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明帝玄皇 / 第十八章 无卦之卦

第十八章 无卦之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突然传唱开了童谣——“桑条苇也,女时韦也……”这童谣唱得人尽皆知,但听者的心境却大不一样。有类似“国㸙”窦怀贞者,心花怒放;也有类似张说的忠直之人,则暗暗心忧。
  第二天大朝,窦怀贞果然第一个出班奏事,高叫道:“老臣皇后阿㸙窦怀贞有本!”
  大臣们都暗笑不已,远一点的更是偷偷乐出声来。
  李显也笑道:“窦爱卿有什么事?”
  窦怀贞满脸皱纹笑开了花:“近日,臣皇后阿㸙窦怀贞在坊间……”
  大臣们实在憋不住,笑成一团。李显和韦后也都忍不住乐了。
  “行了行了,”李显摆手道:“大家都知道你是皇后阿㸙,就别提了,太绕口。直接说正经事吧。”
  窦怀贞:“是!老臣近日在坊间听见很多小孩子在唱歌谣,‘桑条苇也,女时韦也……’臣以为,这正是上天对皇后的赞颂啊!大家说,是不是啊?”
  群臣不敢再笑,都纷纷称是:“是啊,就是上天的赞颂……”
  “所以老臣想,既然上天给了这种暗示,陛下就应该给上天一个回话才是。”窦怀贞一脸得意,续道:“所以臣提议,陛下当有封禅之举!”
  群臣都听愣了——“封禅,不至于吧……”
  张说实在听不下去了,执笏出班道:“陛下,封禅乃国之大事,非国家安定富庶、文治武功鼎盛之时而不可为也。陛下即位仅仅几年,百姓尚在疾苦,此时封禅,恐怕不妥!”
  “我也觉得……是不合适哈……”李显倒很有自知之明,随即问道:“那如何给上天回话呢?”
  崔日用出班道:“陛下,现在封禅虽然不合适,但可以在南郊办一个祭天大典,由皇后担当亚献,一样可以沟通上天,彰显皇后之德啊!”
  韦后很高兴:“陛下,这个办法不错……”
  “陛下,此事也不妥。”张说又反对道:“按照古礼,祭天大典,女人并不能参与,皇后也不能例外。既然不能参与,何来担当亚献之说,又怎能彰显皇后之德?”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李显不耐烦了,“你说怎么办?”
  “陛下,臣以为,张侍郎说法有误。”窦怀贞大声道:“臣在翻阅古书时发现,在远古每逢大的祭祀,都有皇后参与献祭。所以这次南郊祭天,皇后也应当参加,以亚献助祭天地。”
  “亏你窦怀贞还是个读书人!你还认不认字,还懂不懂古人说的话啊?”张说怒道:“古代皇后可以参加祭祀,但参与的是祭祀祖宗的活动,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皇后祭天的。”
  李显:“宗爱卿,你的意见呢?”
  宗楚客出班执笏,冷笑道:“臣以为,没听说,那是张说孤陋寡闻。昔年高宗皇帝封禅泰山,充当亚献的又是何人?不正是当时的武皇后吗?”
  张说顿时语塞:“你……”
  “中书令说得有道理,正和朕意!”李显大声道:“南郊祭天大典,就由皇后担当亚献!”
  韦后心中狂喜,竟也起身,向李显欠身道:“谢陛下恩典!”
  李显忙也起身,扶着韦后坐下:“朕该做的嘛,谢什么!”
  张说只觉得毛骨悚然,便默默退到一旁,不再说话。
  韦后又道:“既然这次祭天和臣妾有关,我想搞得隆重一些,让全国各地的宗室和大臣们都参与进来,陛下你看可行吗?”
  “这有何难!”李显笑道:“传旨,宗室子弟,以及各州刺史,接旨后即刻启程,返回长安,参加南郊祭天大典,不得有误!”
  李隆基接到圣旨,不由吃了一惊,盘算良久,总觉不祥。王菱扶他去花园里散步,他始终一脸忧色。
  王菱关切道:“三郎,又做噩梦了?”
  “不仅仅是噩梦,”李隆基苦笑道:“恐怕大祸临头。”
  他拿出圣旨,递给王菱:“你看看……”
  王菱脸一红,推了回去:“你忘啦,我又不识几个字,看不懂的。”
  李隆基叹了口气,收回圣旨,揣进怀里,满脸歉意道:“我心中忐忑,真是糊涂了。”
  王菱:“到底出了什么事?”
  李隆基:“陛下要在长安南郊举办祭天大典,令所有皇室宗亲及地方刺史即刻进京。我有预感,这一定是韦皇后的意思。”
  王菱:“韦后为什么要出这个主意?”
  “窦怀贞建议由皇后亚献,”李隆基抬头望天:“韦后自然是想效仿祖母,可怕啊。”
  王菱却笑道:“窦怀贞,就是那个皇后阿㸙吧?”
  “不错,”李隆基摇了摇头:“他这个国㸙可没白当,事事都做到韦后的心坎里了。”
  “三郎,我说句不中听的话,”王菱缓缓道:“现在做皇帝的又不是你父亲,将来陛下过世,也不会传位给你,你只需做一个平平安安的王爷就好了,何必为这些事忧愁?让你去参加祭天,去就是了,有什么可怕的?”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李隆基叹道:“当年祖母也是诏令宗室汇聚东都洛阳,引起宗亲猜疑,串联谋反。越王父子起兵失败被杀,祖母借机大兴冤狱,几乎将我李氏宗亲一网打尽,十不存一。现在韦后做的,保不准就是祖母当年的那一招‘引蛇出洞’啊,你说,可怕不可怕?”
  王菱呆住了:“那怎么办?去还是不去?”
  “不去,便是抗旨不遵,死罪。”李隆基叹道:“去了,也是生死不明。进退维艰,难啊。”
  王菱:“三郎何不找潞州豪杰商议?”
  李隆基:“张暐等人都是义士,我实在不想再牵连了他们……”
  这时,高力士匆匆走过来行礼:“王爷,张县令有请。”
  李隆基犹豫了一下,叹道:“也罢,就去看看他怎么说!”
  这时,王菱一眼看到了老太监的影子。他在角门倾听已久,却也没太听清什么。王菱朝李隆基使个眼色,随即抓住李隆基大叫道:“你说说你,在府里呆过几天?这刚接完圣旨,又要去找那个狐狸精,你把我这个王妃当做了什么?”
  李隆基大怒,一把推开王菱,指着她大骂道:“你这个醋坛子,我忍你多时了,还敢蹬鼻子上脸!给我滚开!”
  说罢,转身带着高力士匆匆离去。
  王菱伏地大哭:“这日子,没法过了啊……”
  老太监左右看看无人,鬼鬼祟祟地走了过来,满脸的同情之色,劝道:“王妃啊,别哭坏了身子,大唐几十上百个王爷,哪个不都是妻妾成群啊,你又何苦呢?”
  “他若明媒正娶,添几个侧妃,我也不说什么。”王菱咬牙切齿:“可他呢,偏偏总去青楼和妓女鬼混,堂堂一个王爷,像话吗?”
  老太监嘿嘿干笑:“王爷是风流了一点……”
  “他还和一个妓女生了孩子,养在那张暐家里,你们当我不知道吗?”王菱哼了一声:“你说,是也不是?”
  老太监满脸尴尬:“这个……这个……嘿嘿,嘿嘿……”
  王菱瞪起眼睛:“以后王爷的事情,你要及时告诉我,听到了吗?”
  老太监忙躬身道:“老奴遵命!”
  到了张暐家里,李隆基说了事由,便低头喝茶,沉吟不语。
  张暐埋怨道:“王爷,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找我等商议,太不够意思了吧?”
  李隆基叹道:“张兄义薄云天,我怎忍心牵累与你。”
  张暐笑道:“王爷要成大事,兄弟们都支持,有什么好连累的?你们说呢?”
  王毛仲、李宜德等人一起拱手道:“但凭王爷驱使!”
  李隆基叹道:“进退维谷,实难抉择。”
  “不去,抗旨,去了,怕是落入圈套。”张暐探寻的望向李隆基:“怎么都是死,王爷,不如,反了吧!”
  众人纷纷附和:“对,反了吧,反了吧……”
  李隆基大吃一惊:“张兄,怎能有如此想法?你忘了当年宗室造反的事情了吗?此乃‘引蛇出洞’,韦后早准备好了,我怎能让大家平白送了性命?”
  李宜德急道:“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反也不是,不反也不是。到底该如何,王爷总要有个章程才是!”
  大家都沉默下来,望向兀自沉思的李隆基。
  “既然王爷犹豫,”张暐眼睛转了转:“那就让老天来做个决断吧!”
  李隆基眼睛一亮:“老天如何决断?”
  “王爷随我来!”张暐起身抓住李隆基,直奔朝张家祠堂。祠堂里有个道士,忙上前行礼:“恭迎王爷。”
  李隆基疑惑道:“这是……”
  张暐:“王爷难以决断,不如卜上一卦,看看老天怎么说,如何?”
  “也好。”李隆基点了点头:“如何卜卦?”
  道士笑道:“卜筮之道,顺天由人。这里有筷子和蓍草,请王爷自选。”
  李隆基想了想:“用筷子吧!”
  道士拿过一壶筷子,递到李隆基面前道:“请王爷任选三根,扔到桌子上,自有卦象显现。”
  李隆基点点头,随意取出三根筷子,走向桌案。祠堂顿时一片安静,众人都紧盯着李隆基手中筷子,大气都不敢出,只听见他沉稳的脚步之声。
  李隆基走到桌案旁,闭目祈祷片刻,将筷子投向桌案。众人目光齐刷刷望向桌案,但见三根筷子落到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上下颠动了几下,竟然又齐齐的立了起来。大家瞪着眼睛,张大了嘴,全都看得呆了。
  李隆基疑惑道:“这……这是何卦?”
  道士也神色大变,上前随意拿起三根筷子,递到李隆基面前,颤声道:“请王爷再试!”
  李隆基犹疑的接过筷子,又一次投向桌案,三根筷子依然又立了起来!
  李隆基惊道:“这……这是何故?”
  道士满头大汗,又随意拿起三支筷子,递给李隆基,声音更颤:“请王爷再试!”
  李隆基接过筷子,又一次投向桌案,筷子还是直挺挺立了起来!众人呆住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道士愣了半晌,突然面露喜色,翻身跪倒,连连磕头道:“恭喜王爷,此乃无卦之卦,大吉啊!”
  张暐、王毛仲和李宜德等人都是大喜。
  李宜德:“大吉好啊,好啊……”
  李隆基却沉下脸,手按剑柄,怒喝道:“大胆妖道!变得什么戏法,竟来蛊惑人心!你不想活了吗?”
  众人一听,也都是满脸疑惑地望向道士。道士爬起身,却是一脸的坦然,又捧过一把蓍草道:“王爷若不信,再随意抽几根蓍草试试,如何?”
  李隆基哼了一声,随手抽了三根蓍草,朝桌上随意一丢。大家再定睛看去,那三根蓍草竟也直直地立了起来!
  道士笑道:“请王爷再试!”
  李隆基也呆住了,又随意选出蓍草,投了两次,蓍草还都是直立不倒!
  李隆基:“这……”
  张暐、李宜德、王毛仲等人一起跪倒,不住磕头。
  张暐大声道:“王爷,天予不受,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遭其殃!无卦之卦,富贵无边!王爷不必犹豫了!我等愿受王爷驱使!”
  “我等愿受王爷驱使!”
  “无卦之卦,怎然怎么选都是对的!王爷,下决心吧!”
  “不管王爷怎么选,我们都跟定王爷了!”。
  李隆基大喜,顿时信心百倍:
  “好!本王马上就回长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