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雒阳花 / 第四章 邙山幽魅

第四章 邙山幽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时令已过惊蛰,万物萌动,春情勃发,中原大地的料峭春寒还未完全消退,漫山遍野的植物已经迫不及待的摇摆着枝丫,吐露着新蕊,准备在烂漫的春光中一展娇颜,或绽放于闹市,博得游人的一句妙赞,或盛开于空谷,沉醉于清风明月,自得寂寥。在百花之中,牡丹无出其右,她不争不抢,绽放在人间的四月天,他不骄不躁,泰然的接受者世间万物的艳羡与讥诮。也许,只有厚重的洛阳城才能与之为伍,人言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洛阳,位于天地之中的神都,自古以来经济昌隆,人文荟萃。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之中无不有神鬼莫测之人,经世致用之材。此时,历经风雨与荣耀的洛阳城又将迎来一场盛世霓裳。
  此时的洛阳恰逢牡丹盛开时节,一城为之若狂,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也齐聚洛阳共襄盛事,啖申随着游玩的人群,流连于花海之间。他一边走一边欣赏者花园中的姹紫嫣红牡丹花,不觉脱口吟出:“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的诗句。是啊,在这无边的春色中,有多少人知道这烂漫的春光是整整一个冬季漫长的积累与释放,又有多少人可以想到这汹涌的人潮到底是在欣赏花,还是在欣赏人,或者其他的什么;他又想到了自己的生世,自己家族与牡丹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此刻满世界的洛阳花正在开放。
  啖申不觉又从怀中拿出那只用牡丹花瓣做成的杯子,细细把玩起来,说来也奇怪,明明是一场梦,在第二天早上,他起身准备下华山的时候,却从怀中跌落了这只杯子。此刻睹物思人,啖申的眼前依旧清晰的显现出那个被妇人唤作玉儿的姑娘,她那清澈的眼眸,羞涩的神情,婀娜的步态,耳边仍会响起她天籁般的语音……他举起杯子对着阳光仔细把玩,那杯子在阳光照射下泛出莹莹的紫色,绚烂夺目,周遭的花朵在杯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纷纷垂下花头。啖申惊骇万分,慌忙收起了杯子,匆匆地离开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邙山的初春,满目萧索,衰草连天,这里埋葬着无数帝王将相,皇亲贵胄乃至平头白丁,贩夫走卒。自古便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当啖申站在邙山山顶,遥望衰草掩映中的累累墓穴和春气熏蒸下似有还无的碧色,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慨。突然不知何处传来娇滴滴的言语:公子好雅兴啊。这娇媚的声音在如此的境遇中听起来不仅令人毛骨悚然。啖申环顾四周,衰草了了,杳无人迹,遂朗声道:何方妖人,如此故弄玄虚。只听的那声音又道:公子勿怪,奴家乃此山中的精灵,无影无形,如若相见,请到夜晚前来,必有好事知会与公子。啖申听罢,又说道:姑娘何许人也,有何事相告?连问多遍,只是空山寂寂,再无人音。啖申又盘桓了一阵,在暮色苍茫中来到位于山下的一家酒肆中要了些酒菜,打算晚上再登邙山。啖申之所以到邙山是因为有人说在这里可以得到牡丹的消息。
  这家酒肆位于邙山脚下,铺面并不算大,啖申一边喝酒一边打量着店里面的客人,只见坐在靠门口的两个本地打扮的年轻人谈论着什么,仔细听来,位于上首稍微年长的汉子说道:听说没有,老李头前几天失踪了,昨天在邙山上找到了他的尸体。坐在对面面色黝黑的男子道:老李头性格沉稳,为人忠厚,他是怎么死的?上首的汉子道: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听人说在山上找到他的时候已经死了,他面目惊恐,眼睛挣得大大的,好像是被吓死的。这时,从门口进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她穿着一身看不出颜色的粗布衣裳,佝偻着身躯,散乱的头发上包着一块灰旧的毛巾,毛巾上隐约显现出一个骷髅一样的图案,她皱纹堆垒,睁一目眇一目,左眼角一个梅花样的胎记分外醒目,鼻孔朝天。最惹人注意的是他手中的那把拐杖,那拐杖颜色惨白,是用人的腿骨制成,不时发出莹莹地磷光。她径直走到柜台前,店小二忙迎了出来,递过一碗酒,那妇人仰脖咕咕的喝完酒,然后把碗摔到地上,转身而去。就在老妇人进来喝酒的时候,酒肆中的客人照常如故,丝毫没有对老妇人奇异的装束感到惊讶,啖申把店小二叫到跟前,问他道:刚才进来喝酒的那个妇人是谁?小二道:那人是邙山的守墓人,听我们掌柜的说,她姓风,原是山脚下村庄里的一个哑女,出生的时候因为身有残疾,被父母遗弃在邙山中。从那之后,人们就再也没有见过她,都以为她已经死了。三十年前,我们少掌柜的妹妹离奇失踪,那时候我们老掌柜还健在,一家人四处寻找未果,几天之后,我们掌柜的小妹被这个老妇人送回,有人根据她脸上的胎记认出了哑女。后来,这个哑女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也就这几年,她每月要来这里喝点酒,掌柜的感念她的恩情,也不收她的酒钱。就在这时,又有客人前来饮酒,小二就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啖申走出酒肆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一轮新月业已爬上了桑树的枝桠,他一边走一边回忆着今天白天的所见所闻,不觉已来到邙山脚下的旷野中,环顾四周,只见昊天无垠,月光如水,清风徐来,摇曳着枝桠的光影,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静谧的让人窒息。忽然,啖申发现不远处隐隐绰绰有一个身影在移动,当他停下时,那个身影也停下,当他移动时,那个身影也移动,更令他感到惊骇的是,在月光的映衬下前面那个人竟然没有影子。啖申加快步伐追了上去,那身影飘飘忽忽的也加快了移动的速度。于是,啖申停下脚步,朗声说道:前方是人是鬼,何不以真面目示人。他刚说完,前方的身影突然消失,四遭空旷,再无人迹可循。
  山路逐渐崎岖起来,路边的衰草更加茂盛,几乎遮住了登山的小道,就在这时候,天边一团乌云径直朝月亮移了过来,天地之间顿时变得漆黑一团,一阵无来由的狂风裹挟着沙石,扯拽着衰草,发出悚然的怪叫声。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的砸了下来,世界在这一刻己经变成了一座炼狱。啖申在这样的境遇下早己吓得手足无措,意识模糊,双腿好像受到某种力量的推搡,在机械的向前移动着。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风雨渐止,月朗气清。啖申缓缓醒来,看着眼前的一切,恍如隔世。一个女声柔柔的说到,公子可好,刚才多有得罪,小女子这厢赔礼了。啖申问道,姑娘何人?还请现身相见;那声音道,奴家是下午与公子言语之人,只因奴家一魂飘摇,肉身已失,不能以面目示人,还望公子见谅。啖申道,姑娘唤我至此所谓何事?那女声答道,奴家原是此地农家女,为奸人所害,怨气难消,羁绊于此,幸得恩师相救,传我些许幻术,方才公子所历风雨实乃奴家拙技,一来检验公子胆略,二来震慑山中宵小鬼魅,再次向公子致歉,奴家请公子前来是想让,突然,一阵诡异的笑声夹杂着鬼哭狼嚎之声响起,打断了女子的话,好像是从很深很深的地底下传出的一个声音,沉闷的使人窒息,这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密,啖申被震得意识模糊,渐渐的失去了知觉。
  当啖申慢慢醒来时,他睁开眼睛看了看,发现屋顶以及四周的墙壁上画着五颜六色的图案,仔细辨认了一下,原来屋顶上画的是祥云映衬下东王公和西王母的形象,周围墙壁上画的是荆柯刺秦,二桃杀三士等历史典故。啖申顿觉不妙,勉强着仰头仔细打量着所处的地方原来是在一个墓室之内,这时一个身影缓缓的进来,带动着烛光轻轻的晃了晃。原来是之前在邙山下酒肆见到的那个老太婆,她装束依旧,只是没了那根骨头做的拐杖,手中端了一只用骷髅头做的冒着白气的碗,老太婆说道,你终于醒了,把这个喝下去就能很快恢复体力了,她的声音沙哑而且生硬,好像很久没有说话的样子。啖申道,请问这是哪里,我是怎么到这里的,您又是谁?老人答道,这是邙山上的一间墓室,三天前我到山里采集蜂蜜发现你躺在乱草中奄奄待毙,就把你背了回来。我原本是山下的哑女,还在襁褓时被父母抛弃,当时先主人游历回来,见风雪之中的我奄奄一息,就把我救了回来,并且治好了我的哑疾,你就叫我哑婆婆吧。啖申接过婆婆手中的碗,一股奶香扑面而来。婆婆继续说道,这是我采的蜂蜜和着羊奶做的乳羹,对你恢复体力大有帮助。
  哑婆婆问道:你何以至此?啖申放下羊乳,便把三日以来的经历一一告诉了她,只是把自己的身世以及在华山的经历隐去。啖申问道:婆婆可知那女子的事情?哑婆婆答道:略知一二,只是听先主人讲起过。啖申道:愿闻其详,哑婆婆道:那是在三十年前的一个春天,山下一个庄户人家在清明时节到邙山上踏青赏花,,这家的女孩子因留恋于阑珊春色,不觉与家人走失。正在此时,一厉鬼因见女子貌美而起歹意,便用妖术摄走女子魂魄,等到女子家人找到她时,已经不能辨人,把她接回家。之后,这女子整日精神萎靡,目光呆滞,家人四处延医问药,祈佛祷神终不见好转,反而愈加严重了,彼时,村中怪事迭现,人们以为是这个女子将秽祟带入村中,纷纷要求把女子及其家人赶出村庄。再说那女子魂魄被摄走之后,飘飘悠悠地来到一出墓室之内,受尽折磨,幸好先主人循着哀号之声将其救出,由我护送其回家,刚到村口时,只见熊熊烈火之中,女孩的肉身即将化为灰烬,无奈之下,先主人传了她些许道术,使其不致于魂飞魄散,之后她便隐居在此山中。
  啖申问道:您先主人是谁,可否一见?哑婆婆说道,先主人是两汉时期的名士,因喜好长生之术,一生遍访名山,研习方术,终有所得。怎奈时运未济,命数使然,在即将飞升之日惨遭变故,人亡身死,门人将他葬于此处,至今已有千余年矣。十年前,先主人轮回再生去了,临走时嘱咐我说,好生照看家园,静待有缘人。
  啖申又问道:婆婆可知有什么方法能够使那姑娘再世为人?哑婆婆说道:具体有什么办法我也不知道,不过先主人再生之前留下了一室书籍,里面或许有解决之法。说完,哑婆婆便扶着啖申来到一间石室的门前,。
  门上密密麻麻的刻画着叫不出名字的图案,仔细辨认一下,啖申才找出一些端倪,原来是先秦时期的鸟虫篆。只见字形屈曲,行文飘渺,整体透露着一种神秘玄奥的道家气象。看到这里,啖申暗自庆幸,不觉想起早年间三哥和大哥争论儒道优劣的事情来。大哥啖子由于是长子的缘故,自幼老成持重,恪守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啖寅与啖子正好相反,性情率真,崇尚老庄。为此,兄弟两个旁征博引,从各个方面展开了相互批驳,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啖申由于和三哥思想相近,也花大力气对楚文化进行了一番研究,其中对鸟虫书也有一番涉猎。再看石门上的文字,大意是说:
  我先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传到我父亲的时候家族已经没落,我生来体弱多病,家父四处为我延医问药,并无好转。后来,把我送到终南山一个方士处寄养,那方士也就是我的师父,名字叫做公羊螭痴,表字长随,见到我的时候老人家已愈百岁高龄,他以草药滋养我的不足之症,传我吐纳、导引之术,教我通阴阳,驭鬼神之法,遗我修齐治平之策。怎奈我天资愚鲁,不能尽观。在终南山修行满三十年时,我拜别师傅,回到故乡,方知先父获罪于上,死于流徙之途,母亲亦早丧。我于尘世已无所留恋,便绝了仕宦之意。从此游历山岳,拜访仙隐,只做一个闲云野鹤罢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