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医缘人生 / 第3节 病例分析法

第3节 病例分析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本校医学院采用“基于病例分析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将前两年的基础医学课程分成几个大单元:循环,消化,泌尿,呼吸,神经等等,每个单元4-8星期。每单元开始时,将学生随机分成6-8人的小组,每组由一指导员(facilitator)带领。指导员可以是物理教授,哲学教授,甚至数学教授,跟医学一点不搭界。
  小组每周聚会2-3次,每次3小时。开始由指导员拿出当天的病例,比如“今天你坐门诊,来了一个18岁的女孩,主诉喉咙痛”。小组成员就要讨论:作为医生,我该问她什么和为什么这么问。
  (如果读者朋友有兴趣学医,不妨暂停此处,想想你该如何回答)
  指导员就再宣读第二段(参考答案)“她喉咙痛已有三天,伴随高烧102oF,口干无力,热敷冷敷退烧药无效,小便发红”;小组成员再讨论该做什么体检及化验。
  (如果读者朋友有兴趣学医,不妨暂停此处,想想你该如何回答)
  指导员就宣读第三段(参考答案)“体温102oF,呼吸20,血压90/50,心跳90,面红,扁桃体红肿,快速链球菌测试阳性,小便带血”;小组成员再讨论医疗方案及预后。
  (如果读者朋友有兴趣学医,不妨暂停此处,想想你该如何回答)
  最后,由小组成员决定下次需要讨论的问题--学习要点(LearningIssue或LI),比如:喉咙的解剖与功能,声带的结构,发炎的机理,链球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发烧的机制,退烧的办法,M蛋白的机制,链球菌的治疗,等等。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下次主讲一个或两个学习要点,当然也要翻书查证别的问题。指导员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小组成员漏掉主要学习要点(LI)时设法提醒,他/她有每个病例的参考学习要点(SuggestedLI)。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们需要把关于本单元的一切,包括病理解剖生理生化遗传诊断治疗预后等等,全部自学一遍,再跟小组人员交流。医学院偶尔会请专家讲一些重要病变,比如动脉硬化,糖尿病,艾滋病,等等。
  这种学习法的好处是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不再有填鸭式的灌输,学生们从第一天起就好像在跟病人交流;不好的就是学校不提供标准答案,厚厚的医学书里不可能每句话都要读,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得有人指点。无人指点的结果就是学生没有安全感,总是想多学。。
  医学院没有指定的教科书,但每个人都有几乎所有能找到的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科学,病理学,Step1/2各类的复习书与考试题,等等。
  我喜欢独自一人找个清净地方看书,从Step1/2复习书(HighYield,RidiculouslySimple之类)开始,它们会总结出每部分的要点,通常能掌握这些要点就差不多了。不清楚的就查那几本大部头,当时互联网还刚开始,里头资料很少,现在就很有用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