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草原孤树 / 拉哈惹

拉哈惹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因为父亲染上梅毒早早的死去。母亲也紧随其后离去。他很小就成了孤儿,和妹妹一起被爷爷仁穆养大,到14岁那年因为各种原因,那时候也还没有普九。所以人们大多也不晓得读书的重要性。
  当然他不是这种情况,爷爷希望他俩都能读书识字。但他看着自己年迈又带病的爷爷仁穆一个人实在撑不起这个家。而且仁穆本来就是需要人照顾的人。家产几乎被父亲败光。原本就仁穆的情况应该复员进武装部安排工作的。奈何他常年病痛加身。国家没有放弃对他和他家属的照顾。可以说回家后等十几年仁穆家的经济状况一直相对不错。直到穆拉败光这一切,余下的钱又拿去给他医病。这下,才开始真正困难起来。
  小学没毕业,他便不顾爷爷反对辍学回家,后来又到县城的工地上做小工。提前忍受这个世界无所不在的奴役。忍受金钱将带给人的不公。可他眼中有光,心细,也懂点字能帮忙算点账,测量啥的。学得快,又忍着住亏,吃得了苦,几年下来工头对他越来越好,他的工资也越来越高,从一天十几块涨到一天几十块。在某一次建造一座商业楼时,结识了一个富裕家庭的彝族养女,而且不断的保持着联系。他也一直疑惑为什么她会如此看得起自己。
  在孙子拉哈十九岁那年。十七岁的妹妹拉作出嫁,这时的拉作已经发育成一个身材丰满,温柔似水的大姑娘。对方家境宽裕,枝繁叶茂,但似乎并不是很乐意去联姻依靠较少的这边。最后出于为让妹妹过得好,男女双方又相互满意。而且他自己也并不指望用妹妹的彩礼钱去娶媳妇。拉哈已经有自己的手艺,顶多再多等几年。
  并且他的未来妹夫是远近出了名的贤俊,妹妹过去是会幸福的。不寄希望于女子的身价钱能办成一件事,这是彝族男人最应该有的骨气。
  22岁那一年夏天。拉哈的工友们利用工地停工的五天,找各种老板,朋友,凑各种材料,帮他修了一座漂亮的红砖房。每个工人家里都有一大堆的材料,不都是偷拿的工地上的。而是干一行久了身边就慢慢的就会多了许多相关的物件。这个有时候谁也解释不清楚。九个人一人拿一点。最后材料几乎什么都没买。那几天,爷爷仁穆天天想方设法给大家伙搞好伙食,每一天都准备小乳猪肉,作为主菜,又用土鸡来做成汤。建成的那天还杀了过年猪,给工友们吃。大家极力阻止,但爷爷坚持认为这比过年还有重要。妹夫一家还拉着大儿子尔铁过来,心里也是高兴,买了许多酒给工友们喝。爷爷做在火塘边正对着门的位置无数次环视着这座漂亮的新房子。对啊,那个位置是烟飘过去最多的地方。只有最长者才常能坐在哪里。因为他们的泪腺早已干枯。不容易被烟熏哭。酒过三巡,爷爷仁穆讲了许多话,平时他很少说话,还激动的流下许多的眼泪。
  有时候越老的人就越容易流泪。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流泪并不代表懦弱,或者说是不坚强。这反而更有助于他更勇敢持久的去面对苦难。只有青壮年时的人们才会唾弃眼泪,唾弃感性,坚持理性,坚持功利。一个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眼泪的信徒。都容易受伤,容易去爱,去等。这就是人,由水和谷物构成。
  说了许多对在场所有人感激之词。并调侃,等到他死的时候他的尸体可以正好可以放在这个屋子里。大家一致认为他的寿命还早着呢,他可以活得比任何人都久,见到曾孙重孙。老人嘴上说他的时候不早了,又忙忙摆手摇头。但内心的喜悦却早已暴露在他干枯黝黑的脸上。有时候老人比小孩更容易哄,因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在敢把他们当成小孩。而且,人多是愿意活下去的。只要还有一点点的理由。而且他们的心其实更多时候也和婴儿一般透亮。知道谁值得信赖,谁才是真正对他们好。。
  那年十一月十九,拉作带着孩子尔铁来给爷爷拜彝族年,仁穆的脸上满是皱纹,又满是笑意。对着拉哈他俩,抱着刚刚会蹒跚走路的曾外孙尔铁,对他们俩说了一大堆很奇怪的话,说着,笑着,而后又接着严肃的说道:
  “我对他有太多的愧疚,于是这种愧疚也就害了我唯一的儿子穆拉,他纨绔,纵欲,心胸狭隘,完全没有一个军人子女该有的样子。但是你们两个不一样。也不能和他一样。”说着眼里闪动难以理解的光芒。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