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晋霸春秋 / 第15章 渡河前夕

第15章 渡河前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夜晚,原本寂静的茅津突然从远方传来一阵马蹄声。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借着月光,隐隐约约能够看到一支有些散乱的队伍。
  队伍最前面,一马当先的是一位年轻的贵公子,年龄不是太大,二十五六岁上下,一张俊朗清秀的脸孔,两道剑眉斜插入鬓,一双凤目顾盼生威,鼻梁高挺,薄唇紧闭。
  没错,这人就是申生!
  在甩掉了二五之后,他又绕回了茅津。
  这次他确确实实是为了渡河而来!
  机不可失啊!
  他兜了这么大一圈子,不就是为让了二五以为他之前到茅津是迷魂阵,风陵津才是他的真实意图吗?
  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成功的调开了二五,此时不渡河,更待何时?
  若是等二五两人反应过来,率兵赶来,那他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况且,不止是他,士卒也快要撑不下去。
  茅津和风陵津相距一百多公里。
  这几天,他和手底下的士卒每日的行军路程都在六七十里左右,多则一天八九十里。
  这个速度虽然比不了无敌军队一日奔袭二百四十里的记录,但在此时来说,也已经是相当了不得了!
  《汉书•陈汤传》中说,重装日行三十里,轻装日行五十里。
  《武经总要》中则称,平常日行三十里,快速时日行六十里。如果因战事需要,以骑兵为主的军队可以增加数倍,一天一夜骑兵疾驰二、三百里,在战争中并不少见。
  《三国志》与《晋书》的相关记载,孟达在新城起事,司马懿从南阳(即宛)出征,新城与南阳相距千二百里,司马懿仅用八天时间就兵临城下,平均每天行军百五十里(司马懿的部队是步兵)。
  另外,《荀子》一书中记载,魏武卒身负武器、甲以及三日军粮,半天能走“百里”(相当于现代的六十里)。
  就拿这一点来说,魏武卒不愧是战国时代特种兵一样的存在。
  申生率领的这一支曲沃军队虽然不弱,但是,显然还比不上魏武卒!
  能连续几天,日行六七十里,已经是超常发挥了!
  连续不停的疾行,考验的不止是人的体力,更是耐力!
  像东关五为什么宁愿冒险去风陵津阻截,也不愿再在申生后面打转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的耐力比不过申生这一行人。
  其实,申生等人不也是没办法吗?
  就像你身后有两条疯狗疯狂的追着你跑,你稍微露出一点疲态,两条疯狗就会跳上来咬断你的脖子。
  面临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就是爆发出比这更大的潜力,也不会让人感到惊讶!
  人类向来是一种潜力无穷的生物!
  也得亏他手底下的这群士卒,都是羊舌突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青壮,不然,如此巨大的体力耐力消耗,不知有多少人要倒在行军的路上了。
  还好他们这一行人总算是熬了过来。
  守得云开见月明啊!
  只要渡过黄河,他们这一行人就算是跳出晋国这个大漩涡了!
  从此山高路远。
  不过,会有再相见的时候的……
  另一边,梁五还在率军疾行。
  不是前往风陵津,而是返回茅津。
  白天他接到东关五的传信,言申生其实是想在风陵津渡河,而非茅津。
  东关五命他率军离开茅津去追。
  而东关五则率军先一步返回风陵津等候。
  他不知道东关五是怎么得知申生是想在风陵津渡河的?
  虽然有些犹疑,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东关五。
  于是,他率军沿西北而行,还没到中条山,他就已经发现不对劲了。
  一路上却没有发现任何的行军痕迹,彼时,天已经快黑了。
  他心中的警惕之心不由大起。
  但凡行军,多多少少是会留下一些行军痕迹的。
  而问题就出在这里,他派人四处探查,什么也没查到,就好像申生的军队从来没出现在这里一样!
  他突然觉得,是不是申生在给东关五误导,让东关五误以为申生将在风陵津渡河?
  东关五莫不是上了申生的贼当了罢!
  梁五越想越觉得可能!
  他和东关五不同,东关五是外臣得幸,恃宠而骄,有点小聪明不假,骨子里却有一种掩盖不住的高傲和自大。
  他虽也是得幸外臣,但他这个人向来小心谨慎,性格中有一股阴柔和狠辣的劲!
  既然东关五极有可能上了申生的当,那他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返回茅津也在情理之中!
  同时,他心里也有点埋怨东关五这个猪队友。
  申生是那么好对付的吗?
  要真是那么好对付,君上何必在他们二人领兵追捕申生之前,特意嘱咐他二人,言:“太子数将兵,善用众,尔其慎之!”
  涑川河岸一战,这东关五还没从中吸取到教训吗?
  万一申生真从茅津渡河跑了,东关五罪责难逃!
  心里虽是这么埋怨,但是梁五心里也清楚,若是申生真跑了,他还是得帮东关五分担罪责的。
  他二人算是骊姬一党。
  骊姬除了他们寥寥几人外,在国中几无根基。
  若非如此,骊姬何必处心积虑的陷害申生呢?
  堂堂正正的抢班夺权不比这种使阴谋诡计,吹枕边风要好的多。
  像这种污蔑陷害,吹枕边风的手段是最遭人忌恨的!
  因为它破坏了游戏规则!
  但这也不是被逼无奈吗?
  势力弱的一方想要成功上位,总要使一些非常手段!
  本来人就不多,再起内讧?
  如此,距离灭亡可就不远了!
  他和东关五、骊姬的等人现在是一根线上的蚂蚱,一个人出事,其他人也跑不了!
  梁五现在是后悔的连肠子都青了。
  悔信那东关嬖五之言哟!
  若是申生在茅津逃走了,他们这些人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么?
  不仅如此,还会留下无穷的后患!
  申生可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一帮党羽。
  如果申生死了,隐患不难消除。
  所谓鸟无头不飞,蛇无头不行!
  但如果申生没死,他们这些人可就危险了……
  “绝不能让他渡河而去!”梁五咬牙切齿,在心中暗暗发狠。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