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西汉那些人 / 帝国倾覆 与孝平皇帝相关的三个女人

帝国倾覆 与孝平皇帝相关的三个女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公元前9年,中山王刘兴奉召前往长安,觐见皇帝。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侄子,定陶王刘欣。汉成帝刘骜,这次叫来他这位弟弟和侄子的目的是,有意从他们当中选一位,立为太子,承即大位。可惜,中山王刘兴落选,只是皇帝将他的舅舅冯参,封为宜乡候。
  中山王刘兴,是孝元皇帝刘奭冯昭仪的儿子,当时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冯氏被选入后宫,后来生下刘兴,被封为婕妤。有一次,孝元皇帝刘奭与后宫妃嫔们,一同在宫内观看斗兽表演。突然,一只熊翻过了围栏,眼看就要向元帝扑来,妃嫔们吓的四散逃走,只有冯昭仪,立马挡在熊的面前,左右的护卫,抓住机会,杀死了熊。
  元帝刘奭,见了此情此景,觉得很惊讶,就问:“大家都吓跑了,你一个弱女子,怎么敢去挡熊”。冯婕妤对答曰:“猛兽如果看到人挡在面前,就会停下脚步,妾身是害怕,熊伤到了陛下,所以才去挡熊”。元帝刘奭,听了冯婕妤的话,非常感慨。隔年,封儿子刘兴为信都王,尊冯婕妤为冯昭仪,后刘兴改为中山王,冯昭仪与刘兴一起就封中山。
  刘兴虽然落选了,但是不久后他得到一个好消息,他的姬妾卫氏,为他生了儿子。刘兴给这个孩子取名为刘箕子,看来是别有一番寓意。历史上同名的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商灭亡后,箕子率遗民迁往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的政权,成为朝鲜人的开国先祖。刘箕子出世的第二年,刘兴病逝,刘箕子嗣承了父亲的王位。后来的事情,之前也提到过。皇太太后傅昭仪,记恨当年冯昭仪受宠,污蔑其诅咒皇帝,借口冤杀了冯昭仪,和冯姓的直系亲属,只有冯昭仪哥哥,宜乡候冯参的女儿,做过刘兴的王后,生的两个公主幸免于难,被废为庶人,与冯氏宗族迁往原籍故郡。
  俗语言:风水轮流转。刘箕子9岁的时候,孝哀皇帝刘欣驾崩,没有子嗣。王氏外戚王莽重新掌权,太皇太后王政君与王莽,迎立中山王刘箕子为帝,嗣承孝成皇帝,并改名为刘衎。鉴于之前,一朝四太后并立,王氏家族大权旁落,刘衎登基为皇帝后,母亲卫氏并未被立为皇太后,王莽只是增加了她的食邑,和加大了对她和她亲属的封赏,而且不允许她前来长安,看望孝平皇帝刘衎。
  卫氏为了此事,日夜啼哭,非常想见到自己的儿子。王莽的长子王宇,为人正直,觉得王莽这样做,日后必生祸端,于是两次与卫氏书信来往,教她上疏皇帝,请求前往长安。后来,这件事被王莽发觉,王莽杀了自己的儿子王宇,以及卫氏的支系亲属,只有中山孝王太后卫氏,鉴于是皇帝母亲的缘故,幸免。若干年后,王莽已篡国,卫氏去世,与中山孝王合葬。
  刘衎被迎立为皇帝后,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称制,大司马王莽主政,被尊为安汉公。纵观整个西汉王朝,被封为公爵的也只有周公和孔子的后代,两位而已。而且被上尊号,曰:宰衡。取自周公的太宰,和伊尹的阿衡。即便如此,王莽还是不满意,在孝平皇帝虚龄只有12岁多的时候,把自己的女儿婚配给刘衎,册立为后。
  根据史书推算,王皇后比平帝刘衎大一岁,性格与长兄王宇比较接近。她被立为皇后后,不到两年孝平皇帝驾崩。王莽立汉宣帝刘询的玄孙刘婴为太子,自己当起了摄皇帝。三年后,篡夺了大汉江山,自己做了皇帝。改刘婴为定安公,皇后王氏为定安公太后。
  当时王皇后虚龄18,史书对她的描述是婉约安静有节操。父亲王莽篡汉后,王皇后天天称病不朝,王莽对她有一些忌惮,改她的尊号为黄皇室主,想要将她改嫁。于是派开国将领,成新公孙建的世子,盛装打扮,率领医者前往她的宫中给她看病。皇后见到此状,大怒,鞭打了身边的侍者,因此生了病,以后再也不肯起床,王莽于是也无可奈何。。
  后来,起义的汉军,攻入长安,杀死了王莽,焚烧未央宫。皇后身边的侍从劝皇后,让她去找起义的汉军投降。王皇后只说了一句:“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汉家的人”,便投入了火海之中。
  历史总有吊诡之处,当年霍氏毒杀了宣帝许皇后,王氏幸运封后,在姑姑的安排下,王政君阴差阳错做了元帝皇后,赵氏姐妹祸乱后宫,阴杀成帝皇子,导致一朝四位太后,祸乱朝政,皇太太后傅氏,又杀光了平帝外祖母冯昭仪与冯家亲属,直接导致平帝外家势力羸弱,王莽窃国。由此后世的统治者们,从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便是:后妃不得干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