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煌煌贵胄 / 第九章 雨夜掳人

第九章 雨夜掳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楼外:电闪雷鸣,风雨大作。
  楼里:剑拔弩张,气氛紧张,仿佛下一刻便会大打出手。
  就在此时,晋王杨源和景王杨淼一同走进了云间楼。
  “哟,来得正是时候,看你们这架势是要打起来啊,快打快打,本王可是好些年没瞧见过打架了。”杨源一边说着,一边领着王府属官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他面带微笑,心里却忍不住骂娘。
  坦白说,他之前是认为杨秀的势力已经倒了的。
  毕竟前有何神医断言,后有杨秀四年杳无音讯,再加上民间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而且这些传言还是从宫里,从陈良辅那里传出来的,便坐实了杨秀已经死了。
  要知道,陈良辅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宫里两大监之一,从小就跟着明帝了,也就是后来学有所成闯了一段时间的江湖,回宫之后,不对,那会儿还是楚王府呢,回了楚王府之后便一直没有离开过。
  两大监之一的刘瑾,也是后来明帝登基之后,太上皇杨滅回宫留下来的。
  可以说,最了解明帝的人不是父母,也不是后宫众妃,而是陈良辅。
  陈良辅传出明帝因太子去世,忧愁几日不进食,这不就是说明杨秀已经死了嘛。
  早前跟随杨秀的那些人,知道这个传言后,谁不是投靠了其他人,也就只有秦相爷和老太傅稳坐钓鱼台。
  他还以为除了秦会与王纲之外,杨秀已经树倒猢狲散了呢。
  但是,现在看来······好像也真是那么回事,虽然陈玉李成锋等人身份不低,但人真不多。
  如果······他是说如果,放在四年前,现在在场的就不是这些人,估计得是大半个朝堂的重臣。
  杨秀当年在朝堂中便有如此威望,尽管现在早已不复当年,但他就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都消失了四年的家伙干嘛还要出现。
  不过,凡事都具有两面性。
  杨淼看见的,便是另一面。
  对杨秀的出现,他其实还挺高兴的,尤其是看见在场的勋贵之后并不多后,他就更高兴了。
  当年他和杨源第一次合作,顺势让燕王杨彦去北方,打算借北元趁着杨秀这个主帅重伤,军心大乱之际的疯狂进攻,令杨彦灰溜溜回临安,从此再无颜面觊觎帝位。
  哪知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杨彦不仅没有灰溜溜的回京,反而军功卓著,声望愈来愈高,比起他们两人都不遑多让。
  最关键的,杨彦如今手里有兵,有中兴四将的岳俊和刘世忠支持,两位将军上奏明帝要求册封太子的奏折递过好几次了,显然真心实意投靠了杨彦。
  在朝堂中,杨彦又有胞姐如玉公主替他打点收拢势力,只说朝堂上的势力都不弱于他和杨源。
  都说,如今朝堂是三足鼎立,但杨淼自己知道,现在的朝堂最多只能算两分天下,在他和杨源联手的情况下,才能做到与如玉公主和杨彦抗衡。
  单个出来跟杨彦姐弟两人斗,他杨淼和杨源都不是对手,皇位九成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现在消失四年的杨秀突然出现了,局势便不同了,杨秀和杨彦如今的势力差不多,两人斗个两败俱伤,他们的机会也就来了,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嘛。
  所以杨秀回京,他是真挺高兴的。
  可惜,他忘记了当今皇帝杨宽的态度。
  不得不说,年纪这东西真的决定了很多东西,比如眼光,比如见识,比如心态等等。
  杨源、杨淼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虽说经过了朝堂的历练,眼光见识比同龄人优秀,但看事情依旧不够全面。
  他们小看了杨秀的本事,也小看了明帝的隐忍。
  在为政方面,明帝在历代帝王中只能算是中流,但论到隐忍,杨秀一直认为历数所有帝王都不及他的父皇。
  不过杨淼现在还不懂,或者说不知道明帝的态度对皇位的归属有多大影响。
  他看着对面的王正彦,笑道:“王掌柜,你应该知道我们与皇姐来云间楼是为了什么,不用本王多说了吧。本王奉父皇之命查天机盒被盗之事,但云间楼是皇兄的产业,本王便卖皇兄一个面子,也不为难你,只要你把天机盒交给本王,本王立即带人离去。”
  言外之意,他只要天机盒,不追究带天机盒来云间楼的人,不搜查天机楼。
  听着似乎的确卖了杨秀一个面子,但仔细想想,杨秀是什么身份,他也是杨氏皇族子孙,老祖宗的坟被挖了,他能不追查吗?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自然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不由得笑了笑,有些嘲讽的意味。
  王正彦没笑,他平静道:“谢过景王殿下,不过这天机盒,景王殿下需要,晋王殿下和如玉公主也要,我到底该给谁呢?天机盒给了你,如玉公主和晋王殿下又岂会放过我这个小小掌柜,为难啊。”
  很简单的挑拨离间,但简单往往代表着实用。
  哪怕是三人都明白,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
  “杨淼给出的条件本王亦能承诺你,而且本王不会白拿云间楼的东西,天机盒给本王,本王给你们一万两做补偿。”杨源站了起来。
  如玉公主沉吟了一会儿,冷笑道:“一万两而已,本宫出了,天机盒归本宫。”
  王正彦目光锁定在杨淼身上,笑道:“景王殿下?”
  “虽然本王没有皇姐有钱,但一万两,本王还是拿得出来的。”
  这是较上劲了?
  王正彦笑了笑,朝楼上不愿露面的人,抱拳示意:“按照家主当年定下的规矩,云间楼的东西是价高者得,老朽在此问问诸位,可否有比一万两出价更高的?”
  雅间里没露面的人又不傻,现在是什么局势,下面两个王爷一个公主,还有清风城的少城主,现在从他们手里抢东西不是找死么。
  等了一会儿,无人应答,王正彦笑道:“三位出价一样,那就只能按照家主的规矩来了,先来后到,所以天机盒只能给如玉公主了。”
  其实什么先来后到都是借口,只要如玉公主来云间楼,天机盒最终都会落在如玉公主手中,因为王正彦很肯定如玉公主只要来了云间楼,必然会带李如风和李如歌两人去公主府。
  觊觎天机盒可不少,回城这段路上出手抢夺的人也不少,这就是他们出手的时机了。
  至于晋王和景王来云间楼,也在王正彦的预料之中,他坚信这两位王爷也会出手,甚至是如玉公主恐怕都会自导自演一场戏,演一出天机盒被人抢走的戏。
  毕竟那是天机盒,得天机盒者得天下的传言可是流传了几百年的。
  当然,王正彦他们出手可不是为了抢夺天机盒,而是打算趁乱掳走李如歌。
  其实他们之前便出手过一次,只是那次准备不足,又正好遇见了飘雪宫的人,关键那次不是他王正彦带队,所以为了不打草惊蛇,退了回来。
  毕竟,李钧甫给他们的密信便是谨慎行事。
  经历那次掳人后,李如风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打听消息都是自己出去,让李如歌一直留在云间楼,让他们不好动手。
  不出王正彦所料,他刚刚宣布天机盒归如玉公主,立秋之日拍卖龙渊剑,晋王与景王便领着人走了,楼上雅间的人也带着斗笠走了。
  而如玉公主拿到天机盒,也叫上李如风兄弟两一起离开了云间楼。
  ————
  回城路途中,有一处绵延半里左右的竹林。
  如玉公主的车驾驶入竹林中间官道,便有一群黑衣蒙面的人从竹林里冲了出来,人数不多,几十人而已。
  如玉公主也早就想到了带着天机盒回城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她早有准备,但那群人冲出来的瞬间,迎接他们的便是袖箭、飞刀。
  打发了一拨小毛贼,车驾继续往前行驶,只是加快了许多速度。
  在行至中间处,这才便不是几十人了,而是上百人。
  天上电闪雷鸣,下面刀光剑影,一场混战在官道上爆发了。
  当王正彦领人追到如玉公主,正好碰见了这一幕,夜幕中白展堂喊着保护如玉公主,几个捕快打扮人便匆匆围住了正在拼杀的李如歌。
  趁他不注意之际,“保护”李如歌的人,运起掌劲一掌拍晕了他,如果不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里,便会发现拍晕李如歌的人,正是云间楼里那个长相不怎么好看的店小二。
  他发出了一声怪异的叫声,王正彦等人直接冲向他所在的地方,扛上李如歌就跑。
  或许是运气不好,天上正好一道闪电划过,李如风刚好瞧见了他弟弟被人掳走,他大喊了一声“如歌”,然后踏着家传武学逍遥步追了上去。
  尽管李如风的逍遥步很快,但最终还是没能追上王正彦等人。
  一来,天色太暗,周边的武林人士太多,对他难免有所影响,再者王正彦等人不仅做了详细的安排,连从既定路线撤退也练习过很多遍,充分考虑到了李如歌的本事。
  当然了,至于清风城最后会不会怀疑到他们头上,不重要,对于他们来说完成杨秀的命令才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是杨秀亲自给他们去的信,他们甚至不会这么大费周章,李如风在云间楼时便动手了。
  
  
热门推荐