取了出来,单手向前一递:“郧国公府子嗣殷清风求见吴王殿下。”
  那兵卒收起长枪,打量着殷清风。他见这少年郎神态自若的看着他,他犹豫了一下,接过了谒帖,“在这等着。”说完,便将谒帖交给了站在台阶上最后面的那个兵将。
  那兵将看了看谒帖里面的内容,转身从小门进了去。
  谒贴也就是后来的名刺、现代的名片。地位低或岁数小的投递的叫谒帖,岁数相当或地位差不多的叫拜帖。没人会给晚辈和地位低的投名片,不直接闯进去都不错了。
  殷清风耐心的等了半天,那兵将才从偏门了走了出来。
  看到他示意跟着他进去,殷清风心里说,好吧,你给我一个机会,我也给你一个机会。
  换了四个领路人、经过四处院门,殷清风终于是被领到一个屋子前面。
  “殿下在里面等候,小郎君请进。”最后这个宫女一边推开门一边说道。
  暗自深吸了一口气,殷清风抬腿走了进去。
  屋子里面是一个‘门’字形结构的木榻,一个二十六七的青年人有些懒散的曲坐在案子后面,左侧木榻上坐着一个短衣装扮的年轻人。当殷清风走进去后,二人也不说话,坐在那里盯着殷清风。
  殷清风站定后拱了拱手,慢声说道:“小子殷清风见过吴王殿下。”
  “砰!”“大胆!见了吴王殿下为何不跪!”左边那年轻人一拍木案大声喝道。
  殷清风看了他一眼,又看向一副饶有兴趣模样般的杜伏威,“小子是来做客的,不是吴王殿下帐下的兵将,这跪礼嘛,就敬谢不敏了。”
  按照这时的规矩,客人登门,主人既然接见了,就应该让客人坐在左边,结果现在把右边留给了他。
  殷清风本来有些不舒坦,听那年轻人又拍又喊的,他也没客气。现在可不是明清两朝的时候,还跪来跪去的。在唐朝,就连君臣对奏都是站着的。那人要他下跪,明显是想来个下马威啊。
  跪礼本身在唐朝时只是晚辈与长辈之间的礼节,一个非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命令谁行跪礼,则完全是一种侮辱的行为。
  杜伏威这么一个猖狂不知礼节的人吗?
  当然不是!
  若真是如此,他就不可能投降什么李渊,应该继续占山为王,直到被李唐大军灭掉才对。
  那么,这个年轻人让他下跪,显然是一种在杜伏威授意下的试探行为。
  若他真的被吓到,而跪倒在地,则意味着他这个顶着国公后人帽子的年轻人,就失去了与杜伏威平等对话的资格了。
  初来乍到的杜伏威,对长安城内的权贵应该充满了戒心。现在他这个权贵的孙子辈的少年人出现在他面前,他第一反应应该是被羞辱了---被他认为的长城里的权贵羞辱了。
  他一定会想:什么意思?瞧不起我杜伏威吗?竟然派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来试探某家?真以为虎落平川了吗?
  可惜,小爷不代表任何人,也不是智商不够用的傻缺,你这番回怼注定是没用的~~~
  那年轻人还想说什么,被杜伏威抬手制止了,“某,初到长安城,与贵府更素无往来。今日殷小郎君来访,不知所为何事?”
  殷清风见这杜伏威对自己的试探并没有恼怒的意思,他再次拱了拱手,“本来小子对吴王也只是略有耳闻,但前日小子手下家奴被殿下麾下的兵将给教训了一番,小子特来感谢的。”
  杜伏威似笑非笑的说道:“听小郎君的意思,恐怕不是为了感谢来的吧。”
  “哦?不知吴王有何指教?”殷清风也淡定的回道。
  “有所指教的恐怕是小郎君吧,某是个带兵的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去,如果小郎君另有意图,不如坦言相告,如何?”杜伏威不动声色的说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